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完善「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機制的基礎上,阜陽市全面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和跨部門聯查,做到「全方位、高精準、常態化」,創新實施「跨省域聯動」,有效提高了監管效能。
做到全方位綜合覆蓋。部門全覆蓋。根據三定方案和權責清單,33個具有監管職能的市級部門及其下屬縣級部門全部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清單全覆蓋。各市直部門共制定147項聯查計劃,涵蓋146個行業類別,對應331項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各部門制定完善配套的隨機抽查工作細則、工作指引,確保抽查規範運行。「三庫」全覆蓋。各類檢查對象累計入庫809萬,監管執法人員入庫1.47萬,同時建立了專家學者和第三方機構庫,並實施動態管理。
做到高精準差異監管。建立健全制度規範。制定「通用」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標準和措施,食品、藥品、智慧財產權等專業領域分別制定了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措施。動態調整分類結果。通過省事中事後綜合監管平台,強化信用風險信息歸集,對全市22.6萬家企業,按照信用風險等級進行分類,分類結果動態更新。全面實施差異化監管。2023年,對全市企業按信用風險等級遞加比例進行抽取,問題發現率明顯提升,有效節約了政府行政成本和企業經營成本。
做到常態化統籌推進。制定部門聯合和部門內部抽查計劃,實現對抽查事項清單的100%覆蓋。2023年,市縣兩級商事制度改革聯席會議統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落實,合理制定抽查任務。截至目前,通過監管平台組織發起任務1012個,抽查各類主體2355家。其中部門聯合抽查任務987個,抽查各類主體2191家,部門聯合抽查占比97.53%,最大限度「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有效減少了多頭重複檢查的問題。
創新跨省域聯動檢查。打破區域監管執法壁壘,構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新模式,阜陽市臨泉縣、阜南縣、潁州區、界首市先後與河南省信陽市息縣、淮濱縣、羊山新區、周口市沈丘縣簽訂《跨省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戰略合作協議》,阜南縣協同淮濱縣、界首市協同沈丘縣先後開展了餐飲行業、食品生產企業、藥品零售企業多部門跨省聯合抽查行動,形成了「資源共享、手段互補、聯動推進、綜合監管」的協同監管機制,是跨區域監管的創新和突破,打開了跨省地市聯合監管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