到了一定年紀忽然容易餓,吃了很多還是瘦,要當心,糖尿病來了

2019-10-10     胡洋

一提到糖尿病,很多人立刻就會想起「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消瘦。這裡提到的多食,應該就是糖尿病人容易餓的表現。

其實我們日常的攝食行為是攝食中樞指導進行的,導致中樞發出進食指令的有效刺激是動靜脈血的血糖濃度差,即動脈血糖高,而靜脈血糖低。那我們不經要說糖尿病就是動靜脈血糖均高,這種差值也相對較小,不是產生攝食的有效刺激,那麼多食其原因為何?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下糖尿病的病因,1型糖尿病多與遺傳、病毒感染、化學毒物等有關,2型糖尿病除了與遺傳、感染等相關,還主要與胰島素的相對不足及抵抗相關。因此,糖尿病的早期,患者進食後,血糖隨之升高,而體內胰島素分泌遲緩或存在胰島素抵抗,持續的高血糖刺激機體繼續大量分泌胰島素,胰島素作用後導致低血糖,刺激攝食中樞,使其發出飢餓需要進食的指令。糖尿病後期,病情進展可能存在胰島素分泌量減少、胰島素抵抗持續存在,正常的糖利用障礙,同時機體高滲狀態,經腎大量排出糖,導致機體內能量缺乏,機體只能利用脂肪、蛋白質以滿足機體需求,如果大腦內供能不足,就會刺激中樞產生「飢餓感」,指示我們進食。當然,還有部分糖尿病人經飲食、口服藥物或胰島素治療後,產生了低血糖的副作用,也會使其增加攝食行為,這與我們常人的飢餓感產生相似。

但糖尿病友需知道,過量、肆意的進食對於病情控制無益,需要明確自身容易餓的原因,例如通過血糖監測、糖化血紅蛋白等,了解血糖控制情況。如果低血糖可能需要常備升糖的食物外,還需就診內分泌以調整治療方案。如果病情未控制,血糖持續高值,則需細究未控的原因,例如飲食食譜不對,運動負荷過大或治療方案的原因等,這些也需經專科醫生進行專業的指導或調整。

當然,引起多食的因素還有很多,糖尿病病友在排除以上的原因後,也還需警惕胰腺疾病,甲亢,胃腸道消化不好,肝腎功能異常等容易引起多食的可能。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對於腎臟、血管等影響較大,病友需積極控制血糖,降低併發症的發生。

點擊進入胡洋粉絲康樂家園,胡醫生一對一的家庭醫生式健康保養知識問答,讓您獲得最新健康知識,恢復健康。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13Ism0BMH2_cNUgvL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