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所有車輛車廂內的前兩個座位,一個是主駕駛位,是專門供開車的駕駛人坐的位置。一個是副駕駛位,是乘車的人都可以坐的位置。
但是,就是這麼簡單的生活常識,對於一些農村的老年人來說,由於年齡大、文化少、平時坐車的機會也不多。
因此,當這些農村的老年人坐車時,也就不一定分得清哪個位置是專門留給開車的人坐的位置,哪個位置是乘車的人可以隨便坐的位置了。
近日,在重慶,一位女子就拍下了自己的外婆坐車時,泰然自若地直接坐在主駕駛位上,等她的舅舅過來開車時,而沒有位子坐的笑話。
這天,女子的舅舅開車帶她和她的外婆一起外出玩耍。吃過午飯後,女子就先上車了,坐在車裡等著外婆上車。而她的舅舅買水果去了。
這時,女子看到外婆走到駕駛室一側,一手拿著外套,一手拉開駕駛室的車門。當她看到外甥女已經坐在了駕駛室的副駕駛位置上,誤以為主駕駛位這邊的位置是留給她坐的。於是,就自然而然地坐上了主駕駛位。
當女子看到外婆不知道自己坐錯了位置,直接坐在了主駕駛位這一幕時,覺得外婆錯得很可愛,覺得外婆錯得很搞笑,就忍不住不停地笑了起來。
外婆在主駕駛位坐好後,看到外甥女一直笑個不停,雖然不知道外甥女為什麼這麼高興,也就看著她跟著笑了起來。
這時,女子的舅舅買了水果回來後,當他走到駕駛室旁邊,準備上車開車時,發現自己的老媽坐在了駕駛室的主駕駛位上。
看到這一幕,女子的舅舅也是一臉懵圈。他馬上反應了過來,老媽這是坐錯了位置了,她自己還不知道。於是,就逗老媽說:今天你準備開車哈!
女子坐在副駕駛位上,聽著他們的對話,看著外婆還不明就裡的樣子,更是覺得好笑,就更是止不住自己的笑聲了!
外婆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上車時,坐錯了位置,把開車的主駕駛位給占了。她看到外甥女和兒子都在不停地哈哈大笑,自己把自己也給逗樂了。這才笑著地拿起外套,慢慢地下車,重新上車,坐到後排去了。
據這位女子講,外婆平時也是時不時地要坐車的,她也是懂得主駕駛位是開車的人專門坐的。這次外婆坐錯了,主要是平時在她開車的時候,外婆都是一直坐在副駕駛位的。
這次外婆上車時,看到她已經坐在了副駕駛位上了,沒有注意分清左右,就把外甥女坐的副駕駛位當成了主駕駛位;而空著的主駕駛位,她還以為是外甥女專門給她留下的,完全忘記了這次開車的人,不是自己的外甥女,而是自己的兒子。
於是,就直接上車,一屁股坐在了主駕駛位上了,而讓開車的兒子無處可坐,也就出了個洋相,鬧了個笑話,發生了讓這位女子笑得發出鵝叫聲的一幕。
這位女子的外婆坐車時,一時沒有分清,把駕駛員坐的位置,當成了乘客的位置坐錯了,其實也是情有可原的,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並且,老人家出現這樣不該出現的錯誤,在家人之間,在親人之間,既是一個善意的笑話,也給大家增添了一個樂子,僅僅只是覺得好笑而已,一點也沒有歧視和幸災樂禍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說年紀比較大的老人,就是年齡不大的人,有時也免不了要出一些搞笑的糗事的,有時也要出一些讓人哈哈大笑的洋相的。
每當這個時候,就會給家人帶來一些樂趣,增添一些快樂,引來一片笑聲。同時,也體現了一家人的和諧、歡樂、祥和及溫馨,這才是一個幸福家庭應該有的樣子。
當然了,作為年輕人,在平時的生活中,還是要對老人多加關心,多加關愛。當他們遇到不懂、不會的新鮮事物時,要耐心地教,要親自示範,要主動幫助,儘可能多地為老人們提供方便。
就拿老年人坐車來說吧,只要主動及時給予幫助,他們坐車時,就不會出現跑到駕駛員的位置上去坐了、就不會跑到後備箱裡去坐了、就不會發生把安全帶套在脖子上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