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下一波視頻「革命」,我們思考了內容、形式、平台和服務之間的聯繫。
最近《冰雪奇緣2》的火爆,讓迪士尼這台內容製造機器再次跳進人們的視野,11月Disney+的上線也引起了全球網絡媒體的關注,奈飛「被劍指」。看到這座IP「巨城」被頻繁的提及,再聯繫起華為近期發布的《視頻極限白皮書》從技術、硬體角度對視頻的發展進行的展望,引申了一些思考:
視頻畫質探索「無窮盡」
2016年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世界上第一部4K/3D/120幀規格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李安在今年做了新的嘗試,把相同的技術規格用在了新作品《雙子殺手》上。兩部作品的市場口碑趨於一致,「賣點」成了「槽點」。
除此之外,《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也曾嘗試48幀/秒的拍攝,由於流暢度表達過於趨向「真實」,導演還特意加了運動模糊處理,但是依舊沒有躲過觀眾的吐槽「過於清晰的畫面,失去了電影感」。另一位電影技術研究的狂熱者詹姆斯卡梅隆也曾表示,會在《阿凡達》系列作品中嘗試60幀或120幀的製作技術。
幀數,簡稱 FPS ——Frames Per Second。簡單來說,它指的就是視頻播放的流暢度,受限於製作成本和觀看體驗,每秒24幀則屬於「適中值」。在20世紀時,就有多個行業標準被研究制定出來,沿用至今的包括PAL制式和NTSC制式。
隨著硬體設備的升級疊代,畫質探索擁有很大的「彈性」,為了實現導演理想中的觀看效果,可以有足夠多的硬體去滿足。但從人的觀看習慣來說常規視頻已經可以滿足,畫質的突破只是「錦上添花」。
視頻形式再難顛覆
從黑白默片到有聲乃至彩色畫面,電影的觀看體驗有了質的提升。隨著影視作品產業化發展以及數碼技術的普及,視頻的製作門檻越來越低,製作形式、播放硬體、媒介等均呈現多樣化發展。例如媒介平台方面可分為綜合視頻平台、視頻網站、直播平台、短視頻平台等,視頻形式可分為電影級互動視頻、自製互動視頻、常規視頻等,播放形式又包括手機、PC、電視、智慧大屏等。
我們發現雖然創新產品層出不窮,但是就視頻而言從形式到傳播效果乃至其他功能已經基本定型,視頻形式再難顛覆。
媒介平台方面,國內已經形成了以「愛優騰」三巨頭為第一梯隊的綜合類視頻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為第一梯隊的短視頻平台。內容、產品、運營、服務則成為媒介平台立足的重要因素。
視頻形式方面,以2018年奈飛(Netflix)推出的《黑鏡:潘達斯奈基》為例,視頻內嵌了上百個互動點,觀眾可以自選擇劇情走向,90分鐘的電影時長,配置了312分鐘的視頻素材和5個不同的結局,以供觀眾選擇。
播放硬體方面,生活場景中家庭大屏不斷向場景化、智慧化靠攏,而VR/AR技術的發展還需要藉助視頻的「真實感」效果。
我們發現,視頻形式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互動視頻更多是基於基礎剪輯和選擇功能的創新,市場更看重的還是內容本身。而媒介方面和硬體方面,隨著通信技術、人工智慧及視頻處理能力的提升,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想像」空間。視頻作為一種信息載體,內容帶寬比音頻、圖文更大,寫實能力也比其他形式更強。所以,視頻形式短期內再難顛覆,並且不會被輕易替代。
「平台+」、「視頻+」成趨勢
以IP內容為核心的迪士尼,2018年財報顯示:總營收594億美元中,41.22%的收入來自媒體網絡(Media Networks)部門,34.15%來自樂園及度假區(Parks and Resorts)部門,只有16.8%來自影視娛樂(Studio Entertainment)部門。雖然影視作品的營收成績並不錯,但是和41.22%媒體網絡對比起來,就顯得不那麼亮眼,但大家都清楚IP是迪士尼作為「內容帝國」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長期以來,迪士尼堅持不惜重金打造或購買IP,以及穩定輸出動畫、影視作品的原因是「IP」價值。對於迪士尼而言,內容在為所有的業務線發展帶來動力。Disney+的定位則可理解為迪士尼的「平台+」,現階段以內容訂閱為主,不提供任何廣告服務,但不排除未來會上線周邊、商品售賣或票務功能等。
相比過去,平台已經不僅僅是承載視頻內容服務,還有購物、生活、服務等。一場平台對內容賦能、內容對商品賦能的「革命」正在掀起。近些年,各大電商平台的直播帶貨成就了一批直播界「大神」,並且今年的「雙十一」淘寶直播帶動成交額近200億,可能和傳統意義上的視頻有一定差距,但是這些數據確實直觀的表現了內容價值。
在未來,基於視頻還可延伸出服務、社交、遊戲模式,結合目前的信息和購物模式,統稱為視聯網的5大模式。從具體場景來說,信息、遊戲、購物模式比較好理解,服務模式即:用戶對視頻內的旅遊景點、美食感興趣時,可點擊側邊欄的連結,就可直通攜程、美團等這類生活服務場景。
對於「視頻+」產業,極鏈科技Video++開創了第三種商業模式,成為連接用戶、視頻流量方、電商平台和商家四方的視聯網商業生態。從基礎的廣告服務、電商服務,到接入阿里天貓供應鏈進行了更大生態的改變,並通過對場景進行視頻識別解析,刺激用戶需求,為商家帶來精準客源。
現階段,我們使用的APP大多和商業化場景有著密切聯繫,而少部分超級APP正在向平台化發展。隨著視頻產業的擴大和用戶客觀需求的產生,下一波視頻「革命」或將依託於「內容」在「平台」上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