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公司,有一個能力很強的程式設計師,有多強呢?這麼說吧,一個人乾了團隊一半的活兒。
這麼一個人,本來應該成為鎮司之寶的,可是性格卻自我得不得了,從來不願意遵守制度,一個月能遲到500分鐘、在辦公區抽煙、每天不到點就溜下去吃飯,讓老闆糟心得不得了。
Q&A
這樣的員工,該開除,還是該供起來?
1
「開除?」
管理界有一個「破窗理論」,來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紐約地鐵,不但管理混亂,也是全市犯罪率最高的地方,找架、謀殺,各種骯髒行為層出不窮,導致很多人不敢坐地鐵,到80年代未,乘客數降到歷史最低。
該理論認為:如果一個窗戶破了,卻沒有被修理,自然就會有人認為,這裡沒人管理,從而也去打破更多的窗,接著就有人亂丟垃圾、偷東西、搶劫,然後,愛好良好秩序的人開始撤離,留下的都是對生活絕望的人,犯罪率不斷上升,整個街區越來越糟糕。
所以,要整理紐約地鐵亂象,一定要從亂塗亂畫、逃票這些雖小但人人都能看到的事入手,創造一個「有人管」的環境。
雖然大部分的遲到都不會對企業造成明顯的損失,但遲到卻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這就和「破窗」一樣,會激發員工去效仿,甚至違反更嚴重的企業制度,最終給企業造成損失。
「所有人都看到的違規——秩序混亂——失去控制」,這三種東西是依次出現的。這也是一般企業懲罰遲到的原理。
2
「原諒他?」
「遲到」毫無疑問是企業中非常容易出現的違規現象,但我們切實的企業管理中,對遲到的懲罰有時並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原因在於企業存在著比「遲到」更明顯的「大破窗」,比如任人唯親、效率低下、派系林立、決策出現低級錯誤,等等。
如果假裝那些大「破窗」不存在,而是糾結「遲到」這扇小破窗,那還不如別管了,至少可以給某些優秀員工多一點自由度。
管理遲到是最低級的管理,只有最無能的管理者才天天盯著員工遲到了幾分鐘說事,因為他就能看到這些小問題。
你看到了遲到,卻沒看到加班。既然能做到優秀,說明他在工作上的投入是遠大於普通員工的,沒有一開始就優秀的人。
可能他在吃飯的時候,下班的路上都在想著怎麼解決問題,怎麼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隱藏的投入你不知道,你也無法知道。
多說一句,越是優秀的人,越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或者時間觀。特別是做IT的,強烈建議不要讓他們打卡,寫代碼是一件很需要感覺的事情,如果被各種限制,程式設計師寫代碼的效率會變的很低。
程式設計師可能願意寫代碼寫到半夜,但是你再要求他早起打卡,這就太不合理了。
「所以,不是所有公司都要把考勤當成一種企業文化!」
3
解決之道:看企業情況。公司的性質不同,對員工的行為忍受度也自然不一樣。
比如谷歌,根本不限制上班時間,也不給你遲到的機會。因為你可以在家辦公,也可以隨便選擇工作時間,只要你完成你業績。
比如流水線,肯定是無法容忍遲到的,因為生產線一開,所有人都是螺絲釘,少個螺絲會影響生產線運轉的。
我曾經在一家電商公司呆過,這家公司除了客服、物流、前台,其他崗位都是彈性工作制,而且從不考勤。
結果員工都特別的拼,有次有個品類缺貨,採購回復1天後才能到,這個時間就超過了天貓平台的要求,運營坐不住了,自己開車去杭州把貨拉回來了。
我也接觸過不少傳統企業的管理者,他們對這種情況的反應比較統一:團隊里不允許有不守規矩的人存在,否則會損害領導者的威信和公平公正的行為。
如果出現了不可替代的人,那反而說明是管理的失職:處罰輕了不起作用,反而損害你威信,處罰重了怕他跑了,這說明他的作用不可替代,很重要,更關鍵是沒有可以替代他的人。
優秀員工敢這麼做也許正是看重這一點,所以要儘快培養出一個可以替代他的人。
所以說,關於優秀員工遲到這件事,還得根據公司的情況來考量:
如果是銷售部門,只看業績,不看考勤。
如果是技術部門,只看成果,不看考勤。特別是現在很多高科技崗位,那些寫軟體的,沒必要讓他們打卡,只看他寫的軟體靠不靠譜。
如果是行政部門,看有沒有大的負面影響,沒有的話,又是老員工, 就允許了吧。
如果是生產部門,產生了消極影響,警告三次,不改就可以辭退了。
如果是員工真的很遠,由於客觀原因造成的,,可以考慮讓其彈性一點,比如晚一小時上班,晚一小時下班。
員工說太累,領導只說了這5句話...
凡事多找方法,少找藉口。強者,都是含淚奔跑的人!
第一句話:
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
第二句話:
遇到問題,就說是別人的原因,怎麼進步?
第三句話:
公司找你來就是讓你解決問題,若沒有問題,你就失業了!
第四句話:
私下講公司不好,就是在出賣自己的身體和靈魂。
第五句話:
你享受工作帶來的榮譽和收入,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委屈。
版權申明:精益爭霸尊重版權並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如文章視頻、圖片等涉及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將根據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