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對於汽車行業來說,的確是深度洗牌的一年,價格戰與新能源攻勢讓許多選手退賽:既有廣汽三菱這樣的老牌合資,也有威馬這樣的新勢力。在經歷了2023年的高強度內卷之後,許多車企也是苦不堪言,而小鵬汽車和問界也更加明白了起死回生的艱難。
在理想汽車擺脫虧損的情況下,小鵬和問界在今年上半年真可謂是難兄難弟,一個內部反腐,車型結構混亂,另一個被理想打的抬不起頭。二者在上半年無論是銷量還是財報表現都讓人看不到突圍的希望。
不過新勢力好就好在包袱小,經歷了前期的不如意之後,小鵬和問界均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2023年終於也是實現了起死回生。
一直在「撥亂反正」的小鵬
2023年初至今,小鵬汽車的「大動作」可謂不少:年初宣布原長城汽車副董事長、總經理王鳳英出任公司總裁;7月與大眾汽車集團達成技術合作框架協議;而在8月28日,小鵬汽車又宣布與滴滴「聯姻」,向資本市場釋放新信心;並且還公開了內部反腐,主抓降本增效;年內還實現了渠道改革,在直營基礎上引入了經銷商的模式;年末還把G3停產了......
新勢力能遇到的問題,小鵬基本都遇上了,現階段來看,這種大刀闊斧的改革也帶來了不錯的效果,終於是趕在年尾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數據顯示,小鵬汽車2023年6-11月月銷量分別為8620輛、11008輛、13690輛、15310輛、20002輛、20041輛。參照11月數據,小鵬汽車旗下產品G6、G9、P7、P5銷量分別為8750輛、5778輛、2990輛和2523輛。而2022年11月,小鵬汽車銷量僅有5811輛。
通過一系列改革與新車,小鵬正在市場上逐步回暖,勢頭比2022年好很多。
雖然小鵬勢頭髮展良好,但一個現實問題是小鵬汽車2022年凈利潤為-91億元,同比下滑87%,而2023年前三季度,小鵬汽車凈利潤就已經達到了-90億元,同比下滑33%。2023年虧損再次加劇幾乎成為定局。
對於何時盈利,何小鵬認為小鵬汽車的盈虧平衡點的到來會更長一些,預計在 2025 年實現盈虧平衡。甚至還表示如果能夠有巨大的規模化成長,小鵬還可以將盈虧平衡的時間點往後推。
從產品、內部到渠道的多重改革,可以看得出小鵬汽車在努力求變,現階段來看變革效果還不錯,不過在產品熱銷背後,曾經在小鵬汽車艱難時刻選擇小鵬的一些老車主們卻深感「背刺」。包括P5、G9、G3等車型的車主們都在網際網路上頻頻發聲。
許多車主表示,先搞G9老車主心態,又弄P5雷射雷達老車主,明天放棄G3老車主,後天是不是G6、X9大家都得輪一遍?這麼下去小鵬品牌的公信力怎麼辦?
業內人士表示,小鵬汽車的革新勢在必行,發展過程中遇到波動也屬正常。但後續如何穩固住口碑,並將銷量轉化為利潤,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問界再一次證明了華為的強大
有了華為的背書,問界去年一度非常風光,去年1-11月累計交付超6.8萬輛,不過今年上半年,問界銷量跌入谷底,很多人甚至覺得它徹底走不下去了。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月問界M7銷量還超過1700輛,到了今年7月已經下滑至769輛。從4月到7月,連續四個月銷量跌破1000台。
而問界新M7推出後,在9月實現大定3萬台的成績,截至10月6日首銷大定超5萬台。上市25天,5萬台大定的數據,強勢扭轉了問界M7系列的銷量頹勢,也讓問界新M7成為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一匹大黑馬。
因此余承東才會在朋友圈中感慨:「起死回生,真不容易!感謝智選車、車BU及相關各部門將士們的拼搏努力!感謝他們!祝賀他們!」
作為華為車BU技術的載體,新問界M7直接把友商理想汽車的價格打下來了,也讓理想CEO說出了對華為零抱怨的語錄,直接打服了。
而問界也是乘勝追擊。
在12月26號晚,華為發布海報顯示,起售價高達46.98萬元的問界M9上市兩小時後,大定過萬,問界M9預訂量已超5.4萬輛。也就是說在7200秒內,有超過一萬訂單完成小定轉大定,每秒超過一單轉化。
發布會上余承東表示M9將於明年2月26日批量交付,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總裁何利揚也在發布會現場表態,賽力斯位於重慶的工廠正在抓緊提升產量,並已經開啟了每天兩班倒的生產模式。
同時有消息指出,問界2024年的全年銷量目標為60萬輛。問界此前已有M5、M7兩款車型在售,26日又發布了旗艦SUV M9。明年,問界還計劃發布並量產M8,屆時將有至少4款車型在售。為了實現這一銷量目標,問界已經向供應鏈廠商傳達了產量預期。這一舉措旨在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為大規模生產提供有力保障。
同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渠道方面的變革也是必然的。
隨著鴻蒙智行銷售的車型逐漸增多,對華為的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設空間更大的獨立門店成為必然。有消息稱,華為正在為智選車加速建設獨立的鴻蒙智行門店,預計2024年新建的鴻蒙智行門店數量將達到800家左右,2025年衝擊1000家。
所以含華量很高的問界是真的起死回生了,並且還要在明年大幹一場,而這也都是華為的功勞。
對於小鵬和問界而言,2023年的確是起死回生的一年,不過二者的變革依舊在繼續,這也是新勢力車企的常態,未來如何處理好變革路上的一系列挑戰,如何成為受人喜愛、尊敬的品牌,也決定了品牌可以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