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孫子兵法》等軍事著作,大多寫於戰國時期?步兵因素很大

2019-09-19     臥牛說歷史

古代戰爭的方式在不斷變化,兵種也在不斷變化。

最早的戰場是戰車的天下,後逐步被步兵淘汰。步兵主宰戰場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且諸多的軍事戰略作品,都是圍繞步兵展開。

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下步兵的前世今生。

士兵是為戰爭而生,而戰爭卻誕生的極早。比如黃帝與蚩尤戰爭的傳說,建立了炎黃文明;夏啟鎮壓有扈氏之後建立了夏朝;武王姬發推翻商王朝,建立了800的周朝等等。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史記·夏本紀》遂滅有扈氏。天下咸朝。

聊步兵前得先說說車兵

我國的歷史也可以說是一部戰爭史,但戰爭史中一開始的主角卻是車兵,而非步兵。

在商周時期,能參加戰爭的都是諸侯國的貴族,這是貴族獨有的特權。參加戰爭的貴族身披甲冑,因此又被稱為甲士。

甲士乘坐戰車,馳騁戰場,以戰車為單位組建成車陣,與敵人的戰車交戰。

戰爭為什麼先出現的兵種是車兵?

戰爭的方式取決於生產力。在最早時期,由於生產力不高,沒辦法生產大量的金屬武器裝備,來加強士兵的防護力與殺傷力。但車卻早早誕生了。

在我國的殷墟中,已經出土了殷商時期的戰車,這可以說明至少殷商時期就已經有了戰車。另外,關於黃帝的傳說中也有「指南車」的記載,更何況軒轅二字更是與車有關。

在我們的歷史中,車早早已經存在了。

戰爭自然是為了勝利,發明了車,自然會將其用到戰爭中。那個時期又沒有鐵器(青銅器銳利不足),戰車的殺傷力以及防護力,都要比單獨的個人戰力高不少,

那麼車兵成為主要戰鬥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既然車兵是最早的兵種,那麼步兵是怎麼誕生的?

古時候的車兵不僅僅只有車上的甲士,還有隨車步行的士兵。最初的時候,這些隨從士兵只是負責輜重、補給一類,可以說除了不上戰場打仗,其他的一切都是由他們負責。

但隨著春秋時期的到來,生產力發展,人口增加,僅僅依靠少量的貴族已經不能滿足戰爭的需求了。

更何況春秋時期,貴族也再不斷的減少,或者變成地主階級,或者徹底淪落到農民階級。諸侯間的兼并,使得大量的「貴族」、農民破產,不得不為生計而加入戰爭。

戰爭人員的增加,導致戰爭規模的變大。人口的增多,也導致了諸侯國對土地的「掠奪性」加強(其實就是各諸侯國向地主階級轉變的過程)。

這也就導致了戰場的複雜多變。地形不在局限於平原,還有河流、、沼澤、丘陵、山林等等地形。戰車對後面的諸多地形是有心而無力的。

甚至有時候部隊行軍需要翻山越嶺、涉水渡河,戰車也就變成了累贅。那麼靈活多變的步兵便誕生了。

戰爭方式也在改變,變得更為「狡詐多變」。 曾經是兩軍排好隊列,然後戰車沖陣。後來呢?佯退誘敵、集中兵力消滅弱小等等。戰車對多變的戰場形勢,反應是極為遲鈍的。

(可以想像下,戰車正往前沖,突然敵人從側方攻來,那麼你得首先減速,然後轉向再衝擊。等做好這一切對方可能早到你跟前了。)

步兵誕生的標誌便是春秋時晉國魏舒的「毀車」。

《左傳·昭公元年》

魏舒曰:「彼徒我車,所遇又厄,以什共車必克。困諸厄,又克。請皆卒,自我始。」乃毀車以為行,五乘為三伍……翟人笑之。未陳而薄之,大敗之。

魏舒毀車後將車兵以「徒步」形式投入戰場,這是商周以來1000多年的第一次,同樣也是步兵第一次作為獨立兵種登上歷史舞台的標誌。

車戰轉變為步戰,不是我國的特例。公元前8世紀左右,古希臘車戰也逐漸變成了步戰,比中國還要早100多年。

步兵初露崢嶸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戰、兼并,戰鬥頻繁。各種戰術、戰爭思想產生於這一階段。《六韜》(一般認為是託名姜太公,實際是戰國時期的作品)、《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孫臏兵法》、《司馬法》等等,各種軍事著作頻頻產生。

