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呈獻「坐看雲起:翦淞閣文房名品」,詮釋文房雅器展現禪道美學

2024-10-23     福布斯

今年十月,香港蘇富比中國藝術拍賣呈獻坐看雲起:翦淞閣文房 名品 。本場乃蘇富比與翦淞閣二度合作,翦淞閣主人黃玄龍為古董文房界收藏名家,對宋明文 房珍玩尤為鍾愛,特此以「坐看雲起」作題,精選二十多件文房名品及供石珍藏,讓人忘懷古今,感念蜉蝣於天地、滄海之一粟。專場所呈諸物,融會禪宗美學,渾然天成,皆可窺見中國文人之生活情懷,並蘊涵彼輩精神所依之道統。其中,以明代黃花梨四出頭大禪椅為 翹楚,近四十年來首度公開拍賣。其形制寬宏,雋永大方,供人靜思、修學、養性,承載文人 雅志,體現高士風骨。

禪宗源遠流長,自唐代初興,本屬大乘佛教宗門,主張靜穆內省、忘我入定。又與道家中的 「坐忘」如出一轍,同樣強調道存天地萬物中,惟有物我是非兩相忘,方可返樸歸真、明心得 道。供石是置於文房書齋的珍玩,蘊含道家崇尚自然的哲理,文人雅士對供石珍愛有加,視之為宇宙的微觀縮影。供石形勢抽象玄妙,渾然天成,兼蘊禪宗美學與道家哲思,千百年來,啟發歷代文人不斷寫詩畫圖,詠石抒懷。蘇富比亞洲區主席及亞洲藝術部環球主管仇國仕表示:「本場中諸物,無論是謝枋得制古琴、吳寬銘法螺、渾然天成之案上奇器,抑或自然隨形之硯台,皆可窺見中國文人之生活情懷,並蘊涵彼輩精神所依之道統。且此諸物,皆曾久藏翦淞閣, 經當代大雅之士鑑賞多年,方呈於世。」

此場將供石之道法自然與蘇富比旗艦藝廊的設計概念完美契合,以禪道哲思為啟發,在地下樓層打造博物館級展覽空間。北宋文學家蘇軾( 1037-1101 年)對奇石情有獨鍾,曾言:「石文而丑,一丑字則石之千態萬狀皆從此出。」這種以丑為美、從丑石見雄秀的想法,正好呼應空 間的有機線條,均不見一般建築的銳利直角。各藝廊以深色木材裝飾,且樓高六米,高低錯落 的天花板營造出石峰之驟然起伏,恍若恢宏古洞秘境,呼應道家思想中的變化觀,實現文人美學的絕佳空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78d9251d602e01a0bfd0e855d26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