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失意轉戰海外,緬甸只是合創走出國門的第一步?

2023-12-28   汽扯扒談

合創汽車出口的第一站,落在了緬甸。

日前,合創汽車與緬甸MNEM有限公司簽署經銷協議,正式進軍緬甸市場。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合創汽車將攜手緬甸MNEM公司,在緬甸推出合創Z03、A06、V09等產品。而緬甸代理商MNEM,也成為了合創汽車第一個海外V09用戶。

據可靠消息,合創汽車海外業務戰略的第一階段,將主要集中在歐盟、中東、東南亞等市場的拓展和推廣上。此外,合創也正在深入探索通過KD方式進行海外組裝的可能性。「對於合創和很多其他車企來說,出海都是一個新的課題,都在邊走邊調整和應對當中。」有相關人員對「汽扯扒談」如是說到。

國內銷量低迷

合創汽車成立於2018年,一開始由廣汽和蔚來共同出資創立 ,當時企業名稱還是廣汽蔚來。2021年,廣東珠江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投集團」)接手,同時蔚來全面退出,公司正式更名為合創汽車。

目前,合創汽車的實際控制人為珠投集團,持股比例約68.56%。此外,廣汽埃安和廣汽集團也分別持有合創汽車20.54%、4.46%的股份。

自創立以來,合創汽車先後推出了四款產品,包括中型純電SUV合創007、緊湊級純電SUV Z03、中型純電轎車A06以及純電MPV車型V09。儘管產品發布節奏緊湊,但均未引發強烈的市場反響。

行業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1月,合創汽車銷量僅520輛,其中007、 Z03、A06以及V09的銷量分別為2輛、129輛、40輛、349輛。雖然V09在今年下半年上市後,承擔起了合創汽車的大部分銷量,但從整體來看,合創汽車仍然面臨壓力。今年1-11月,合創汽車的累計銷量1.77萬輛。按照這一趨勢發展,合創汽車連去年全年的1.89萬輛銷量,都很難達到。

頻繁的人事變動

銷量始終不見起色的原因,一是合創汽車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相對較低,難以吸引潛在客戶。二是合創汽車高管團隊頻繁更換,導致營銷策略缺乏連貫性和穩定性。

「汽扯扒談」從接近合創汽車的相關人士處獲悉,今年上半年,剛加入合創汽車任合創汽車聯席總裁的杜蘭,已於10月底左右正式離職,彼時正值V09上市不久。

緊接著11月初,合創汽車「一把手」又發生變動,李志紅不再擔任合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職務,官宣原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躍賽為合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全面負責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據了解,作為曾復興廣汽傳祺的營銷老將,張躍賽前一天剛從廣汽退休,第二天就空降合創汽車。從這也不難看出,廣汽集團和珠投集團對於這位老將的肯定,以及合創汽車對於改變現狀的急迫。

只不過,張躍賽再加入合創汽車之後,便十分低調,一直沒有相關動作傳出,直到此次進軍緬甸市場,外界才知道出口成了合創汽車即將發力的方向。

緬甸機遇與挑戰並行

「合創目前正在積極籌備出口業務,針對外海車型以及海外消費者駕駛體驗的差異化、智能化和數字化建設等方面做了多方面深入研究研究,其中合創Z03的樣車已經出口到德國、埃及、亞塞拜然等國家和地區,並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達成初步協議。」

合創汽車聯席總裁楊穎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合創汽車正在推進歐盟認證,為進軍歐洲市場做準備工作。同時,合創汽車進軍中東市場的項目也正在推進中。今年8月已和土耳其MJ公司簽訂購銷意向,獲得了海外首批訂單。

基於對海外市場的深入考量,合創汽車決定將其出口業務首站設在緬甸,或許是為了充分利用緬甸的地理優勢和市場潛力,進一步拓寬公司在東南亞市場的業務版圖。

當然,緬甸市場的挑戰也不容忽視。一方面,緬甸從2021年9月底暫停個人汽車進口許可以及汽車展銷廳汽車進口許可;政府2022年12月16日發布公告,規定自2023年開始僅允許進口左舵車輛,且對進口各車類的生產年限作出嚴格要求。

另一方面,據緬甸媒體最新報道,緬甸的車輛交易市場近期出現了一些變化。在部分城市,高年份的左舵車以及高價值的車輛在市場上的交易變得冷淡,而價格相對較低的車輛則仍能正常交易。目前,合創國內在售的4款車型中,有2款車型的售價達到了30萬元左右,還有2款車型售價為15萬元左右,這也意味著合創汽車在進入緬甸市場時,需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戰略,確保其業務能夠適應並充分利用市場的機遇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