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減肥藥年銷百億,關鍵成分中間體供應商金凱生科邁入加速賽道

2023-10-24     梧桐樹下V

原標題:明星減肥藥年銷百億,關鍵成分中間體供應商金凱生科邁入加速賽道

10月23日晚,國內領先的小分子CDMO服務商金凱生科(301509.SZ)發布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實現營業收入5.86億元,同比增加3.39%;實現歸母凈利潤1.46億元。

金凱生科作為一家小分子CDMO服務商,為全球原研藥廠的新藥研發項目提供小分子藥物中間體以及少量原料藥的定製研發生產服務,這一模式下,公司主要按照訂單生產銷售,由於不同季節的收入主要受到各季訂單金額大小的影響,產品發貨節奏主要取決於客戶安排,使得高單一品種發貨節奏與收入確認對單季度業績產生影響。

為了更客觀地評估金凱生科的業績表現,我們可以從更長周期的角度來觀察其平均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具體來看,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單季平均凈利潤約為4800萬元,較2022全年單季的4000萬元平均凈利潤高出800多萬元,這表明,金凱生科具備強勁的可持續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金凱生科此前曾因募投項目而備受市場關注。資料顯示金凱生科上市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21,651.14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凈額為111,074.43萬元,以上資金主要用於醫藥中間體項目、年產190噸高端醫藥產品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兩個募投項目涉及6種藥物的關鍵原料或中間體,這些藥物有的已經上市,有的處於晚期臨床階段,其中中間體KDA01作為全球熱門藥物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口服製劑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認為具備廣闊的市場空間,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收益。

中間體業務備受關注,下游需求龐大未來可期

司美格魯肽是丹麥製藥巨頭諾和諾德研發的一款GLP-1藥物,最初是為2型糖尿病患者而設計的降糖藥。不過該藥物由於具備良好的減重效果,在非糖尿病人群中也廣受歡迎。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超重且無糖尿病人群每周注射2.4mg司美格魯肽,可使體重下降14.9%,平均體重減輕15.3kg,平均BMI下降5.54。司美格魯肽因此被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列為「減重效果非常高」的藥物。

去年10月,世界首富馬斯克宣稱,間歇性斷食和司美格魯肽幫助他在一個月內減肥20磅,之後卡戴珊等網絡名人也相繼表示自己曾靠司美格魯肽保持身材,該藥一躍成為社交媒體上廣受追捧的寵兒。據公開數據顯示,諾和諾德旗下司美格魯肽產品(Ozempic/Rybelsus/Wegovy)僅2022年一年銷量便高達109.14億美元。

(圖片來源:諾和諾德2022年年報)

據公開資料顯示,摩根大通也提高了對減肥藥的銷售額預測,將到2032年整個減肥藥市場的銷售額預測提高了一倍,達到710億美元,並預計諾和諾德和禮來形成雙寡頭壟斷。

金凱生科與諾和諾德、禮來均有合作,公司所生產的SNAC的中間體KDA01對司美格魯肽的生產有著重要作用。作為一種多肽類藥物,司美格魯肽一般需要注射給藥,若是口服給藥,有可能會受到腸道消化酶的影響而效能減低甚至失效。為此,諾和諾德通過製劑改進,研發了包含吸收增強劑SNAC的司美格魯肽片。SNAC可以局部升高pH從而保護司美格魯肽不被蛋白酶降解,另一方面還能促進司美格魯肽跨細胞轉運來增強胃內吸收,使得口服途徑給藥也能達到療效。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數據顯示,全球20-79歲的成年人中有5.366億糖尿病患者,占比10.5%,預計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總人數將增至6.43億,到2045年將增至7.83億;另據2023版《世界肥胖地圖》發布的數據,2020年全球已有超過26億人受到肥胖影響,預計到2035年可能有超過40億人受到影響。

以上數據意味著無論是作為糖尿病治療藥物還是改善肥胖的藥物,司美格魯肽都存在龐大的需求市場,進而打開SNAC的發展空間。金凱生科是目前國內少有的布局SNAC中間體的企業之一,未來業績增長具備強確定性。

產品豐富技術實力突出,扣非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超60%

事實上,金凱生科的業務不光局限於糖尿病領域,客戶也不止諾和諾德、禮來兩大巨頭。

作為一家面向全球生命科技領域客戶的小分子CDMO服務商,金凱生科為全球原研藥廠的新藥研發項目提供小分子藥物中間體以及少量原料藥的定製研發生產服務,核心產品應用於腫瘤、心腦血管、糖尿病、腎臟疾病、白血病、貧血症、免疫系統疾病等多個疾病治療領域。與包括拜耳、強生、諾華、賽諾菲、吉利德、阿斯利康、輝瑞、默克、GSK、禮來、武田、勃林格殷格翰等國際大型醫藥及生物製藥集團,ConcertPharmaceutical、Biogen、Principia、SeattleGenetics等特色治療領域的創新藥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同時也為巴斯夫等跨國化工集團提供從產品試驗到商業化應用所需農藥中間體的配套研發和生產服務。

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金凱生科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結構。例如,公司的一種產品是用於合成小分子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妥卡替尼的重要中間體,該藥物於2019年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資格(BTD),對於乳腺癌的治療具有「里程碑」意義;一種產品是用於合成一種治療慢性腎病(CKD)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藥物中間體,該藥物可以用於降低慢性腎病合併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表皮因子受體持續下降、終末期腎病、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以及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風險,分別於2021年7月、2022年6月被美國FDA、中國藥監局批准上市。

