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漫畫作者,居然也懂漫改真人?

2023-10-08     ACGx

原標題:你們漫畫作者,居然也懂漫改真人?

題圖 / 超異能族 海賊王
Buff加成?

9月15日,Netflix續訂《海賊王》真人劇第二季,該消息由漫畫作者尾田榮一郎親自宣布。自8月31日上線以來,《海賊王》真人劇在Netflix英語劇集觀看人次榜上連續3周排名第一。這不僅是因為原著漫畫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更因為真人劇的成功表現。

同期,由Disney+出品的漫改韓劇《超異能族》在9月20日完結,該片也以精良的製作和獨特的敘事吸引了大量觀眾,成為Disney+在全球範圍內觀看人數最多的韓劇,在8月為Disney+新增了77萬月活用戶,第二季也在商討中。

以往只能在校園、戀愛、都市題材里做出成績的漫改劇,如今也能在其它題材上引發粉絲和路人的關注,並給出大量正面反饋,這倒與當下遊戲改編動畫的境遇變化有些相似之處。

過去遊戲改編的影視劇往往都是吃力不討好,既無法滿足粉絲需求,更難擴散到路人觀眾。這一現象在近幾年發生了180度轉變,《英雄聯盟》《賽博朋克:2077》《最後生還者》《超級馬力歐兄弟》幾款遊戲改編的同名影視內容,都成為橫掃全球文娛市場的現象級作品。

這幾部遊戲改編影視,皆是將遊戲本身的世界觀、遊戲角色、故事內核與成熟的影視內容敘事體系相結合,是在內容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不同國別的遊戲公司和影視公司合作的結果。它們的成功也印證了,改編的本質是跨媒介敘事,是兩種內容形態的優勢互補,這一點在漫畫改編真人劇中也適用。

漫畫和真人劇的區別,從外在來看,是漫畫角色誇張演繹手法和真人演員表演方式之間的差異,以及基於漫畫連載、閱讀模式和真人劇內容時長、播出模式各自的不同,所帶給讀者/觀眾的觀看差異,這要求漫改真人劇需要對漫畫的故事情節進行有必要的刪減增補,甚至敘事條理的變動;從內在來看,既然是改編,真人劇就需要高度還原漫畫原作的故事內核。漫改真人劇最完美的表現,不僅要讓路人觀眾看得懂,更要讓原著粉絲產生「雖然這樣改編的情節和漫畫不一樣了,但是好像更好了」的感覺。

為了做到既還原又創新,吃透了原著的劇本是劇集成功的重要環節。隨著時代的變化,粉絲們發現越來越多的ACG內容改影視劇里,編劇、導演本身就是動畫、漫畫和遊戲的深度粉絲,他們原有的製作能力和對原作內容的理解決定了劇本創作和真人劇製作的水準。在此之上,作者深度參與到真人劇創作過程中,則能更好地保證改編內容的「原汁原味」。在這一點上,《海賊王》和《超異能族》各自都較好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在《海賊王》的真人劇中,不僅編劇是漫畫的超級粉絲,作為監製的尾田榮一郎更是參與其中,這在過去的漫改真人劇中是非常少見的。

在不少漫改真人劇中,原作者出來站台是一種常見宣發模式。這是片方在向帶著批判眼光看劇的原著粉絲傳遞信息:這可是漫畫作者也認可的改編真人劇哦!然而最終結果往往是劇集撲街,粉絲一邊告誡原作者「被劇方綁架了就眨眨眼」,一邊心中再度默念10遍「漫劇分離」。所以當看到為了創作漫畫經常每天只睡3小時的尾田成為真人劇監製時,絕大多數粉絲並不相信他能有多少時間分給真人劇。但是,從真人劇開播前Netflix放出了一段宣發視頻來看,尾田並不是掛名監製,確實是在真人劇製作上花費了時間和心力。

這段視頻收錄了2016年立項到2023年上映之前漫畫作者尾田榮一郎與製作方進行的多次真人劇製作對話,可以看出在真人劇企劃、劇本撰寫、選角、試映集幾個階段,尾田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讓真人劇儘可能還原漫畫里的角色、情節以及友情和夢想這個故事內核。

儘管製片方沒有透露過多,但從海外媒體對主創的採訪中,可以看到他們非常重視尾田對真人劇提出的意見。比如真人劇里娜美和索隆的互動在觀眾看來相當有CP感,但是製片人在公開訪談中就表示尾田早已明示過禁止真人劇中海盜船成員們談戀愛,畢竟《海賊王》原本講的是少年們的冒險故事。而尾田也在寫給粉絲的公開信件里直言「我在這部作品中沒有任何妥協!!」

