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枯竭是騙局?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為何全球儲量越來越多?

2023-11-27     微兔分享呀

原標題:石油枯竭是騙局?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為何全球儲量越來越多?

石油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它被廣泛用於交通、工業、農業等領域。然而,隨著人類對石油的依賴日益增長,也引發了人們對石油儲量和可持續性的擔憂。有些人認為,石油儲量有限,遲早會枯竭,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石油枯竭不過是資本的騙局。真相到底如何呢?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石油的來源和儲量。根據主流學術界的研究,石油是一種有機物質,來源於古代生物的遺骸和生物體內的有機物質,經過數百萬年的地質作用形成。目前,全球已探明和評估的石油儲量約為十七萬億桶(二億四千四百萬噸),而未探明的儲量可能更多。然而,人類對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長,每年消耗的石油量已經超過了五十億噸,這意味著石油儲量的消耗速度越來越快,很可能不到五十年就用光了。

不少人都支持這種石油枯竭的觀點。他們認為,由於人口不斷增長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石油消耗量將不斷增加,而石油儲量的增長速度並不足以跟上消耗速度,因此石油枯竭是不可避免的。此外,由於石油開採和使用對環境的影響很大,包括空氣和水污染、氣候變化等,因此也有人認為,應該儘早減少對石油的依賴,轉向更環保、可持續的能源。

然而,也有另一些人持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地球上始終有著足夠的石油儲量,人類目前探明的不過是一小部分,甚至有機形成本身就有問題。有專家表示:地球本身在不斷冒油,儲量至少可用五十億年。這樣看來石油枯竭根本就是騙局?

無機成油假說的大部分支持者認為石油枯竭是騙局

在20世紀初曾經流行一時無機成油假說認為石油並非來自於有機物質的壓縮和分解是來自於地球深部的無機物質的化學反應這個假說在20世紀初曾經流行一時但隨著有機成油假說的逐漸確立無機成油假說的影響逐漸減弱。

無機成油假說的支持者認為,石油是由地球深部的無機物質如甲烷、乙烷等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經過化學反應而形成的他們認為,地球深部的高溫高壓環境可以促進無機物質的結構和化學組成的變化從而形成類似石油的化合物。此外,他們也指出,石油礦床的分布與有機物質的分布並不完全一致有些石油礦床位於沒有大量有機物質的地區這也證明了無機成油的可能性.

如果無機成油假說成立,那麼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石油製造器它將不斷造出石油人類就是用五十億年都用不完然而無機成油假說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它無法指導人類尋找油田。

有機成油是現在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有機成油假說認為:現仍不掌握中古生代沒有轉化為天然氣藏的多層式海相沉積地層即除非變緻密外經過重新壓實的地層才是探求岩油氣藏唯一主要目標、這一認識的學術背景是以天然氣為主的層系地層單元構成包括存在中間過渡性質海相碳酸鹽岩在內的諸多沉積儲層及層位儲量要素是煤成氣理論的缺失卻很適合頁岩氣理論也適宜於頁岩油的探求.這一認識的學術淵源源自近數十年中外有關層控氣和油的研究、有關於頁岩氣理論的歐美經典地質學成果和中國最新的研究亮點煤成氣理論無法替代只有將中國近海找礦實踐和頁岩氣理論結合才能有所突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059a4f5f4f71337bdb8da1e256201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