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顏軍院士——初心照亮未來,邁向太空的長征

2023-12-23     福布斯

原標題:對話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顏軍院士——初心照亮未來,邁向太空的長征

「2023福布斯中國最具影響力華人精英TOP100」在10月16日正式頒布,航宇微公司董事長顏軍院士作為航空航天領域優秀的人才代表榮登該評選的「影響力」類別。顏軍院士於2000年回國在珠海創辦了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憑藉在宇航智能控制、宇航晶片及遙感衛星星座等方面的成就先後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等榮譽。在對話中,顏軍院士回憶起梁思禮院士曾來公司調研指導,贈送了《向太空的長征》一書給他們,並鼓勵他們勇於承擔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的重任。

01

不忘初心

立足於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

顏軍院士在哈工大完成研究生學業並在航天三院工作了三年多後便開啟了國外留學與創業生涯,此後於2000年回國,開啟了長達二十多年的立業之路。

Q

當時是處於怎樣的考慮選擇了出國學習和創業,為什麼最終又選擇了回國?

顏軍院士:1985年在哈工大完成研究生學業後,我被分配到了航天三院的研究所,在自控研究室工作了3年多。當時考慮人才培養計劃,所里希望我去國外學習先進的計算機控制技術。有機會到國外學習和歷練也是我個人希望的。後經所里研究,確定派我去愛爾蘭學習。出國前,所長專門與我談話,「希望你學有所成,為國爭光」。那時,我深感肩上沉甸甸的擔子,所長的期待我始終不敢忘記。後來我便於1988年在愛爾蘭科技署(EOLAS)作為訪問學者留學,在愛爾蘭DCU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2年去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TURKSEN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

1994年起,我在加拿大ICCT公司專門搞模糊控制技術設計研發,研製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統。在加拿大的創業過程中,我與國內專家保持著緊密聯繫,了解國內技術發展動向。後來看到國內在飛行器設計和控制方面亟需技術支持,這剛好和我的研究領域相關。對於我而言,一方面可以發揮出我的特長,另一方面我覺得對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一定會有幫助;同時也能了卻我的一樁心事:不忘初心、學有所成、為國爭光。

02

攻堅克難

以解決國家和社會問題為出發點

2000年3月,顏軍院士帶著國外先進的技術積累回到祖國,在珠海投資創辦了歐比特公司(現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遙感衛星星座設計、衛星大數據系統、星載控制器、宇航SOC晶片、宇航SIP微系統等方面的理論技術創新、技術研發和工程建設實施中實現了突破,提升了中國商業遙感衛星的應用水平及宇航晶片的核心競爭力。

Q

在創立航宇微時,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困難和挑戰?當時創立這家公司時有怎樣的期待?

顏軍院士:2000年在珠海創立公司時,當時名字還叫歐比特。我們在研製高可靠控制器的過程中,注意到高可靠高性能處理晶片是世界航天大國激烈競爭的核心技術。當時國內還處於空白,對於片上集成技術,尤其是高可靠片上系統(SOC)處理器晶片,需求非常強烈。考慮到航空航天行業特點,技術是買不來的,我國航天也不可能長期依賴於進口,任何技術產品必須實現自主、可控。我們意識到公司必須做出自己的高可靠高性能處理器晶片,才能真正地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經過三年多的攻堅克難,我們終於在2003年推出了國產化的嵌入式處理器S698晶片,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對高可靠宇航處理器技術產品的封鎖,這對我國商業航天意義重大。從現在來看,公司創立的初衷是解決國產化高可靠宇航處理器晶片,我們也用實際行動達到了這個目標

光明日報-報道 S698 晶片內容

Q

作為商業航天領域裡國內首家獨立運營衛星星座的民營企業,航宇微的「珠海一號」備受社會關注。目前,「珠海一號」有哪些應用場景?

顏軍院士:我們的衛星如何能和國家需要結合起來是我們最關心的。當時在青島考察,我們看到了國家領導人提到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標語,很有感觸,就決定建設一個平台,名字就是「綠水青山一張圖」。該服務平台已應用於多地的智慧城市建設,開創了遙感衛星多源數據在自然資源、生態環保、應急管理、農業農村、海洋、交通等領域集成應用的局面,能幫助政府及時發現災害、水污染、土地污染和綠色環保問題。同時,通過高科技和更加智能的系統,我們可以高效地實現陸地和海洋監測,助力國家綠色經濟和藍色經濟的建設。

03

布局未來

積極探索第二增長曲線

訪談的最後,顏軍院士展望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機遇,並就高精尖企如何形成長期競爭優勢進行了分享。

Q

這兩年,AI、大數據、大算力都被用來構建成為第四次科技或者工業革命的方向或者推動技術。請問顏軍院士怎麼看待第四次工業(科技)時代的技術前沿?航宇微在這方面有哪些投入或者研發?

顏軍院士:在這個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時代,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新興技術將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社會和經濟結構。我們始終要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應對變化,運用新技術來推動我們的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航宇微公司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發成本。在人工智慧領域,我們啟動了新一代宇航SOC系列晶片及多款平台計算機的研發計劃,包括主控晶片、人工智慧晶片、通用計算晶片、星載圖像處理平台計算機、高可靠衛星平台計算機等,以滿足航天航空等領域多維度的技術產品需求。在衛星大數據領域,我們將繼續提升和完善「珠海一號」的性能和商用、政用價值,並計劃明年發射「珠海一號」04組衛星,包含3顆具備在軌處理能力的高光譜衛星和1顆SAR衛星。

同時我們也結合自身的優勢積極探索一些未來產品和未來技術,比如我們正在思考如何解決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我們相信在大城市,低空飛行會是一個藍海市場。2014年起我們就開始探索和國外相關公司合作,但考慮到適用性和技術問題,我們還是決定採取自主研發的方式。2021年,在這項第二次創業項目中,我們投入了團隊和資金。目前,我們已經研製了6款機型,並於今年8月拿到了特許飛行許可,意味著我們已經可以開展載人飛行實驗。此外,我們正在積極爭取獲得「型號合格證(TC)」。期待我們的產品能早日和消費者見面。

Q

在技術疊代頻繁,投入和收益很難成正比的背景下,一家高精尖企業如何才能葆有永恆的生命力?

顏軍院士:企業的生命力取決於多重因素,包括創新能力、人才管理、市場競爭力、戰略規劃等。但我堅持認為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每年都在不斷吸納優秀的人才,提高我們企業的人才儲備。市場是關鍵因素,我們必須貼近市場,了解市場,把握市場需求的脈搏。作為科技型企業,必須要不斷研發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提高技術水平,來滿足行業和市場需求。最後,企業要想擁有頑強的生命力,需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挑戰,要有「憂天下之憂」的家國抱負,並時刻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國家和社會共享價值。

文章由「2023福布斯中國最具影響力華人精英評選」組委會撰寫

聲明:Forbes Insights是商業合作內容,用於調研的部分/全部數據來自合作方和第三方,相關觀點及結論均基於以上數據研究得出,不作任何投資指引和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204ec82803741d939ba5bd9efefcd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