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強生中國區主席宋為群:創新為橋,跨越百年的變與不變

2024-01-19     福布斯

原標題:對話強生中國區主席宋為群:創新為橋,跨越百年的變與不變

對於任何企業來說,一切力量來源於創新。

企業也是持有共同想法的人群的意識產物,需要信念和信條,需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創新帶來的變,與信條帶來的不變,是支撐強生這個全球醫療健康先行者在一百多年的歲月中一路走來的兩大核心。

現代經濟史就是一部企業發展史。

在近二百年的全球經濟生態中,企業無疑占據了支配地位。而其中的先行者,憑藉它們肇始之初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極大地改變了市場或開闢了新的領域,並由此取得了輝煌的成功。

隨著時間的推移,先行者的勢能優勢帶來了巨大的慣性。這股慣性深刻地塑造了其所處領域的發展歷史,乃至全球的經濟、產業、技術格局,並幫助其本身成長為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實力最雄厚的商業主體,甚至跨越百年,至今仍引領著全球商業的發展。

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我們發現:這是一個新技術、新市場和新消費人群加速產生和裂化的大變局時代,企業應保持足夠的警覺。

此時,對創新精神和文化信念的持續堅持更加重要。

回顧2023年,這是強生全球品牌發展和業務轉型的關鍵之年,也是著名的強生「我們的信條」誕生80周年;展望2024年,強生在中國也將進入加速發展的第39年。

站在新起點上,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群與我們分享了他的想法和期待。

01

見證

強生是最早一批在改革開放後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之一,見證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崢嶸歲月。而宋為群本人作為強生一百多年歷史上首位本土成長起來的中國區主席,也同樣見證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歷程。

目前,宋為群率領強生中國總裁委員會,推進公司旗下包括醫療科技、創新製藥兩大業務領域在華的創新旅程和協同發展。

憑藉對中國健康醫療行業的巨大貢獻以及在通過創新驅動行業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卓越領導力和巨大影響力,宋為群於2023年10月入選「2023福布斯中國最具影響力華人精英Top 100」,並於2024年1月榮獲「2021-2022年上海市優秀企業家」稱號。

2023年,是宋為群在強生奮鬥和工作的20個年頭。2003年,宋為群進入強生,擔任強生全球管理培訓生;2006年,他回國擔任強生醫療科技愛惜康中國事業部負責人;2015年升任強生醫療科技中國區總裁;2018年至今同時擔任強生中國區主席。

「中國是強生全球創新的關鍵戰略策源地。中國市場龐大,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宋為群這樣說道。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的醫療和健康需求在不斷增長。他還指出,強生高度重視並繼續紮根中國市場,在強生的全球業務版圖中,中國不僅是公司的發展引擎,也將是公司的創新引擎。

目前,強生旗下的醫療科技、創新製藥兩大業務在中國獲得長足發展,每年服務超過10萬家醫療衛生機構,為1億人次提供醫療產品和解決方案,全力支持「健康中國」的願景。

宋為群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強生繼續落實「共建、共享、共發展」的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加速把全球創新落地中國,普及更多先進醫療健康產品。據了解,在強生創新製藥業務的33個產品中,已有30個被納入中國醫保目錄;強生醫療科技快速引進外科、骨科、介入解決方案、眼健康等業務的創新醫療產品,並通過本土供應鏈升級、本土合作,致力於更好地服務中國病患需求。

02

創新

對於企業來說,創新是力量和生命的源泉。

隨著尖端技術的加速湧現,以及全球主要市場對醫療和健康需求的進一步迫切,越來越多的企業正擠上牌桌。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即使對於像強生這樣體量和地位的企業來說,將持續創新放在何等高度都不為過。

2023年9月,強生宣布品牌煥新,將旗下醫療科技和製藥兩大業務整合至強生(Johnson & Johnson)名下。其中,製藥業務楊森更名為強生創新製藥(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ve Medicine),強生醫療科技(Johnson & Johnson MedTech)則保持不變。此後,強生將使用全稱(Johnson & Johnson)和縮寫(J & J)兩種品牌標識。

關於本次品牌煥新,宋為群表示,全新的品牌和標識體現了強生專注於改善人類健康的理念,承載了強生的堅定使命和人文關懷,也標誌著強生邁入一個新的時代,盡顯強生開啟新篇章的信心與創新精神。業務的整合使得公司更加聚焦於創新製藥和醫療科技這兩方面的專長,發揮得天獨厚的綜合實力。

據宋為群介紹,強生的醫療科技業務將面向生物和技術的交叉領域開展創新,致力於解決全球最緊迫的醫療健康挑戰,充分發揮公司在外科、骨科、眼健康和介入解決方案領域的深厚實力,開發更智能、更微創且更個性化的醫療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強生創新製藥將主要專注於腫瘤、免疫、神經、心血管、肺動脈高壓和視網膜等領域前沿藥物的開發。

在2023年,強生依託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一國際性平台,發布了一系列尖端創新產品,引發廣泛的市場關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已獲批在中國境內上市的MONARCH經人體自然腔道診療機器人。這是首個在中國境內正式獲批上市的經人體自然腔道診療機器人平台,中國也成為了MONARCH機器人在美國以外首個獲得監管機構批准的市場,產品上市後將推動肺癌診療的精準化和更微創化,造福廣大肺結節和肺癌患者。

