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指彈曲為什麼多用特殊調弦

2019-11-29     指彈中國

我們可以把6根弦分開來看,1、2、3弦為一組(作為旋律音;4、5、6為一組(作為伴奏音)。當4、5、6變為DAD時,如果是D調,我們就可以把這裡的DAD當作do、so、do,一組標準的五和弦組成音,奇蹟發生了,你於是會發現低音的伴奏部分會多麼簡單。


C、Em、F、G、Dm等,都是初學者必學的。因為指彈需要兼顧旋律音和伴奏音,我們因此只用4、5、6這三根弦來發揮和弦的伴奏作用,而且相當容易實現。



我們可以把4、5、6的空弦當作一級和弦,並以此類推:


4、5、6弦的第二品(三根都是第二品)當作二級和弦;

4、5、6弦的第四品成為三級和弦;

4、5、6弦的第五品就是四級和弦;

4、5、6弦的第七品是五級和弦;

4、5、6弦的第九品當然是六級和弦了

……


因此只要同時在這幾品上按這三根弦就會達到伴奏和弦的效果。


舉一些例子可以更形象地說明,比如押尾經典的《Wings you are the hero》,左手食指幾乎一直在4、5、6弦上這幾品平移,這一招真是很高明,左手其它手指就可以任意在旋律音上發揮了,押尾的其它很多曲子也是同理。


再比如Andy的《Drifting》 ,低音部分的點弦也是同樣如此,還有中川的《The sprinter》的前奏,岸部的《Song for 1310》的點弦部分等等都是基於這個原理。


總之,一旦把456弦調為DAD,低音伴奏部分就有了充分發揮的餘地,要彈要拍還是要點弦就隨你便吧。


再看1、2、3弦上的高音旋律會怎樣

如果把4、5、6弦的D、A、D當作do、so、do,則1、2、3弦上的G、B、D就是fa、la、do(簡譜表示為4、6、1)。它的特點是非常適合演奏主旋律是雙聲部的曲子,對於豐富主旋律音起到了很大作用,典型代表曲目是押尾的《卡農》,大家可以試一下如果用標準調弦,雙聲部旋律音還能否輕易彈出來。另外《Angel's Sunday》、《Last Christmas》、《Misty night》等等也是如此。


如果在DADGBD的基礎上把2弦降為A呢,就變成DADGAD了,這是非常經典的一種調弦法。不但低音部分符合上面的論述,而且其本身空弦音就相當於一個sus和弦,指彈大師們經常在這個空弦和弦上發揮一下,比如泛音和拍泛音,會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如果在DADGBD基礎上將3弦降為F#就變成DADF#BD了,也是一個很常用的調弦法。中川先生經常使用的。主要原因在我看來就是,如果把這種調弦的各空弦音看為do、so、do、mi、la、do(簡譜為1,5,1,3,6,1),會聽起來很古典,另外mi、la、do構成了小調樣式,非常適合彈主題比較憂鬱的小調歌曲,比如《song for 1310》、《the sprinter》等等。


特殊調弦法的分類:

特殊調弦分兩類,變化調弦(alternative tuning)與開放式調弦(open tuning)。


變化調弦是在標準調弦的基礎上,在某根弦作變動,或整體升高或降低整個調弦音調;而開放式調弦則是一整個調弦的空弦音就是一組和弦。所以,比如說《灌藍高手》,這個就是變化調弦,為什麼?因為它只是在標準調弦上稍稍做了改動。而大家所熟知的《wings you are hero》則是開放式調弦,DADGAD 六根弦構成了Dsus4和弦。


特殊調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種就調調弦的音高這麼簡單,有時要用特殊的弦,有的時候使用某個特殊調弦,考慮到其拉力變化對琴體的傷害,甚至要對琴體的設計進行調整。


變化調弦

雖然標準調弦用處很大,是一個通用的標準,很多吉他手仍然用變化調弦來開發獨特的聲音效果。大部分變化調弦必須調整標準調弦有關的和弦形態,這樣會產生某個和弦很容易演奏。


由於吉他標準套弦都是為標準調弦音所設計的,變化調弦可能不僅僅是改變一下調弦,還可能要重新設計吉他的琴弦以使其更加適應發出空弦音。同樣為了應對吉他所受的不同張力而做一些調節也是必要的,在一些極端的調弦法裡,還會用到一些不同的組件來應對不同型號的弦。


開放式調弦

在吉他演奏中,開放式調弦常常是將各弦調成一個和弦。在這種調弦下,和弦只要在指板上來回滑動橫按就可以了。開放式調弦常在布魯斯音樂中,及一些搖滾,民謠中使用。特別是在鋼弦吉他及滑棒吉他上,經常會用到這種調弦。


一些調弦的名稱會因流派不同而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夏威夷音樂,對於slack key吉他來說,開放G調弦是(低-高):D、G、D、G、B、D;但是在有些布魯斯音樂中,開放G也被調成是G、B、D、G 、B、D。


開放式與變化調弦對比



吉他彈音樂和弦

變化調弦是指空弦音無法構成一組和弦的調弦,典型的一個例子是Jimmy Page在Led Zeppelin的《Rain Song》上用的D、G、C、G、C、D調弦。就算有些調弦可以在理論命名,但它們很可能會缺乏這個和弦所具有的一種凝力或者說是音樂相關性。


總的來說,開放式調弦指的是將弦的音高改變,來達到和弦的效果。因為吉他手也要彈小調,開放調弦要將其中某根弦調低,形成一個小調開放調弦來演奏。為了不必「開放D小調」,「開放C小調」的這種相對繁瑣的稱呼,這些調弦有時被叫做「共音調弦crossnote tunings」。


這個術語本身也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第一品按住被調低的那根弦,就可以輕鬆按出一個大調和弦。(註:1、3、5是大調,1、b3、5是小調)所以只要把調弦中的3調低半音就是小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o5tBm8BMH2_cNUgdL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