這個時代,生產力不斷提高,政治制度、經濟文化不斷發展,使得步兵與車、騎三足鼎立,而且漸漸成為三兵種的主角。

其中使得步兵發展壯大的原因,主要便是武器裝備的改進與發展。

鐵器的發展與應用,使得步兵不僅有了鋒利的武器,還有了防護嚴密的裝甲,殺傷力與生存能力加強。另外由於弩的發明,也使得步兵的遠距離殺傷力大大提高。

步兵有了弩,可以占據有力地形,獲得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績。

步兵戰術在沿襲車兵戰術的基礎上,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比如車站的選鋒法。

車戰時,將精銳的戰車放到戰陣的前端,充當前鋒用以破敵,兵法稱為選鋒法。

到了步卒中,將士兵們按照體力、體型、特長和技能進行分組,便是步兵的選鋒法。

身體強健,善於奔走的組成「勇力」、「飛足」、「利趾」,為步兵方陣的前陣,善於射擊的置於陣後或者陣的兩側(這指的是戰鬥中弓弩手的位置,在步兵衝鋒後,弓手往往就是負責保護其側翼與後方)。

《六韜·必出》:敵人若驚,勇力、飛足、冒將之士疾擊而前。

《呂氏春秋·簡選》: 吳 闔廬 選多方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為前陳。

《犬韜·戰步 》:

材士強弩,以備我後。

材士強弩,備我左右。

步兵的陣法同樣沿襲車戰。

陣法是為了發揮軍隊的最強戰鬥力,而對軍隊採用「特定」的排列方式。步兵方陣是為了適應各種戰場地形,結合戰場的具體形勢,擺出的有利於戰鬥力發揮的陣形。

步兵一般分為三隊或者五隊。

三隊的時候,可排列為橫陣,也可排列為豎陣。橫陣的時候往往左右軍稍前,中軍稍後,並非一條直線。

五隊的時候,或用縱隊迷惑敵人,或排成五陣。五陣便是指揮官所在位於中心,前後左右各一隊,這便是五陣。若將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角也布上隊伍,那就是八陣了(不是九陣)。

戰國時期步兵的作戰原則

第一、孫子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步兵作戰也不例外:正兵貴先,奇兵貴後(《尉繚子·勒卒令》)。

步兵凡在野外與敵人交戰,往往是主力部隊正面牽制,然後以奇兵繞後、橫擊、偷襲、半路設伏等,解決敵人。

簡單就是一句話:先牽制,然後以奇致勝。

第二、攻其不守

當敵人處於「錯誤」的地形中,己方要立即發動攻擊,「急擊勿疑」。(不守,不易防守或者防守的薄弱處)

《孫子兵法·虛實篇》:攻其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第三、避之於易,邀之於險厄

步兵作戰,若在平緩的地形遇到了敵人,那麼就應該避免。若是己方險厄的地形,那麼就能發動攻擊了。

《吳子·應變》起對曰:「避之於易,邀之於險厄。

這一原則當然也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戰爭並不是光靠地形就能帶來勝利的。

這與車戰時代正好相反,車戰是避之於險,邀之於易。可見步兵在複雜的地形上作戰更有利。

第四、弓弩戟盾等兵種互相配合

步兵在接敵作戰之前,往往會將弓弩手放置於陣前,或者威懾敵軍,或者放箭弩殺傷敵軍,為步兵衝鋒較少障礙。

《六韜·林戰》:使吾三軍,分為沖陳,使兵所處,弓弩為表,戟楯為里。

步兵發展對戰國時期戰爭戰術的影響

攻城戰的變化

周朝初期的城邑是諸侯士大夫的聚集地,同時也是一座軍事堡壘,是集軍事與生活為一體的建築。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城市逐漸發展成政治、經濟中心,或者變成防守扼要之地的軍事重鎮。

攻陷一座城池是極有難度的,從孫子的「建議」中就能看出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攻城在戰爭中是下下之選。

但隨著春秋結束,戰國來臨,各國的經濟有了飛速發展,「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各地的中小城市更是飛速發展。不在像周朝初年的「一國一城」的境地。

若要兼并對方,那麼城池是必須要拿下來的。若對方的城池處於道路交通要道,也就是常說的兵家必爭之地,那更是要打下來。

春秋時期攻城難,更大的原因便是步兵沒有發展起來,各國仍用戰車作戰,戰車自然是不利於攻城的。

同時 「攻城器械」的發展使得攻城的難度有所降低。

《墨子·備城門》記載了十二種攻城方法和器械:「臨(臨衝車)、鉤(飛鉤梯)、沖(衝車)、梯(雲梯)、堙(距堙)、水(水淹)、穴(坑道)、突(突門)、空洞(地道)、蟻傅(爬城)、轒轀(攻城車)、軒車(攻城車)」。

這些工具同樣是為步兵所準備的。

戰國攻城戰的發生,最主要的還是各國後勤補給的力量得到加強。

《孫子兵法·謀攻》:「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若是六個月的時間沒能拿下城池,那麼攻城方就「不勝其忿」,準備撤退吧。

但到了戰國時期,圍城達到數年的也有很多。如樂羊攻中山,就用了三年時間。魏國龐涓圍困邯鄲,也是長達三年之久。

若沒有持續的補給能力,樂羊和龐涓持續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戰國時期的攻城的「可能性」而且「必須性」也可以從兵法中看出來。

