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動畫二三四五季被粉絲罵,到底誰該背這個鍋?

2023-09-08     ACGx

原標題:原創動畫二三四五季被粉絲罵,到底誰該背這個鍋?

題圖 / 風靈玉秀
又打起來了……

動畫愛好者追原創動畫的心路歷程,跌宕起伏程度堪比坐過山車,不知道從哪個節點開始,討論氛圍將發生180度大翻轉。

7月,粉絲們終於迎來翹首以盼的《風靈玉秀》第二季,可續作播放至今,不少曾用「願你長壽,我的朋友」刷滿彈幕的觀眾,卻因劇情架構擴張,直呼「雙女主被邊緣化」,在B站、微博、貼吧等平台開啟了數輪混戰。

內容偏離核心觀眾期望的續作

《風靈玉秀》最初受到觀眾的喜愛與關注,離不開「百合/雙女主」「武俠」兩大標籤。作品雛形是DDF製作發布的《2016拜年祭單品 婕綸二重奏》片段之一,次年宣布長篇動畫化,年更至2021年第五集上線才開啟周更。

故事兩位核心人物,一位是商賈之女白鈺袖,武功高強,一位是江湖俠盜風鈴兒,身手矯健,通過展現兩人被捲入事件、解決事件的過程,揭開江湖各方勢力的圖謀與恩怨。「雙女主/百合」標籤帶來核心粉絲,更在「武俠」題材內容的成熟框架下,打出了《風靈玉秀》的獨屬優勢。

如果說第一季作為開篇,因留白被觀眾稱作「全員謎語人」,那麼此次播出的第二季動畫,則可謂信息量爆炸。原因顯而易見,《風靈玉秀》希望構築自己的江湖。

隨著第二季動畫播放,大家開始了解主角團新角色過往、回憶父母輩的恩怨情仇,逐漸有人質疑「兩位女主淪為背景板」。近兩月的追更時間裡,觀眾憤怒指數因劇情進展和話題討論不斷升級。

總結下來,許多觀眾的差評都圍繞兩位女主展開,他們認為第二季對配角著墨過多,雙女主被邊緣化。差評火力主要集中的男性角色,包括印象從「ATM路人」變成「修煉一年入宗師境的天才+單戀白鈺袖」的崔玉、風鈴兒傳奇般的師父沉飛燕、突然領便當的正義之士劍瘋子……

粉絲對最新集「劍瘋子「戲份的吐槽

第二季耗費功夫刻畫群像,進一步引導觀眾了解隱藏真相,兩位女主「分開練級」,以回憶、挂念的形式發糖,遠不及核心粉絲預期。歸根結底,這是劇本安排與敘事節奏的問題。

一方面,《風靈玉秀》第二季增加信息量的方式較模式化,展現過往經歷的手段,就是聽一個角色講故事。持續以這種形式輸出設定,故事高潮集中在結尾的武林盛典,容易令觀眾感到枯燥。

另一方面,動畫這一表現形式本就對武俠題材存在限制。尤其《風靈玉秀》第二季試圖打造人人都有血有肉的江湖,註定需要刻畫更多角色,然而每周20多分鐘的內容時長該如何分配,既交代清楚前因後果、讓真相浮出水面,又令觀眾能持續關注主角、見證主角發展,無形間對內容提出更高要求。

最終結果,就是動畫所需的擴張世界觀,和觀眾所需的精彩主線劇情難以兼顧。當發現等待2年後迎來的第二季,和自己所想不同,著重刻畫的群像戲還不足以產生更大吸引力,許多粉絲一轉支持態度,用分數和評價來表達自己的抗議。動畫單集播放量從第7集起斷崖下跌。9月3日,官方開啟的《美術設定集 卷二》眾籌活動,目前僅達到最低檔位的眾籌目標。

國產原創動畫能不能見好就收?不行

一些粉絲憤怒吐槽:「《風靈玉秀》不如停在最美好第一季。」有人陷入回憶,第一季開播期間,自己購入周邊、參與眾籌、等待更新的快樂,直指第二季「變味」「忘記初心」。

「續作難以比肩前作」定律,在真人影視領域常被觀眾拿來討論,看來原創動畫也難以逃脫。觀眾選擇原創動畫時,往往認為「未知」是其關鍵魅力,對於續作而言,核心粉絲對作品發展已有期望。

