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藍澤
IE的各種歷史,各種梗,都將在IE娘的故事中為更多人了解。
今天(6月15日),微軟IE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正式停運。
這款跟隨Windows95作業系統一起發布的瀏覽器,自1995年開始以「免費」的形式對當時的收費瀏覽器造成巨大衝擊。Windows系統在全球快速普及,IE瀏覽器也成為世界第一大瀏覽器。
2015年,微軟為Windows10里內嵌的全新瀏覽器命名為Microsoft Edge。隨著Edge覆蓋多平台,IE瀏覽器退出歷史舞台的日子也臨近。2022年5月,微軟宣布6月15日(北京時間)IE瀏覽器正式退役,現有IE瀏覽器今後將不再獲得任何錯誤或者漏洞修復。
在不斷的版本更新中沒能跟上時代的IE,其市場份額逐漸被第三方瀏覽器瓜分,被取代是遲早的事情。不過,也有部分用戶懷念起過去IE瀏覽器陪伴的日子。對很多70後、80後用戶來說,IE瀏覽器是他們上網「衝浪」的啟蒙軟體,是連接網際網路世界的窗口。同時也有一些阿宅們,回憶起了微軟當初發布的「IE娘」。
2013年,微軟攜IE11在新加坡AFA亞洲動漫展上亮相,並在現場公布了為IE11設計了二次元形象藍澤祈Inori Aizawa以及一段動畫短片。
在短片中,藍澤祈手持SmartScreen盾牌與病毒機器人戰鬥,變身後獲得巨大的能量擊潰病毒機器人。這則廣告味濃濃的動畫短片,將日本動漫要素里的魔法少女變身與Windows系統、IE瀏覽器的標誌結合在一起。短片在網絡上公開後,無論是人物設定,還是作畫質量,都令二次元愛好者們印象深刻。
這場針對亞洲市場的宣傳,是微軟期望用二次元娘化形象為IE11開拓年輕人市場的一次嘗試。雖然彼時全球瀏覽器市場仍舊是IE一家獨大,然而其他新興瀏覽器品牌早已經開始蠶食IE的份額。國外有Chrome、Opera、火狐,傲遊,中國國內有奇虎、搜狗、UC、獵豹……那幾年間瀏覽器市場可謂群雄逐鹿,都將IE視為追逐目標,自然微軟也要使出渾身解數去強化品牌,娘化IE瀏覽器就是其中一招。
其實,這並非微軟旗下應用軟體娘化的首次嘗試。
2010年,Windows7在日本發布,微軟推出了Windows7的娘化角色窗邊奈奈美。無論是角色名字、設定、聲優,都與日文的「7」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圍繞窗邊奈奈美的Windows7桌面主題、系統音效和壁紙,也一同公布。由於窗邊奈奈美的人設職業是電腦工程師,微軟還發布了她「自己製作」的應援動畫短片,在短片里奈奈美悉心地教授用戶DIY電腦知識。
之後,微軟為雲計算平台Microsoft Azure推出了克勞迪亞·窗邊,設定是美日混血,窗邊奈奈美的堂姐,Azure的開發人員。微軟的開發工具包軟體Visual Studio2010在日本促銷時,還曾以克勞迪亞·窗邊的限定手辦作為贈品。
隨後,Windows8 DSP(組裝電腦的預裝Windows版本)的代理商還推出過Windows8和Windows RT的娘化雙胞胎角色窗邊優、窗邊愛,以及Windows10的娘化角色窗邊十子。
在「萬物皆可娘化」的日本,微軟的本土化營銷操作在最初其實挺有新意,窗邊奈奈美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刺激了Windows7系統的銷售。但是每一次版本更新就推出一位娘化角色,角色之間缺乏足夠的衍生內容連接,日本阿宅極易審美疲勞,而作業系統的銷售最終還是要回到軟體質量上來。
不過,微軟的這一波軟體二次元娘化的營銷模式也有相當成功的案例。
2010年到2014年,微軟在中國台灣地區為IE瀏覽器插件Silverlight設計的娘化角色藍澤光開展了長達4年的運營。
在二次元市場發達程度不如日本的台灣地區,藍澤光可以算是微軟在亞洲市場的一系列營銷活動中最具代表性的二次元角色。
從一開始,藍澤光就被設定為家裡的四妹,這是由於Silverlight當時是第4個版本,很快運營方就應粉絲需求公布了其他3位姐妹。在藍澤光的高人氣階段,微軟乾脆把她的引流作用發揮得徹徹底底。除了日常的活動外,還分別於2010年和2014年推出過Galgame。在整個運營過程中,基於粉絲對其極強的用戶黏性,藍澤光的運營模式甚至在「軟體娘化」引流的基本目標之外,還增加了諸如開設後援會賣周邊這種偏偶像化的運營手段。
如果藍澤光再晚10年誕生,放在現在妥妥是個虛擬偶像了。可惜,微軟畢竟是一家軟體公司,而非娛樂公司。微軟放棄Silverlight軟體項目後,藍澤光變成了Microsoft Azure的代言人。隨著企劃活動負責人的離開,藍澤光的運營也僅剩下發布壁紙和動態更新,直到2021年10月停止活動。
2013年,微軟在新加坡發布IE11的娘化形象藍澤祈,不過再無其他過多的運營動作。自2015年開始,微軟宣布終止Edge取代IE,藍澤祈也轉為Edge的代言人。在不少ACG愛好者看來,這些二次元角色簡直就是「運營一塊磚,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搬」,至於最初的人物設定與軟體之間的關聯性,還重要嗎?
這些隨著不同的軟體、不同版本的運營需要而誕生的二次元形象,或許只是網際網路上的一個印記。隨著軟體的更替、停運,這些二次元形象也會逐漸消失在網際網路的記憶中,但是她們被賦予的形象,卻給了ACG愛好者們為其二創的機會。
根據知乎用戶周小仙的收集、整理和翻譯,推特上的一些動漫內容創作者們,為歷年來絕大部分瀏覽器和作業系統設計了人設、故事。在這些故事裡,「IE娘」們有了符合她們原型的個性和經歷,生動且鮮明,也讓她們被網際網路記錄了下來。
而今IE真正停運了,然而內容創作者仍然可以圍繞「IE娘」們進行故事創作,有關IE的各種歷史,各種梗,都將在IE娘的故事中為更多人了解。
圖源:知乎用戶@周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