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杯、接咖啡液、打奶泡、拉花……在兩條機器臂的精準操作下,75秒後,一杯拿鐵新鮮出爐。
「這已經是我們更新疊代的第三代咖啡機器人,體積、性能都得到進一步優化。」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遨博協作機器人產業基地,遨博(山東)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永光一邊通過平板給機器人下指令,一邊向記者介紹,這款產品是全球第一個會咖啡拉花的機器人,機械臂重複位移精度達正負0.02毫米,拉花看上去像列印一樣精準。看似簡單的拉花,機器人執行起來卻很複雜,「我們把咖啡師的拉花動作數字化,再通過算法固化到程序中,反覆試驗才能實現」。
據介紹,遨博智能機器人公司是從事協作機器人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機械加工、無人餐飲、醫療理療等領域,服務企業超800家。自成立以來,該公司瞄準「人機協作」發展趨勢,攻克了作業系統、一體化關節、伺服控制等機器人核心技術,已形成一系列具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協作機器人產品,實現了全產業鏈發展。
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技術創新是關鍵。山東省淄博市市長趙慶文表示,近年來,淄博始終把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作為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著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支持骨幹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瞄準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一批帶有「淄博」標籤的重大創新成果嶄露頭角。高性能燃料電池全氟質子膜就是其中之一。
在東嶽未來氫能技術示範中心,一台氫能源汽車吸引了眾人目光。「這款氫能源汽車加氫只需要3分鐘至5分鐘,便可以續航600公里至800公里,即使在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也能正常行駛。」山東東嶽未來氫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振華介紹,該產品的核心技術就是質子交換膜,這是氫燃料電池汽車長期穩定運行的保障,被稱為氫能產業的「晶片」。
「經過長期鑽研,我們實現了從基礎原料,到中間體、單體樹脂、成膜的全產業鏈量產技術突破,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全氟質子交換膜及上游關鍵原材料、配套衍生產品產業鏈布局,形成全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綜合優勢。」該公司副總經理兼研究所所長王麗介紹,目前東嶽氫能生產的質子交換膜只有10微米,壽命比國外產品長一半,解決了燃料電池膜國產化難題,目前已成功實現進口替代且全面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
如今,東嶽氫能質子交換膜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燃料電池汽車,實際行駛里程超2000萬公里,單車行駛里程超11萬公里。與此同時,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產品已與國內外下游領先企業開展合作,助力淄博市成為燃料電池汽車五大示範城市群合作城市。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決定發展。近年來,淄博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速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深入實施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四強」產業攀登計劃,傾力打造20條百億元級產業鏈,「四強」產業增加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約50%。今年上半年,規上「四強」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4%,拉動淄博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1個百分點。
趙慶文表示,下一步,淄博將立足產業發展基礎和未來發展方向,加快傳統優勢產業綠色化高端化發展,加快形成高端引領、鏈條完整、生態完善的產業發展格局。同時搶抓碳達峰碳中和機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氫能、儲能、光伏等新能源製造業,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推動城市轉型跨越發展邁上新台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e2f5cb470d9d1cb36c8184a52bbe9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