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把萬聖節過成了「允許發瘋」的全民漫展

2023-11-02     ACGx

原標題:中國人把萬聖節過成了「允許發瘋」的全民漫展

題圖 / Lonely Halloween
滴,考斯普雷體驗卡

1.

中國當代年輕人,七月半唯唯諾諾,萬聖節盛裝出行。

作為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每逢10月31日萬聖夜,經典元素南瓜燈、小孩們的「不給糖就搗蛋」以及稀奇古怪的變裝,總會如時出現。隨著商家節日營銷與全球化風潮推動,萬聖節在中國年輕人群體間也具備了一定認知度。不過外來事物註定經曆本土化過程,這一點,在今年的萬聖節表現得尤為明顯。

這個國外的「鬼節」,在中國留下了盛典屬性,許多遊樂園、商圈以「月」為單位慶祝,大量年輕人則將過節重點放在了變裝環節,主打一個百無禁忌、自由發揮,人類到非生物應有盡有。

2.

比如過去的幾天,若前往香港蘭桂坊,你可能會好奇《寂靜嶺》三哥怎麼就這樣在大街上溜達。

也可能被毛絨絨治癒,默念「我不是福瑞控」。

圖源@H L_嘆世界

或者路遇《電鋸人》電次、《間諜過家家》阿妮亞、《咒術回戰》五條悟,瞬間拉近二次元的世界。

還可能遇到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裝扮,比如便便和蟑螂大軍、被外星人綁架的小朋友,甚至黑白無常、殭屍、新郎、新娘的組合。

萬聖節出街的顯然不只有反派、反英雄,以及帶有恐怖元素的角色。在「群魔亂舞」的地帶,足以感受到國際化的包容,西方、東方作品與角色的碰撞;還能收穫打破時間差的恍惚,來自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角色歡聚一堂;當然還少不了感嘆物種多樣性,人神鬼和諧共處。

3.

要是想看萬聖節最有梗的Cosplay,目光還得放到我們的魔都上海。在巨鹿路Found158、INS復興樂園等地聚集的不少年輕人,將「整活」放到了與「還原」平等的位置,同時得到了社交平台刷屏待遇。

骷髏、小丑、魔女、精靈等皆為占領「萬聖節仿妝受歡迎榜單」多年的角色,也有人自行研究戰損妝、黑化妝,不過最引人注意的還是一些稀有或新鮮的面孔。比如《中國奇譚》《鵝鵝鵝》狐狸公子和《天書奇談》的獨腳狐狸來了一場「世紀同框」。

圖源@茶包同學

路易吉在大街上展示自己驚人的彈跳力,顯眼程度引得路人震驚。

圖源@Lulu醬sauce

抓水母的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周圍,好像都瀰漫著快樂因子。

三次元領域,更是玩梗重地。

拿著喇叭自我介紹的「楚雨蕁」,看到喊著「你叉叉「又無縫銜接韓團舞的「關曉彤」。撞見「復活」乘著小船的安陵容,圍觀群眾唱起了「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她身旁還站著已經在井裡泡發的福子。

模仿起名人來,大家也絲毫不怯場。

這邊「向太」穿著玫紅色皮草俏皮地說著「九塊九,八塊八,上連結」,氣質狠狠拿捏;那邊博主「這英」的那英模仿秀直接走入線下,「這簡直是危言聳聽」「隔行如隔山,我祝她成功吧」等金句復刻,又讓人短暫懷念了一下「內娛活人」;甚至還有位「李佳琪」,將「哪裡貴了」印在了衣服上。

雖然好似萬聖節年輕人紛紛穿越異世界,但留心查看,卻也發現處處是生活。

有人cos乙方,形容枯槁。這是世界上最厲害的笑容消失術。

甚至可以瞻仰到可以真實觸碰的嗎嘍文學。

圖源@日光海苔

一位上證指數老哥,還會提供合照道具——韭菜。

你應該還會驚訝這些人緊跟時事到什麼程度。

逮住萬聖節的機會「集體發瘋」,玩的是歡笑,也可以是共鳴。

4.

用網友的話來說,萬聖節在中國演變成了一場場「露天漫展」,或者一期期「《百變大咖秀》」。

如果說漫展的Cosplay便於同好之間互相感應,那麼萬聖節的角色扮演也是源於年輕人「懂的都懂」的默契。但比起漫展,人們的取材範圍更廣,ACG內容之外,靈感源頭還包括明星、電視劇、社會現象和網絡梗,而相較於《百變大咖秀》,參與角色扮演的又不是明星,而是一個個普通人。

近期社交網絡,每天都會刷新一波各地的萬聖節返圖,點開即可一鍵查詢年輕人精神狀態已經疊代到了什麼版本。手機螢幕另一頭,看到各種圖片的許多網友,則也能收穫震驚+釋然+欣喜+羨慕的複雜感受,畢竟一年中能有這麼一天,拋下現實、不做自己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3aaa76f84ea213832b31007e9dbef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