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煙台」的歌,帶回你的家

2024-01-07     大小新聞

原標題:請把「煙台」的歌,帶回你的家

有一首歌,迴響于山海間。不同時代的音樂相逢今朝,靜謐美好的氛圍縈繞在港城新年伊始的夜色里。

有一種情,銘記於心間。飽含著家國情懷的金曲名作,潤澤溫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1月6日晚,「歲月流金·山海情深」煙台籍音樂名家名作演唱會在煙台大劇院奏響。演唱會全部演唱曲目以煙台籍音樂名家作品為核心,並進行了全新演繹。這場屬於煙台人的文化盛宴,洋溢著自豪感,凝聚起精氣神。

乘著歌聲的翅膀,煙台再次吹響了踔厲奮進的號角。

一首歌,叩開歲月之門

「照一張大中華的全家福,讓祖先看看她的後代最呀最最爭氣。照一張大中華的全家福,讓世界看看中華兒女心使一股勁兒。」夜幕降臨,煙台大劇院被映襯的格外耀眼。一首由煙台籍詞作家曲波作詞、曾參加過兩屆央視春晚的作品《中華全家福》拉開了演唱會的序幕。舞台上,熱烈喜慶的歌聲以海浪為背景按下了一張煙台「音樂界全家福」的快門;舞台下,飽含共鳴的心靈在熟悉的音符里叩開了歲月之門。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今晚的每一首歌都能講述一段煙台故事。」本次演唱會的演唱曲目在煙台籍音樂名家的作品為核心的基礎上,邀請了國家一級演員殷秀梅,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張凱麗,中國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劇院副院長么紅,北京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王二妮,國家一級演員、原空政文工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第五代「江姐」飾演者王莉,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歌手許魏洲,歌手、INTO1成員林墨等20多位嘉賓,通過名家演唱、老歌新唱的方式,翻開了煙台的歲月流金,品味煙台的山海情深。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我是地地道道的煙台人,很自豪能生活在這樣一座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演唱會上,煙台籍演員於莎莎用一首情景歌舞《煙台記憶》喚起了一段煙台人共同的家鄉回憶。於莎莎告訴記者,她希望從老一輩藝術家的作品中汲取力量,展現煙台人的文化韻味和文化自信。

從「家門口」啟航,為家鄉人反哺。《擁軍花鼓》《敢問路在何方》《亞洲雄風》……當一首首膾炙人口的金曲在港城唱響,再細賞這張「全家福」:中國現代音樂家安波、作曲家呂遠、電影音樂作曲家蕭珩、軍旅作曲家羊鳴、作曲家許鏡清、當代著名作曲家徐沛東、華語樂壇標誌性人物劉家昌 ……一眾煙台籍的音樂赤子在煙台這片文藝沃土萌芽生長。

「我們在整理時才發現,煙台原來匯聚了這麼多名家、大家。」正如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娛樂傳媒總經理助理、製片人劉浩所感嘆的那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煙台這片崇山闊海養育了一批批詞曲音樂名家,他們譜寫了中國現當代音樂史上的輝煌篇章,也用這份榮光潤澤並溫暖了一代又一代煙台人的心靈,激勵著700萬家鄉人攜手譜寫更加輝煌的煙台華章。

共深情,重塑城市品格

為什麼我的眼角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演唱會上,直抵人心的歌詞和旋律引發了無數次全場大合唱,動聽的歌聲牽動著每個人內心深處最美、最甜、最純然的情感。很多人拍紅了手掌,淚濕了眼角。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煙台煙台,撩動了心窩,老街老巷是底蘊的顏色……」當歌手、音樂製作人曹軒賓唱響《煙台》,台下掌聲雷動,作為煙台人的自豪之情在凝結;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國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當國家一級演員殷秀梅唱響《祖國不會忘記》,引發全場合唱,那是濃烈的愛國之情在涌動。

「太震撼了,這是我聽過的最心潮澎湃的演唱會。此時此刻的我,體會到作為一名煙台人的自豪。」演出結束之後,觀眾林勇久久不願離去。

是的,悠揚的歌聲,在情感的賦能下碰撞出更深刻的意義與迴響。正是樂音和心聲的融合,才使這場音樂會不僅是一場唯美的音樂表演,更是一場深情而自信的表達。

「我們舉辦演唱會的初衷,是讓煙台人民全面了解煙台籍音樂名家,增強文化自信,同時激勵更多後起之秀踔厲奮發,讓更多心貼人民、放歌時代的優秀文藝作品,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和形象。」本場演唱會藝術總監曲波說。