《孫臏兵法·雄牝城 》中將城池分為難攻的城(雄)和易攻的城(牝),這理論上已經開始為攻城「想辦法」了。

《尉繚子·攻權》更是將攻城當成了常規作戰:

故凡集兵千里者旬日,百里者一日,必集敵境。卒聚將至,深入其地,錯絕其道,棲其大城大邑,使之登城逼危……而攻要塞。據一城邑而數道絕……而一城已降

若說戰國時期攻城最厲害的估計要屬樂毅與白起了。

燕國樂毅連下齊國70餘城,其中包括齊國的都城臨淄,差點將戰國霸主齊國一戰滅國。

秦將白起一生更是攻克80餘座城,打得強國楚國只能向東方遷都,以避開西方的秦國白起。

這些都離不開步兵的發展壯大。

步兵的野外會戰

步兵與戰車的合作

戰國最有名的野外會戰當屬秦趙的長平之戰。長平之戰投入的兵力之多(兩方加起來可能有百萬)、雙方會戰時間之久(長達半年),在此之前都是極為罕見的。

長平之戰規模的變大,就是由於步兵數量的增多。步兵的作用在戰爭中逐步加強,但戰車並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台。不過這時候的戰車已經變成了配合步兵的角色。

在野外會戰中,若一方陷入包圍便會展開「屏車之陣」。所謂「屏車之陣」就是利用戰車來構建一座車城。

軍隊陷入不利情況,便會收縮步兵陣型以防禦敵方的進攻,然後將戰車前後相連組成一個圓環,充當環內士兵的屏障。

步兵位於環內,用長武器或者弓弩等遠攻武器來阻擋敵人的進攻。這可以說是車與步防守的完美結合。

利用步兵特點,伺機防守反擊

步兵可攻可守,能適應大多數戰場,可以說是一個「全能」兵種。

因此戰國時期,不少將帥就利用這一點,來布局戰術以達到戰勝敵人的目的。

王翦滅楚,便是利用了步兵能攻能守這一特性。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60萬大軍攻打楚國,準備消滅這最後的一國。

哪怕這時候楚國已經十分衰弱了,秦軍占有優勢,王翦仍不急於發動進攻。

正是因為楚國「弱」,楚軍才急於與秦軍交戰,希望一戰決勝負。

敵人想要的,就是己方不能做的。因此王翦則堅壁不出,養精蓄銳,無論楚軍如何挑釁,就是不搭理。

當楚國求戰不得,後方支持不住而不得不退軍的時候,王翦便趁對方後退,暴露弱點之際發動迅猛攻擊,一舉殲滅了楚國的最後力量。

同樣採用防守反擊戰術的還有趙國趙奢。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進攻趙國的閼與,趙王派趙奢前去阻擋秦軍。但趙奢出了邯鄲30里就不走了(秦軍派遣一支軍隊到武安附近牽制趙軍的救援),在那裡修建防禦工事。

趙奢駐紮了二十八天仍不去救援,使得秦軍認為趙國不會救援閼與,放鬆了警惕。就在這時,趙奢兩日一夜急行軍,到達閼與五十里處,在秦軍反應之前搶占制高點。

趙軍後來,反而在戰場上占領了有利地形(這也是上文說的邀之以險)。秦趙交戰自然是趙奢勝了。這一場戰役也被視為「示緩而先據要地」的經典案例。

結語

我想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戰國短短几百年,卻出現了孫子、孫臏、尉僚、吳起等眾多的軍事家(有著作傳世的),而後來的2000年卻很少出現能與其相提並論的著作?

造成這現象的原因便是戰國處於步兵高速發展時期。

在這一時期,步兵是一種「新興」的兵種,基業他的戰術是從無到有的(還有借鑑車戰)。

戰術是隨著步兵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不斷加強而發展的。

戰國混亂的環境為軍事家們提供了驗證其理論的「實際試驗場」,眾多的戰役也為孫子等人的理論提供了驗證,畢竟空想而來的理論,不會被眾多的兵家所認可。

步兵對於戰國是革命性的變化,但到了秦漢乃至宋元時期,步兵的武器裝備雖然有所提升,但並沒有「質」的改變,那麼關於步兵在戰場的作用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戰術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變化。

因此秦漢以後的兵書,更多的是對步兵「用法」的延伸,而不再有《孫子兵法》等那樣具有代表性的軍事理論書籍了。

「步兵」成全了孫子、孫臏等眾多的軍事家,孫子等人也將步兵的戰力發展到最大。

戰術是隨著兵種的變化而變化。到了熱武器的發明與普及,曾經的步兵戰術自然也就退出了歷史舞台。

但其中蘊含的智慧,永久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txZTm0BJleJMoPM93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