同期Disney+的漫改韓劇《超異能族》里,原漫畫作者姜草在真人劇中的參與程度就更深入了。由於對《超異能族》原編劇的劇本提出太多問題,姜草接受片方的邀約接手真人劇編劇的工作,並停止漫畫更新用了4年去完成了劇本工作。

在韓國文娛市場,從漫畫到真人劇早已經形成一條成熟的創作模式,由於海外流媒體平台的切入,韓漫改編題材也從愛情、喜劇進化到了偏黑暗和沉重的社會題材。在《超異能族》真人劇中,觀眾既能看到超英元素特有的動作暴力和血腥懸疑,也有韓劇特有的對校園青春、父母愛情的細膩情感描繪。這得益於姜草對原作漫畫進行的大量細節化增補。在真人劇中,不僅主角人設進行了微調,還增加了串聯兩代人的重要配角,同時加入了更多描述人物過往經歷的情節,讓原著漫畫里的親情、友情在真人劇中得以放大,讓真人劇觀眾為每個角色的閃光點和故事裡刻畫的人性所打動。

在《超異能族》播出期間,姜草曾在訪談中表示,原本劇本創作期間預設的集數是12-16集,但是他認為要讓這些「韓國超級英雄」的存在變得合理,為人物設計了大量背景故事,最終將劇本創作成了20集,「畫漫畫時受連載限制很多沒能做的事,這次通過電視劇彌補了」。

在姜草的堅持下,真人劇的敘事線跟漫畫基本保持一致,即前7集是年輕一代的青澀校園故事,中間8集是對父母一代回憶性敘事,最後5集是兩代人對朝鮮異能者的大決戰。對習慣了超英故事的多國家和地區觀眾而言,前7集其實是相對平淡的,也因此Disney+將前7集一次性放出,第二周播出的第8和9集,集中在趙寅成、韓孝周出演的「父母愛情」故事則成為了劇集出圈的重要因素。從另一個層面來說,正是流媒體相對靈活的播出模式,才讓身為漫畫家的姜草所堅持的真人劇敘事方式有了大爆的可能,讓更多的觀眾感受到了韓式超英故事裡的。

這兩部漫改真人劇讓行業看到了漫改劇里原作者的重要作用。

在《海賊王》真人劇里,尾田榮一郎更像是把真人劇往漫畫這邊拖的角色。從日漫改編為美劇這個過程中,身為漫畫粉絲的好萊塢編劇在劇本創作時有可能會更側重於「改編」,而尾田的堅持使得真人劇保留了更多日漫敘事特點和漫畫里的核心內容,這也是不少原作粉絲覺得《海賊王》真人劇「還可以」的重要原因。

在《超異能族》真人劇里,姜草對原漫畫的改編,由始至終都保留著原作溫情內核,把漫改韓劇成功推向了全球市場。原本已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的超英題材,選擇了新的情緒切入點仍可以讓觀眾共情。

這也不禁讓我們思考,未來會不會有更多的漫改劇,都能有原作者的把關,或者給劇本提出適當的建議?

在動漫產業發達的日本市場,基於不同的商業利益出發點,漫畫作者接觸真人劇製作的案例屈指可數。在過去,不同的內容形態之間存在行業壁壘,就算原作者有這個想法,出版社寧願作者按時交稿,也不希望作者參與到真人劇中,而真人劇製作團隊這邊也有可能本就不重視原作者的想法。而今,遊戲、漫畫、動畫、真人影視劇這些跨媒介敘事內容的成功,為原作帶來了新的熱度,背後的IP版權方也能嘗到甜頭,原本就有較長故事線的原作,也有足夠情節讓真人劇團隊繼續做下一季,雙方願意跨過不同內容形態之間溝壑的願望越來越強烈。

特別在內容製作全球化這個大趨勢下,越是頭部的作品,平台方投入的資金、資源越多,要吸收範圍更大的觀眾群體,製作方加強與原作者的溝通,這對於真人劇的成功是有利無害的。比如《海賊王》,真人劇創作團隊對原作者和原作漫畫的尊重,勢必能夠反映在真人劇中而被全球龐大的粉絲群體注意到。倒是像《超異能族》那樣由漫畫作者放下手裡的漫畫創作去擔任真人劇編劇卻是個例。Disney+韓區代理在最近表示想拍第二季,但要與姜草進行後續商討。身為漫畫家的姜草是願意再拿出兩三年來全情投入創作第二季劇本,還是回去繼續畫漫畫呢?

或許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頭部漫畫作者參與到真人劇創作中,原作者不再只是劇集宣發的「吉祥物」,而能成為漫改真人劇延續原作靈魂的「定海神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b96cb060570834725e0dbc78439c6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