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維時代:中國跨境電商領域最成功的變革者之一

2023-06-30     梧桐樹下V

原標題:賽維時代:中國跨境電商領域最成功的變革者之一

後疫情時代,「復甦」、「回暖」正在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關鍵詞。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3.3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光深圳一個城市的外貿進出口就達到了1.08萬億元,跨境電商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據深圳商報數據,僅深圳就有跨境電商賣家15萬餘家,龐大的賣家群體和市場規模奠定了深圳跨境電商的基本盤,各種形態、不同品類的跨境電商爭奇鬥豔,多家頭部「大賣家」脫穎而出。在2022年省級跨境電商園區、企業評比中,賽維時代、易佰等7家企業被評為省級跨境電商企業,其中賽維時代更被評為龍頭型企業。

據賽維時代公告,公司將於今日下午進行線上路演,並於下周一開啟申購,距離成為名副其實的「A股跨境電商第一股」僅一步之遙。從「Made in China」到「Sold by Chinese」,跨境電商走過十數年,所經歷的變化天翻地覆,作為行業親歷者,賽維時代也並非一成不變,前瞻性的變革可以說貫穿其整個發展歷史。

中國大賣家:全鏈路數字化能力奠定頭部地位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進出口」和「外貿」大發展,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在外貿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到2007年,深圳一地出口總額超過1600億美元,占到全國的14%,相當於當時四川省全年GDP。

彼時國內電商如火如荼,藉助高速發展的全球網際網路技術,跨境電商也開始萌芽,一些草根電商開始嘗試把中國的高性價比產品賣到大洋彼岸賺取差價。

2008年,在深圳從事供應鏈工作的福建人陳文平看到了跨境電商的巨大潛力,毅然辭職開始創業,通過eBay、AliExpress 等平台向海外銷售電子產品和服飾。2012年,賽維時代前身深圳市哲果服飾有限公司成立,並在中國跨境電商發展激流下迅速駛入快車道,很快便實現了百萬級月收入,躋身「大賣家」之列,與傲基、有棵樹、通拓一起被外界稱為「華南城四少」。

但行業野蠻生長的另一面,是粗獷的管理、不走心的品控等問題,比如曾有商家把衣服按照中國人的尺碼賣給歐美人,結果收到鋪天蓋地的投訴,被客戶評價「像是童裝」。

有著工科背景的陳文平意識到,若要讓企業走上正軌,規範化的流程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也正是因此,賽維時代很早就開始著手開發ERP系統。公司組建了電商運營技術中心和智能製造技術中心,對主營業務進行針對性的系統研發與支持,並持續引入企業信息化、跨境物流、跨境零售等領域的技術專家和團隊。

在這一系統下,賽維時代可以更好地把控服裝流行趨勢,並根據客戶反饋數據完善版型庫,目前公司已搭建了超16,000款款式的版型資料庫,大大提升設計效率及消費者滿意度。

此外,為了在維持各品牌差異化定位、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同時,打造平台化的快速反應能力,賽維時代在過去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數字化技術,從 2017 年開始布局並優化「小前端+大中台」的組織架構,以實現人均效益、市場響應效率等方面的多維提升。

截至目前,國內跨境電商行業仍呈現出高度分散的市場格局。易觀數據顯示,2018年,年銷售額在250萬美元以下的跨境電商超過85%,銷售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大賣家僅占 2.25%。

賽維時代憑藉著全鏈路數字化能力和敏捷性組織作為基石,通過亞馬遜、Wish、eBay、Walmart等第三方電商平台,以及個人網站SHESHOW、Retro Stage,面向全世界的消費者提供服飾飾品、運動娛樂、百貨、家居等時尚生活用品,客戶覆蓋美國、德國、英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公司銷售額達到49.09 億元,是當之無愧的跨境電商龍頭企業。

前瞻性改革:品牌化、多渠道布局驅動高質發展

老牌大賣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鋪貨量巨大,店鋪、SKU數量眾多,但卻沒有什麼品牌認知度,這也為跨境電商的後續發展埋下了隱患。

在跨境電商爆髮式發展的階段,由於大量仿冒產品湧入,各大品牌與亞馬遜等電商平台的矛盾也日益突出。2016年,不滿仿冒品橫行,涼鞋製造商Birkenstock在亞馬遜撤下自己的產品,宜家、耐克跟進,為了規範平台環境,亞馬遜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治理相關問題。

而賽維時代在此之前就已經意識到,要避免產品同質化,讓企業走得更遠,就必須進行品牌化轉型,提升復購率與品牌粘性。為此,公司早在2015年就制定了品牌化戰略,並於2016年正式開啟品牌化轉型之路。

