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狀況,比如孩子沒有耐心,做什麼事情總是有始無終,就像是三分鐘熱度一樣,做事只覺得好玩,無法耐心的做下去。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和父母有關,也就是說父母有很大的責任,所以父母要重視起來,不要坑了娃還不知情。
柏拉圖曾說過:耐心才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耐性的培養對孩子的教育來說非常重要,耐性奠定了孩子未來的成就。
孩子做事沒耐心,家長很無奈樂樂很喜歡小動物,每次在路邊看到小貓小狗都會忍不住去摸一摸,時間久了,樂樂就不止一次說想擁有一隻屬於自己的狗狗。
但是由於爸爸媽媽工作太忙了,一直沒有同意。
後來有一天,樂樂對爸爸媽媽說,只要你們給我買了狗狗,我一定會對狗狗負責的,每天都會喂狗、遛狗、給狗狗洗澡,也不會花費爸爸媽媽太多時間的。
於是,爸爸媽媽終於同意了樂樂的要求,給他買回來一直小狗狗。
樂樂在擁有狗狗的第一周,基本上可以做到盡職盡責,但是沒過幾天,他就開始懈怠了。
他覺得照顧狗狗占用了他太多的玩耍的時間,而且還很麻煩。
所以,他經常會假裝忘記喂狗和遛狗,還會需要爸爸媽媽來提醒他,甚至會替他做。
最後,媽媽對樂樂說,如果你再不用心照顧狗狗,對他負責,那隻好把它送人了。
樂樂擔心媽媽真的把狗送人,就自己堅持照顧了幾天,但是沒多久他又故技重施,媽媽也感到很無奈,沒有辦法,只好替他承擔照顧狗狗的責任了。
孩子不聽話,究其原因是父母的言行不一致在上文的故事中,媽媽很無奈的替樂樂承擔了照顧狗狗的責任,然而樂樂卻沒有遵守最初的約定,而是坐享其成。
媽媽代替樂樂照顧狗狗的行為,也讓樂樂產生了迷惑,樂樂覺得如果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肯定就會有人來替他做,他就可以輕而易舉的逃掉那些屬於他自己的責任。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家長的命令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好的結果,但是,媽媽可以通過家庭會議來對孩子友好的討論這件事。
可以這樣來問孩子:「你為什麼總是忘記照顧狗狗呢?我們可以一起想一想用什麼辦法可以讓你記得照顧它!」
然後再問:「你忘記照顧狗狗,這種行為可以被允許幾次?」讓孩子自己來說一個具體的次數。
最後,要和孩子達成一個約定,一旦超過了這個次數,狗狗就要送人。
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堅持做一件事,並承擔自己的責任。
同時,如果孩子沒有遵守約定,媽媽可以執行違背約定的行為了。
孩子做事情總是沒耐心,來看看有哪些原因第一,孩子的專注力比較短暫。孩子在幼年時期,年齡小,他們對於一件事的專注能力是比較有限的,往往在做某件事的時候不會用太長時間。
因為他們的耐心有限。有研究專家表示,三歲左右的孩子專注力只有三分鐘或者五分鐘,所以就需要家長耐心的教導孩子去做事。
第二,孩子容易受外界影響。孩子小時候都是最坐不住的,他們喜歡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出去玩。
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有小朋友來來找自己玩,他就會受到干擾,然後選擇和小朋友一起去玩。
所以,家長要注意一下外界的干擾,儘量避免打擾孩子的耐心養成。
第三,家長沒有做好引導作用。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會出現沒有耐心的情況,其實家長是可以做一些引導作用的。
對於某些事情,家長自己就沒有耐心去做完,有些家長可能認為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卻會不斷的影響孩子。
反之,如果家長的耐性強,也會影響著孩子,對孩子以後也是有幫助的。
對於孩子的耐性,家長應該怎樣去培養?第一,抓住孩子的興趣,培養專注力。我們已經知道孩子專注力是有限的,所以就需要家長多去了解孩子。
要知道他們到底對什麼比較感興趣,然後讓孩子順著自己的興趣去做下去。
這樣他自己也是比較樂意的。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興趣點去激發專注力,培養他的耐心,這對他以後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第二,家長要做好榜樣。想要培養孩子的耐心,是需要孩子花長時間的積累才可以,並不是短時間就可以有的。
家長要花時間多和孩子溝通,自己多給孩子傳達一些具有耐心的小故事,或者自己親自做一些有耐心的事情給孩子示範。
第三,要讓孩子學會等待。其實很多人都是不喜歡去等待的,都希望可以儘快的知道某件事的結果,或者想儘快傳達一件事。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自己是不太知道等待也是可以有收穫的,等待也就代表著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也就可以等待到他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總之,家長應該從孩子小時候就去培養他的耐心,而不是孩子長大了才去應付,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耐心,長大之後是很難完成一件事的,也會半途而廢。
所以,家長們也要多耐心點去引導孩子,趁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心。
【今日話題】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作為家長的你有沒有實力坑娃?帶著這個問題,來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