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有序的農貿市場關係著千家萬戶,是城市文明進步的縮影,也是全國文明城市複審迎測的「考點」之一。為迎接全國文明城市複審迎測,城區西關農貿市場、東郭市場、南後三里農貿市場紛紛開展行動,對照文明城市複審標準,加大市場文明宣傳和整治力度,努力為市民打造文明、整潔、有序的購物環境。
7月11日一早,記者在東郭市場門口看到,市場管理人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實行進出口分離,市民測溫、掃碼後才被允許進入市場。市場內秩序井然,顯眼處張貼著「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麗」等文明宣傳語,蔬菜、熟食、生鮮等攤位擺放整齊。東郭市場負責人石景堂表示,市場2014年投入使用,占地十畝左右,去年,沿街樓屋檐因年久失修出現脫落,他們投資3萬元,對屋檐全部進行了整修。今年,有業戶反映商鋪漏水,他們通過招標,又投資20萬元對商鋪房頂全部進行了防水處理。目前,他們正在著手對市場內地下水溝進行疏通。
近年來,通過文明城市建設,市場環境衛生提升了檔次,管理更加規範,市場更受市民歡迎,各商戶也都嘗到了「甜頭」。下一步,他們將利用報紙、微信等渠道,加大對全國文明城市複審迎測的宣傳力度,讓每個業戶加強自我管理,積極落實「門前五包」,將市場環境衛生標準提高到一個新檔次。同時,市場也將安排專人進一步強化管理,對照文明城市複審迎測標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每天開展巡邏,對硬體設施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同時,抓好宣傳引導,做到人人知文明,人人講文明,力爭把農貿市場建成傳播城市文明的窗口。
在南後三里農貿市場,街道乾淨整潔,兩側攤位擺放整齊。記者看到不少蔬菜攤前擺放著垃圾筐,做到了攤位垃圾隨時清理。南後三里村黨支部書記王斌介紹,南後三里農貿市場占地面積5100多平方米,是一個集鮮活水產、蔬菜、肉類、禽蛋、糧油、熟食、乾貨調味品、服裝、副食百貨等銷售為一體的綜合農貿市場,有固定門店61戶,固定攤位36個,臨時攤位75個。同時,市場設有專門的蔬菜檢測室,設專職管理人員2人、專職保潔人員3人、水電工1人,各項「軟硬體」配套齊全。
「前幾年,我們投資20多萬元對市場進行了升級改造,集中整理村內及市場弱電線路,集中清理環境衛生,並針對商鋪店主開展了消防培訓演練,建立健全各類市場規章制度,配套完善監管措施,為廣大消費者及各經營業戶營造了一個更加安全、整潔、有序的購物環境。」王斌表示,為做好文明城市複審迎測工作,他們將進一步加強市場管理,提升市場服務品質,對所有攤點衛生、秩序等進行集中整治,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便利。
近年來,西關農貿市場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改善市場內外環境衛生,管理更加規範有序。「這些年,隨著市場發展,有的道路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有的基礎設施也出現老化破損,特別是棚頂有了破漏問題,所以,近期我們準備集中改造。」西關農貿市場經理張承德表示,一期蔬菜市場的棚頂出現漏雨問題,他們將採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對棚頂全部進行更換。另外,二期副食商店區道路狹窄,他們決定對通道進行拓寬,重新硬化地面,並對台面重新貼瓷。
張承德表示,今年是全國文明城市「大考」之年,農貿市場是檢查重點之一。針對市場內存在的問題,他們會下大力氣整改,如配備專門的衛生保潔人員,及時清理市場內垃圾,保持市場及周邊環境衛生乾淨整潔。同時,加大食品安全管理,設立蔬菜檢測室,每天對市場內經營的蔬菜進行抽檢,為市場經營業戶提供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為市民提供乾淨、整潔、舒適的購物環境,打造群眾放心滿意的「菜籃子」。
來源:壽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