同時,金凱生科始終注重科技引領企業發展,將研發和技術創新作為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不斷加碼研發,形成了較強的技術壁壘。

資料顯示,2020-2023年6月,金凱生科研發投入分別為2,117.22萬元、2,462.81萬元、2,599.50萬元和1,370.16萬元,呈逐年上升趨勢。公司在中、美兩地均設有生產基地、研發中心與銷售中心,是國內較早在美國布局生產、研發基地的 CDMO 企業。

經過多年技術創新發展,金凱生科能夠自主研發眾多小分子化合物的工藝路線,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瓶頸,並利用其全面的反應能力保證研發的技術路線得以實施。

除了常見的化學反應之外,金凱生科還有能力進行多種特色反應,擁有包括氟化反應、氯化反應、加氫反應、硼酸化反應、光氣化反應、吲哚類合成反應、低溫反應、連續流反應、手性合成、氘代化合物合成、均相貴金屬催化反應等多項核心技術。

尤其在氟化領域,金凱生科具有獨特優勢。一方面,公司掌握多種具有特色的反應類型,掌握了包括氟化氫氟化、氟化鉀氟化、四氟化硫氟化、特殊氟化劑氟化(如氟化氫吡啶、氟化氫三乙胺等)以及電解氟化等特色工藝技術;另一方面,公司可提供從小容量到多噸位的商業化生產的靈活產能,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隨著技術實力的不斷提升,金凱生科收入規模從2018年30,067.79萬元增長至2022年的71,667.00萬元,近三年年復合增長率為24.22%,而據半年報,2023年上半年金凱生科實現營業收入43,203.41萬元,同比增長15.24% 。另一方面,公司核心技術貢獻的業務收入占比超過95%,成為公司盈利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至2022年,金凱生科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5,667.08萬元、7,525.44萬元以及15,334.66萬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4.50%,今年上半年,金凱生科凈利潤為11,189.50萬元,同比增長12.06%,可以說實現了業績利潤的雙增長。未來隨著KDA01等熱門產品產能釋放,以及CDMO行業的不斷擴容,公司業績發展將有望登上一個全新台階。

全球醫藥研發外包需求穩增,擴充產能保障增長動力

CDMO是醫藥外包的一種模式,CDMO企業將自有工藝研發能力與規模生產能力深度結合,通過臨床試生產、商業化生產的供應模式深度對接客戶的研發、採購、生產等整個供應鏈體系,可以為客戶提供藥品生產所需要的工藝流程研發及優化、配方開發及試生產服務,並在上述研發、開發等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供從公斤級到噸級的生產服務。

近年來,全球醫藥研發投入持續增長,根據Frost&Sullivan的預測,全球醫藥行業研發投入將由2021年的2,241億美元增長至2026年的3,129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約6.9%。在創新藥研發成本持續上升、藥品上市後銷售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無論是大型製藥公司,還是中小創新藥公司,紛紛尋找研發生產合作夥伴,採用CDMO模式將部分研發和生產環節外包,CDMO的商業模式日趨長期化、穩定化。

根據Frost&Sullivan的統計及預測,2021年,全球醫藥CDMO市場規模為631億美元,在2022年至2025年間將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1,246億美元。

我國CDMO行業呈現出高於全球水平的快速增長,占全球CDMO市場的份額不斷提升,2017年中國CDMO市場僅占全球CDMO市場總規模的5.0%,到2021年已擴大至13.2%,預計於2025年將占據全球市場的19.6%。

此外,全球產業鏈轉移也是國內CDMO行業發展的長期助力。出於成本控制、環保等各方面考慮,全球CDMO市場已陸續開始從西方成熟市場向亞洲等新興市場轉移。憑藉國內強大的產業鏈供應能力和相對低成本的技術人才,以及國內CDMO企業在項目管理能力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等軟實力方面的提升,國內醫藥CDMO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從競爭格局來看,醫藥CDMO市場高度分散、競爭激烈,整體市場集中度較低,沒有絕對的龍頭。但下游醫藥行業目前已形成比較穩定的競爭格局,少數頭部跨國企業占據了較高的市場份額,並且各自建立了相對穩定的供應鏈體系。金凱生科成功與多家位列美國製藥經理人雜誌(《PharmExec》)2022年全球製藥企業TOP50榜單的醫藥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為公司實現長期增長提供了重要保障。

不過隨著下游需求不斷提升,金凱生科產能已趨近飽和。這也引發了投資者的關注,多次在互動易上詢問公司供貨量能否滿足客戶需求。對此金凱生科回復表示,公司年產380噸醫藥及精化中間體產業化項目與1000噸系列精細氟化學品項目已建成投產,6噸全氟乙基環己基磺酸鉀項目正在辦理相關手續。並且公司募投項目也在抓緊建設中,相關項目落地後能夠大幅提高創新藥中間體的生產規模,有效保障商業化階段創新藥關鍵中間體研發定製生產需求。

並且金凱生科也再度向投資者們承諾,將不斷提高自主創新實力,促進研發成果產業化,在保持公司在含氟藥物領域優勢的同時,根據產業和客戶的需求,完善在藥物開發階段的一站式服務能力,努力成為具有競爭性、成長型、全球化的CDMO企業,力爭實現更好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fee24a4625838a11e97a5abfd61f3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