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製造業中經常提到的數字化工廠,是實現智能製造的一部分。在數字化工廠中,多會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人、系統之間的互聯,消除「信息孤島」的存在,從而降低成本、減少設備故障損失、提升效率。
近年來,很多大型製造企業紛紛進入到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但也有專家指出,有些企業智能製造方面投入巨大,但實際效果不如預期,「很大原因在於沒有練好內功,即要通過精益生產管理打好基礎」。
如果說建造雄偉的高樓必須先打好堅實的地基,精益生產管理正是數字化轉型發揮效益的基石。
精益生產方式是當今主流的先進位造模式
現代社會的市場需求不斷多樣化,要求生產者實現向多品種、定製化的方向發展,而單品種、大批量的流水生產方式的弱點則愈發明顯。這時候,精益生產方式,作為多品種、小批量混合生產條件下的高質量、低消耗進行生產的方式就體現出優越性。
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是衍生自豐田汽車生產方式的一種管理哲學,它是一套基於工業工程的體系。所謂「精益」,就是精益求精,不斷努力在各個環節上去掉一切無用的浪費的東西。因此與大量生產方式(Mass Production)相比,工廠中工作人員、生產占用的場地和設備投資都大幅度減少,現場存貨近乎零,廢品大大減少,而產品卻更多更好,可以用更少時間開發出新產品。
更突出的差別在於目標。產量導向的生產者設立的目標看重數量——足夠好,生產線固定下來後就不能變化,即使者意味著要容忍一定程度的缺陷;而精益生產則把目標放在盡善盡美上,不斷降低成本,力求無廢品、零庫存與產品多樣化。這樣,實際上精益生產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和思想方式。由於員工可以在生產過程中提出意見,以改善製造的過程,精益製造實際上也有助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及生產效率。
以豐田集團在九州的雷克薩斯工廠為例,其出產的一款暢銷車型RX,車身拼裝檢測要求精確到毫米級別,車體採用幾乎零瑕疵的6層噴漆,內飾所使用的一塊Shimamoku面板都需要38天67道工序完成。為了使得每台RX車型上的雷射鵰刻面板的紋理都獨一無二,還特別開發了全球獨創的雷射鵰刻工藝……正是因為精益管理的基礎思維,才培育出這樣一種以品質為先,極盡精細而又能兼顧成本和效率的成熟體系,也能培育出一批心無旁騖、畢生精研專業技能的能工巧匠。
雷克薩斯工廠
提升供給側品質,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精益生產模式的貫徹,不僅為生產者帶來更高的產出質量和效率,對消費者也往往意味著更可靠、愉悅的體驗。
前文提到的雷克薩斯RX車型,憑藉過硬的質量口碑,其三年期的二手車在中國市場能達到87.48%的平均保值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2021年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成為中大型SUV市場的一款「硬通貨」。
採用雷射鵰刻工藝的雷克薩斯RX中控面板
當下,消費升級已經無法僅用對名牌產品或者高價商品的偏好來定義。相比於價格,消費者眼光逐漸向價值推移,推動了真正高品質、高價值的「精品」式消費趨勢。
精益生產背後的「匠心造物」理念、對品質精益求精的執著,在這一追求速成和流行的「快餐時代」,也賦予了產品獨特的情緒文化價值。這種差異化的精神承載,構建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更深層次的情感連結,是促成消費者購買決策和品牌忠誠度的重要因素。
時代在發展,市場潮流變幻莫測,以至於企業常有計劃趕不上變化,疲於追趕的感慨。或許,精益生產所倡導的精益理念和對品質始終如一的關注,能夠幫助企業以「不變」應「萬變」,抓住變化中不變的真正價值。
版權申明:精益爭霸尊重版權並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如文章視頻、圖片等涉及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將根據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