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手札·不再自困

2022-05-04     最後一米陽光

原標題:私人手札·不再自困

「讓你陷入困境的不是未知的世界,而是你堅信的事,並非如你所想。」——馬克·吐溫

攝影丨謝丹儒

作者丨謝丹儒

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

1.

因為經常喝酒的緣故,洗杯子成為一種日常。在這個過程中,我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每次在喝完酒後,我會給空杯子倒滿水。就像吃過飯後要洗碗,通常而言,馬上洗好是最高效的,但往往也是這種時候很不愛動。剛吃飽嘛。但是,如果不收拾又太亂,而且堆積在一起就更不想動了。所以,一般都會先收拾好,然後放進水裡,倒入洗潔精。通常就是這樣,到了這一步,最艱難的一步,需要緩一緩。

人是這麼一回事兒來著,就是你在做事的時候,其實很難養成習慣,尤其是好習慣的養成。就像跑步,我跑了三年,三年之後也沒有什麼別的原因,可能就是某一天突然起床晚了,或者前一天熬夜太累,然後就不跑了。再後來,也就沒再跑了。

我的體重保持了六七年,前三年可以解釋為是跑步的緣故,而後來的幾年呢?其實我也沒做什麼特別的事情,或者說因為不需要,也可能是早已經將一些東西融入了生活之中。

前幾天,我發了一張喝酒的照片,一箱多吧。朋友就問,你這經常喝酒怎麼也沒見長啤酒肚?我回道:那些經常減肥的人也沒見他們真的減下來呀!

沒有任何惡意,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能說是毫無問題的,只是有些問題日積月累成為了大問題,還有些問題則需要熬一熬,需要挺一陣子。

就像洗杯子,洗碗,如果只是堆放在那,可能就真的一動也不想動了,久而久之,發霉,變臭,或者變得很難清理,如果把前面那些簡單的工序先給做了,那麼,當你真正去做的時候,反而會變得輕鬆且很有成就感。而如果總是想呢?胡思亂想而不去行動,說真的,幾乎你不會想去行動。

就像寫作,很多人都在問,如何才能日復一日堅持下去?或者問,如何才能寫好?然後呢……他們總是不去行動。可能是因為在準備,可能是因為別人說的技巧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覺得需要時間,究竟需要多少時間呢?他自己也不知道,然後也因為不知道且不去計劃,不給它畫個圈,結果是生活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新舊問題,越堆越多,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數不勝數。

為什麼會這樣呢?究其原因,要學會適度。要學會給自己畫圈,給自己一個截止時間。更關鍵的是什麼呢?還是得去行動啊!

你得邁出那一步,才有後來的一步又一步啊!

其實寫作有什麼秘訣呢?那就是寫下第一個字。因為寫下第一個字後,也許你會想到很多個字,也可能是刪了重寫,還可能是就寫一個字,然後下次再寫唄,無論是哪一種也總比你一個字不去寫更接近你要寫作的生活了吧。為什麼不這樣去做呢?

你明明知道,寫作從來就是一個字接一個字寫下去,所以成了句子,成了段落,成了文章,繼而還可能是小說。如果你總也不開始,那麼,小說會憑空成形麼?你去付出了,總歸是有收穫的。如果只停留在空想,就像看著那堆積如山的垃圾,你只會冒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去推脫,可是如果你願意一點點地去清理它們,且每次都注意不往裡面增加垃圾,就像坐吃山空是一樣,總有一天會空的。不是麼?

那麼,面對困境,困難,以及我們真正想要去做的事兒,為什麼不能如此呢?

2.

你想啊,失敗了是經驗,成功了是收穫,怎麼都是穩賺不賠。為什麼不呢?

「人們為什麼輕言放棄?因為他們只是看到前方路途遙遠,而忘記了身後的一路堅持。」

想想來時的路,這一路的經歷,還有自己樹立目標時的激動和興奮,以及這一路走來到今日的變化,難道這一切都要停滯不前、戛然而止?那之前是在做什麼呢?

學習和成長是艱難的,也正是這樣,人和人的差別才得以如此明顯地被看見,不是麼?如果那麼輕易就能成功,要麼天賦異稟,要麼這點成功壓根不值一提。如果你是前者,無話可說;如果你是後者,只怕你只會更加焦慮和不安。

因為什麼?太輕易得到現實麼?正常嗎?合理嗎?天上掉餡餅的事兒就砸你頭上了,怎麼辦?別人會不會和你搶,你搶不搶得過,你吃了這頓下頓在哪,這突如其來的成功如此莫名其妙且輕而易舉,你就不覺得惶恐嗎?……

那麼,接下來你會怎樣做呢?如果你還想站在那守株待兔,或死守陣地,等待你的會是什麼?失敗,徹底的失敗。而面對失敗你就會開始自我懷疑,自我否定,消極應對,結果呢?

失敗了就痛苦,成功了就焦慮,那這不是徹底的悲劇人生麼?那咱這是活個什麼勁兒呢?

失敗了大不了重頭再來,最起碼我比上一次多了一些經驗和教訓,我知道了上一次的路行不通。成功了咱也不必焦慮,以後還有更大的成功等著我們,這只是一個小階段的饋贈而已,它將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即使後續沒有再發生類似的成功,那還能阻止我們朝成功的路上前進不成?此路不通還有其他路呢!

一次成功或不成功能說明啥呢?不就是一小階段的得失罷了,平常心對待就好,關鍵是我們才不要因此而停滯不前(做個只滿足當下所得的奴隸?不是吧!)

畢竟,未來可期,對吧!

然後就是——這也算是老生常談吧?——少做可能會讓自己後悔終生的事兒,多做一些能夠讓日後想起來仍覺得值得回味和值得驕傲的事兒——不要小瞧這些事兒,任何一個都可能讓你換個人,換種人生。

其實你想想看,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的,做或不做,一念之間。但是,如果你下定決心了,接下來想的就應該是如何把它做好,去完善它,從中去學習和提升個人成長。否則的話,迎接你的就是內耗,不僅於事無補,還可能墜入深淵。

再想想看:僅靠簡單的頭腦就能活好一生的人,除非他的標準就是能活下去就行,否則,你是天降之子?哪來那麼多天降之子?

請永遠記住一句話:人為的皆複雜。

而遠離人,當然可以,那也就幾乎與猛獸無異了。

本能最是直接,學習則總是艱難的。

這也是為什麼人教人很難,事教人一次不行很多次之後總是行的。因為太依賴本能了。

而本能的東西,太容易被利用和把握了。你餓了要吃,別人給你準備食物,但是要報酬,因為你不會廚藝或沒有食材,然後呢?你不得不拚命依靠本能,你的體能去換取報酬,繼而換取食物。而這是什麼,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已。

——這背後是為什麼呢?你依靠的從始至終都是最簡單也是最艱難的一條路:本能啊!

但,如果你願意學習還願意動腦呢?那你的生存空間就大太多了。

這難嗎?難,但值得!

本能永遠是被動的,是被推著走的。適應環境是本能,接受市場規則是被動,接受人們制定的規則是不得不,然後呢?

這本能要把自己引到什麼地方去呢?你還要被本能帶到何處呢?

為什麼學習是反人性?它就是對抗本能、控制本能和利用本能。習慣的養成是身體機制,衝動和盲目是本能,但理智和科學是可以施予控制,學習和成長是本能,但學習的程度和成長的空間需要不斷突破。

所以,最後我希望,不要自困!

畫圈本質來說也不是自困,畫了圈不去行動才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b8aae26ab5c978338d8953f84903743.html




私人手札·仁

2022-05-23



私人手札·境

20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