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能看懂不?

2020-08-04     壽光日報

原標題: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能看懂不?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 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 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 「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滑動圖片閱讀作文及點評

該篇作文引發熱議。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的資深傳媒人朱學東在微博評論稱,「高考作文考什麼?我想無非就是主題,圍繞主題展開的邏輯演繹,遣詞造句能力等等。這篇滿分作文,在這三方面是夠格的,無論是主題,邏輯和文字表達。」

朱學東稱, 「不是說每個人都要這樣學,但是,出現了,罕見,更應該鼓勵。這個意義上,給滿分,我也不反對。」

8月3日,作家馬伯庸在微博評論稱,前述文章很難用「滿分作文」或者「爛作文」來簡單地評價。他稱,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詞、生僻典故以及祓魅與賦魅,實踐場域的分野、理想期望範式等學術語句,「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

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

針對前述作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長熊丙奇向澎湃新聞表示,好的作文本來就該個性化表達,不是千篇一律。大家不能用一個標準要求所有作文。這篇文章得到高分,主要是其思想性和嚴密的邏輯,也確實存在比較晦澀的問題,「近年來,高考作文強調思辨,一般學生很難有深度的思辨。」

網友看完

紛紛炸鍋了

有網友認為「 寫得很好,值得稱讚 」

也有網友不喜歡

表示「 看不下去 」

不過,也有網友表達了中立態度

認為「 想模仿一般他模仿不了 」

作文引起爭議的同時

很多網友直呼讀不懂、

字都認不全

嚆矢、振翮、肯綮、

玉墀、祓魅、婞直

這些詞你會讀嗎

知道什麼意思嗎?

一起來跟小編上課啦

嚆(hāo shǐ)矢:

響箭。因發射時聲先於箭而到,故常用以比喻事物的開端。猶言先聲。

濫觴( làn shāng):

濫觴是一個漢語詞語,本謂江河發源之處水極淺小,僅能浮起酒杯,後比喻事物的起源和發端。 出自《孔子家語·三恕》:「夫江始出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

振翮(zhèn hé):

常用來形容人志向遠大、努力奮發向上或經濟正高速發展、在騰飛等。翮指鳥的翅膀。

肯綮(kěn qìng):

典出《莊子·內篇·養生主》「肯,著骨肉。綮,猶結處也。」 後遂以「肯綮」指筋骨結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關鍵之處。

孜孜矻矻(kū):

勤勉不懈的樣子,出自唐·韓愈《爭臣論》:「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義,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後已。」

玉墀(yù chí):

指宮殿前的石階,亦借指朝廷,出自漢武帝《落葉哀蟬曲》。

婞 (xìng zhí) 直:

指倔強;剛直。

不管怎樣

至少能順著讀下來

也算漲知識了

來源:濟南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ESuHMBURTf-Dn5noZU.html




拆除!啟用!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