公司以服裝賽道為切入點,探索服裝產品品牌化,並基於時尚產業「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特點,自行研發了服飾柔性供應鏈,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2018 年公司再度調整戰略,收縮非品牌業務,著力發展品牌精品,將品牌化品類逐漸拓寬至百貨家居、運動娛樂、數碼汽摩等其他品類。

截至目前,賽維時代已孵化出63 個營收過千萬的自有品牌,占公司報告期內商品銷售收入的比重為 88.07%。其中,家居服品牌 Ekouaer、男裝品牌 Coofandy、內衣品牌 Avidlove、運動器材品牌 ANCHEER 等 21 個品牌在報告期內營業收入過億,占公司報告期內商品銷售收入比重為 77.38%。從品牌影響力來看,截至 2023 年 2 月,Avidlove、Ekouaer、Coofandy、ANCHEER 等多個品牌的多款產品均處於 Amazon Best Sellers 細分品類前五。

另外,物流也是跨境電商業務鏈條上重要的一環,賽維時代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配送時效性的要求,以歐洲、北美海外倉及國內倉為依託,建立了完善的倉儲物流體系,並無縫對接全球物流合作商。2022 年公司歐洲倉、美東倉、美西倉日最大訂單處理能力分別超過 9,500 單、19,000 單及 20,500單,在滿足自身物流需求的同時,還將倉儲物流體系開放予第三方,每年能為公司帶來上億元的收入。

隨著「品牌化」、「精細化」戰略主線持續推進,近年來賽維時代品牌溢價能力不斷提升,毛利率均保持高位,2020年至2022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6.81%、62.77%及 65.67%。

除了發力自主品牌外,賽維時代同時展開了多渠道布局。公司前期主要以亞馬遜、Wish、eBay 等第三方電商平台為主,2018年,賽維時代通過 Shopify平台搭建了自營獨立站,使之迅速成為公司業務的新增長點。

2021年,跨境電商野蠻生長埋下的雷暴發,亞馬遜開始大規模封禁違規店鋪,深圳市跨境電商協會執行會長王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估計,封店潮涉及約1000家企業,5萬多個帳號。而賽維時代得益於其前瞻性的品牌化布局,成為這場變故中少數未受到波及的大賣家之一,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5.65 億元,同比增長了5.93%。

目前賽維時代「品牌化」轉型仍在持續推進,從公司經營戰略的數次調整來看,以品牌發展為考量的渠道布局正在有序落地。

行業趨勢:需求龐大疊加政策紅利,跨境電商企穩向好

過去兩年,從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到全球通貨膨脹,世界形勢發生改變,跨境電商行業進入「洗牌」階段,不符合現下大勢的中小玩家加速出清,更多資源湧向頭部企業。

在經過短期承壓後,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行業迅速回暖。6月17日,在第40屆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達到2.1萬億元人民幣,比2021年增長7.1%,成為中國外貿發展的新動能。

而從長遠來看,中國跨境電商產業仍將保持確定的增長態勢。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貿易正在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美國零售電商滲透率由 2019 年末的 16%上升至2020年的 21.3%。消費習慣進一步向線上遷移。另據Statista 數據,電商銷售額在全球零售總額中的占比也保持穩步增長,從 2015 年的 7.4%增長至 2021 年的 18.8%。

在「一帶一路」及自由貿易區等國家戰略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已然成為了中國外貿產業增長的重要力量。中國跨境電商有著「全球貨源基地」的製造基礎,擁有優質的供應鏈資源,作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製造業上下游配套齊全,基礎設施完善,能為跨境電商提供豐富、優質的產品。

另一方面,跨境零售也是國家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產業升級、品牌升級的重要抓手。為了進一步支持跨境電商發展,政府近年來相繼出台了多項利好政策。

2018 年,國務院設立22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2022年2月,國務院在鄂爾多斯等 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2022 年 11 月,國務院再次在廊坊等 33 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至此,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擴至 165 個,全面覆蓋 31 個省份,跨境電商試驗田規模不斷擴大,跨境電商產業持續深化發展。

2023年,恰逢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十周年,中國與沿線國家不斷加深經貿往來,合作範圍逐漸擴大,跨境電商在我國外貿產業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賽維時代能夠成功上市也體現出了宏觀市場對其的認可和鼓勵。

更值得關注的是,以中東、俄羅斯、印度等為代表的「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目前正處於電商發展的高速時期,正在成為中國跨境電商的新興潛力市場,以賽維時代為代表的中國大賣家們,未來仍將擁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95d3ca464fcc91336a348e987259a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