另外,強生還展出了數十款新產品,包括用於治療陣發性房顫的「STSF DE脈衝/射頻雙能量消融導管」、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提供幫助的「EMBOGUARD 球囊導引導管」、用於治療骨髓瘤的「T細胞重定向雙特異性抗體TECVAYLI(Teclistamab)」、治療白內障的「『Catalys白力士』眼科飛秒雷射治療機」等。

在介紹強生現階段發展目標時,宋為群這樣說道:「中國是全球數位技術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 通過戰略性布局和啟動數字化升級,強生醫療科技正在中國加速數字化轉型。」如今,強生醫療科技正轉型成為一家以病患為中心、以業務成長為驅動的創新型企業,在中國設立了首席數字官,成立了數字化團隊,不斷推進數字化診療、數字化專業教育和數字化運營管理。

此外,中國還是強生公司在美國以外唯一在各大業務都設立了研發中心或研發部門的市場。據介紹,強生在中國擁有幾百位科學家,專門負責根據中國病患和客戶需求,開展創新製藥和醫療科技產品的研發創新。同時,強生也積極與各類本土創新領軍企業合作,在手術機器人、AI診療、Car-T細胞療法等方面引領行業發展。

「未來,我們將繼續推進本土化戰略,攜手政府和行業夥伴,持續投資技術創新,包括引進創新產品、提高本土研發製造能力、引領數字科技創新、推動全球創新合作,從 『投資』轉變為『投智』。」在談及強生在中國的發展戰略時,宋為群這樣描繪道。

03

信條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醫療健康企業,強生對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的重視不亞於創新。

強生多次上榜福布斯全球最佳僱主TOP100;2022年,強生中國入選福布斯中國年度最具數字責任僱主,並於2023年入選福布斯中國最佳僱主與最佳ESG實踐僱主。

這一連串的成績讓人聯想起著名的強生信條。

1943年,早在公司上市之前,強生創始人的兒子羅伯特·伍德·詹森將軍就寫下了著名的「我們的信條」,通過對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的明文規範,指引強生的經營與發展。這份信條鐫刻在石碑上,豎立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的強生總部。信條寫就80年以來,指引著一代又一代強生人秉持初心與承諾,為人類健康事業不斷奮鬥。

宋為群坦言,20年前加入強生不是因為信條,但20年來留在強生卻是因為信條。擔任管理職務以來,他對信條精神的內涵有著越來越清晰的認識。他指出:「信條反映了強生的價值觀,也定義了強生的治理、經營模式。它伴隨公司走過80年,所反映出來的對病患、員工、社會和世界、股東負責的態度,在當下和長遠的未來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影響深遠。」

在強生信條中,「對病患、員工和社會負責」 被放在了前面,是因為強生始終認為:只有充分實現了對病患、客戶、員工和社會的承諾和回饋,才能最終為股東帶來合理的回報。「信條精神和理念不僅應用於今天,也將繼續指引我們未來前進的方向。」宋為群這樣說道。

在信條的指引下,強生高度重視履行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據介紹,強生長期推動醫學教育發展,聯合多方支持提升醫護人員的診療能力。強生在中國設立專業教育學術中心,每年為超過200萬人次的醫護人員提供專業教育和培訓服務,為支持中國醫療隊伍建設、促進中國醫療健康事業和公共衛生水平做出了積極貢獻。

宋為群指出,強生始終致力於打造以人為本、多元包容的企業文化。強生中國打造了多元、公平和包容(DE&I)的文化委員會,成立多個員工資源小組,促進跨部門、跨職能、跨代際的交流融合,增進員工的自豪感和融入度,鼓勵人才突破創新,全方位關懷員工及其家庭健康,也為人才在強生實現理想抱負提供了廣闊平台和發展機會。

此外,強生針對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進行了長期投入和有效實踐。目前,強生的蘇州產業園、杭州工廠、廣州工廠都實現了100%綠色電能。強生在蘇州和西安的大型供應鏈基地入列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燈塔工廠」。強生在全球範圍內新建的辦公樓和廠房、實驗室都按照國際綠色建築認證LEED綠建標準設計和建設。與此同時,強生攜手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供應商,積極推動上下游合作夥伴踐行綠色承諾和企業社會責任。

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宋為群表示,過去6年,強生累計捐贈12億元人民幣用於社會公益、災難援助、患者支持等項目。在履行採購社會責任方面,強生於1998年就啟動了「全球供應商多元化與包容性項目」,致力於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普及社會公平,創造更多工作崗位。目前,強生在中國已經發展了16家本土企業加入到多元化供應商體系中。

「創新」和「信條」是宋為群反覆提及的高頻詞彙。強生即將在中國邁入第四個十年,由創新帶來的「變」和堅守信條的「不變」兩者之間還將演繹出怎樣的新故事,令人期待。

聲明:品牌之聲相關資訊來自於被採訪對象,非福布斯編輯內容。

精彩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b0dcf6d8f51e98b193c923a51344d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