既然如此,那麼原創動畫可否只做一季,講述完整的故事?理論上可行。拋開《請吃紅小豆》《漢化日記》這類日常向作品,以劇情為重的原創動畫,有《凸變英雄》這樣每季刻畫不同主角的作品,但事實上,國內更多原創IP還是選擇推出多季、同一條主線串聯的長線敘事,這是內容創作、市場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內容方面,原創作者/團隊的出發點往往是「熱愛」,他們為作品注入腦洞、心血,期望用劇情收穫共鳴。若能得到觀眾、資方支持,長線動畫化正是呈現自我想法和才華的好機會,有足夠的篇幅來建設夢想世界。

然而原創作品和商業企劃間存在不小差距——原創商業IP理想化的狀態,是以原作為起點,與觀眾建立深度聯結、全面拓展衍生內容,收穫商業回報。像日本這樣成熟的動畫市場,原創內容會結合作品定位、內容構思、推廣運營、商業開發各個階段情況,去賭作品是否在市場占領一席之地。為了控制風險,原創企劃以季番、半年番居多,只有絕對的人氣黑馬才有望製作第二季,比如《佐賀偶像是傳奇》《莉可麗絲》。國內市場動畫變現方式卻極為有限,經過近年來動畫IP方的探索嘗試,最為可行的下游衍生路線,尚且停留在真人化方面。

目前視頻平台又是當下國產動畫的扶持主力,為了保持觀眾粘性,年番、多季動畫成為主要製作方向,原創動畫也不得不加入到這個行列。尤其積累了一定人氣的原創動畫,肩負的使命是相同的:維護現有粉絲,儘可能擴張觀眾群體。

受限於資金,許多國產原創動畫一開始會採用單元敘事方式,搭配輕鬆的日常,初步建立主要角色和作品風格印象,為後續主線做好鋪墊。專業製作人才、尤其是專業編劇極度缺乏,無疑給長線原創IP增添了風險。超長製作、更新周期,觀眾會因年齡增長、內容進展等因素調整觀看期望,容易對作品內容評價產生分歧。

比如目前國內較為成熟的原創商業動畫《時光代理人》,重視角色刻畫與現實思考,但從第一季單元劇進入第二季長線敘事後,有觀眾對敘事節奏提出了質疑。

《霧山五行》第二季選擇揚長避短,用酣暢淋漓的打鬥、極具特色的水墨風格彌補文戲不足。

擅長用小人物牽動觀眾心緒的《伍六七》,四季動畫播出後,觀眾群體產生了「看日常」「推主線」等不同需求。

資歷更深的《秦時明月》,由於新劇情還在不斷挖坑,擴張敘事架構,觀眾耐心已然不足,第六季上半豆瓣評分僅5.4。

剛走到第二季的《風靈玉秀》也是如此,依照官方最初的構想,動畫將持續四季,按照目前2年一部的更新頻率,最快速度更新也會持續到2027年。續作花費一整季的內容拓展江湖世界,著實是件奢侈且極具風險的事,無非期望IP得到長遠發展。第二季的內容,使得動畫拆分出持有不同目標追更的粉絲,可以接受第二季的「劇情黨」無法理解「百合廚」抱團抗議,「百合廚」則嘲諷「武俠劇情粉購買力不足」。

面對如此膠著的討論氛圍,續作臨近收尾,編劇「搞笑大熊貓」站出來向觀眾道歉,透露本季動畫將推出特別篇章,導演DDF則承諾:「特別篇的編劇導演都是我,往後我的作品也都是我接手編劇了。」一個人攬下所有重要任務,足以說明國產原創動畫成熟度還需探索、提升,好在總算讓粉絲們了解了主創態度。

該動態轉發、評論區,有粉絲選擇觀望,鼓勵導演「特別篇好好做」,有人認為編劇道歉是因「眾籌、周邊販售不理想妥協」,甚至有人提議「重製第二季看看誠意」,看得出怒火尚未完全平息。重製整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想要改善當前局面,主創放低姿態之外,還需要運營方共同跟進,打造廣播劇、小劇場、衍生漫畫等內容,或許能填補不同觀眾需求。當然,挽回粉絲的信任也還需要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9c6d0dc43f56ea22d757d6c66684a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