透過這場音樂會,很多人看到了這座製造之城,也有著光燦的藝術的身影。煙台依山而立、因海而興。山的巍峨、海的浩瀚,賦予仙境煙台別樣的東方風情;山的饋贈、海的豐饒,賦予仙境煙台優雅的詩意生活;山的豪邁、海的通達,賦予仙境煙台開放包容的胸襟;山的厚重、海的博大,賦予仙境煙台獨特的人文氣質。煙台是一座工業發達的城市,也是一座文化璀璨的城市,開放包容是煙台,詩意風情也是煙台,城市品格在這一刻重塑。

再出發,凝聚前行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本場演唱會是由中共煙台市委宣傳部、煙台市文化和旅遊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頻聯合主辦,央視娛樂傳媒承製,這也是繼《你好生活》《一饌千年》等央視團隊在煙錄製後的又一次合作。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柳昊傑 攝

「我們希望能夠以央地合作為契機,把更多這種國家級的藝術文化帶到煙台來,讓煙台人民能看到更多的文化盛宴,用中央媒體的眼光和資源,去賦能地方的發展。」劉浩說。據悉,央視《動聽之城》首期節目將集聚「歲月流金·山海情深」煙台籍音樂名家名作演唱會精華作品,近期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相關平台播出。

一部藝術作品,一場文藝演出,猶如一根根繡花針,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煙台,這片火熱的土壤,承載歷史、沉澱人文,把文化自信嵌入基因。

在剛剛公布的第十三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評選中,煙台大學原創紅色舞劇《地雷戰》榮獲舞蹈類一等獎。該作品以家喻戶曉的海陽地雷戰為主線,展現了膠東民眾在面對外強侵略時的民族大義與驍勇善戰;

煙台市原創音樂劇《審判日》取材於發生在煙台的中國涉外刑事第一案——楊祿奎事件,真實記錄中國外交鬥爭的一次標誌性勝利,重溫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尊嚴和權利不懈鬥爭的過往。目前已開展2省5市巡演,好評如潮;

新創實驗呂劇《紅塵·訣》緊跟呂劇青年人才培養和小劇場戲曲推廣的潮流趨勢,成為近年來煙台本土戲曲創作的新標杆,刷新了省內業界對煙台呂劇藝術作品認識的新高度。該劇入選第二屆黃河流域戲曲演出季;

呂劇《姊妹易嫁》《西海地下醫院》也先後入選「第七屆全國戲曲文化周」、省呂劇優秀劇目展演;

原創少兒民俗節目《我和爺爺踩高蹺》登上2023央視春晚,收視率位列第二。孩子們不僅俘獲全國觀眾芳心,還「扭」出了百年秧歌在新時代文明實踐里的「精氣神」;

舞蹈《海上女人花》獲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廣場舞作品及配套教學片獎項榮譽,作品描繪了漁家人民開發海洋資源、耕海牧漁的勞動場面,歌頌了海上兒女勤勞質樸精神;

《一城山海——煙台市美術作品展》走進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煙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嶄新面貌在國家級平台亮相;

此外,煙台還立足吸引「流量」、擴大「留量」,策劃舉辦全國暑期文旅消費季暨煙台國際海岸生活節、八仙過海旅遊節等品牌節會活動300餘場次、累計參與1000餘萬人次;舉辦了黃渤海迷笛音樂節、養馬島音樂節、煙台沙灘音樂節,其中迷笛音樂節總參與人數超過1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這些舞台藝術佳劇、群文創作精品、線下熱門活動,取材於煙台、創作於煙台、生髮於煙台,傳承起煙台的紅色過往,又續寫著煙台的奮鬥篇章。

近一年,上百件優秀藝術作品創作而出,呈現「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勢。煙台不斷厚植文藝高質量發展沃土,向下紮根人民的同時不斷向上勇攀國家級藝術高峰,以藝術之筆點亮城市之美。

時代需要精神,城市需要精神,每一個人都需要精神激發。當音樂聲落,煙台將再出發,以更多原創作品,更高水平文化活動,為城市文化品牌全新探索刻下生動註腳,為塑造城市人文精神凝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文字丨楊春娜 慕溯 張潔

攝影丨唐克 柳昊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34a88d726df87e146db9c6fbb1713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