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1月11日德國宣布投降,紅軍隨即在11月15日將原先的Западный район обороны西防禦地域改編為西集團軍(轄步兵第17師和普斯科夫師)。西防禦地域原為1918年3月29日組建的Западный участок отрядов завесы屏障軍西線防區,約2萬人;8月初擴編到7個步兵師(維捷布斯克第1、斯摩棱斯克第1、莫吉廖夫第1和2、奧廖爾第1和2以及庫爾斯克步兵師),由於部隊調往東方面軍和其他方面軍,8月底部隊只有1.2萬餘人。9月11日改為西防禦地域。步兵第17師1918年10月23日由維捷布斯克步兵第1師和斯摩棱斯克步兵第2師(2個師都在1918年7月15日組建)合編而成。
該集團軍受命解放白俄羅斯之後前進到西布格河。集團軍的進攻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障礙,11月21日普斯科夫師攻占波洛茨克,22日攻占德里薩;步兵第17師則在11月22日攻占羅加喬夫,24日占領日洛賓,28日占領博布魯伊斯克。12月初,紅軍得到了加強,之後西步兵師(第一個全部由波蘭人組成的步兵師,1918年8月3日組建,1919年7月5日改為步兵第52師)在12月3日攻占鮑里索夫,12月8日占領斯盧茨克,12月10日攻占明斯克。到12月10日,紅軍已經抵達德文斯克-明斯克-斯盧茨克-薩雷爾卡-魯德涅茨一帶,幾乎攻占了一半的白俄羅斯。之後,紅軍又在12月14日占領維列庫,18日占領莫羅德奇諾,27日攻克新格魯多克。
1919年2月蘇波形勢圖
1919年1月1日,成立了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進入1919年,紅軍繼續發動進攻。1月6日占領巴拉諾維奇,10日利達,12日列奇察,14日戈梅爾,25日平斯克。2月初紅軍準備攻占格羅德諾的計劃沒有成功。很快紅軍就與東進的波蘭軍隊發生了衝突。在波蘭問題上,蘇維埃政府在1918年8月29日的法令廢除了之前俄、普、奧三國瓜分波蘭的條約,實際中一直把波蘭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的邊界看成是「俄波邊界」。
1918年11月18日,畢蘇茨基在華沙組成聯合政府,他一心希望將現在的國土恢復到1772年第一次被瓜分前的疆界,因而要求不斷東進,而這自然不可避免的與西進的紅軍發生衝突。雙方最初的衝突發生在1919年1月16日利達附近,之後2月底波蘭軍隊越過涅曼河發動進攻。3月1日波蘭軍隊攻占斯洛尼姆,3月2日占領平斯克。3月17日波蘭軍隊攻占巴拉諾維奇,不過很快在3月25日被紅軍反攻奪回。4月15日,波蘭軍隊集結兵力後再次發動攻勢,4月16日占領利達,4月19日占領新格魯多克和巴拉諾維奇,4月21日占領維爾納,4月28日占領被德國人遺棄的格羅德諾。之後的5月3日-7月31日雙方沒有發生大的衝突。在此期間,波蘭軍隊7月4日占領莫羅德奇諾,7月25日攻占斯盧茨克。
1919年8月畢蘇斯基視察在明斯克的波蘭軍隊
此時,紅軍由於積極防禦鄧尼金對莫斯科方向的進攻,因而沒有派出任何預備隊前來支援。8月1日,波蘭軍隊再次發起進攻,防守的紅軍步兵第7和第52師損失過半,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集團軍在8月8日占領明斯克,8月18日占領鮑里索夫,8月28日占領博布魯伊斯克,到達別列津納河左岸並構築防禦陣地。雷茲-斯米格爾(Rydz-Śmigły,1936年11月10日晉升元帥)率領的攻擊集群(2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旅)進攻德文斯克。防守的愛沙尼亞步兵師和拉脫維亞步兵師進行了頑強防禦,經過激戰1920年1月3日城市失陷。根據1920年8月11日的里加和平條約,該城劃歸拉脫維亞,城市在此後改名陶格夫皮爾斯(筆者註:拉脫維亞文意思是陶格夫河上的城堡)。1919年10月,蘇俄與波蘭進行了談判,儘管沒有結果,但至少讓紅軍第16集團軍大部分得以調往對付鄧尼金與尤登尼奇。
1919年7月25日,紅軍組建了步兵第57師,該師基本由波蘭人組成。
1919年8月9日波蘭軍隊進入明斯克
1919年2月12日,蘇維埃俄國組建了西方面軍,下轄第7集團軍、拉脫維亞集團軍(後為第15集團軍)、西集團軍(後為白俄羅斯-立陶宛集團軍、第16集團軍),4月10日編入愛斯特蘭集團軍等。方面軍戰線長達2000餘千米,主要作戰集中在彼得羅扎沃茨克方向、奧洛涅茨和卡累利阿方向、波羅的海沿岸以及白俄羅斯境內。
1920年春天,對於布爾什維克來說是可以舉杯慶祝勝利的時刻。當時,蘇維埃政權最危險的敵人-高爾察克、鄧尼金和尤登尼奇都被擊敗,整個俄羅斯幾乎沒有干涉者和白衛軍的存在。誠然,鄧尼金的餘部仍在克里木,謝苗諾夫仍在赤塔,不過這都不值得認真對待。到4月份,蘇俄領導人覺得實現他們夢想的時刻已經到來-「把世界革命的火焰帶到歐洲」。列寧、托洛茨基和他們的戰友們相信,歐洲無產階級正在資本主義的枷鎖下呻吟,等待從東方而來高舉紅色旗幟解放者的到來。
1919年在維爾紐斯的波蘭炮兵
然而此時在通往歐洲的道路上,新成立的波蘭構成了一個「小小的障礙」。波蘭在經歷123年亡國曆程後在1918年建立了波蘭第2共和國。共和國元首畢蘇斯基總是幻想著1772年的波蘭,因而希望成立海間聯邦-從波羅的海到第聶伯河下游之間。在和德國解決領土爭端後,1920年春天,畢蘇斯基的目光也轉向了東方。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