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掙脫枷鎖的囚徒
酒駕和醉駕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當然!
我國法律規定的酒駕和醉駕就是以酒後對人的精神認知和運動技能影響的科學研究結論作為直接依據而制訂的。
儘管對證據的採信奉行的依然是「拿來主義」,幾乎所有研究都是在西方人口中進行時,你卻不能說它不適合於我國人口,因為,交警才不聽你這一套說辭。
我國有關酒駕和醉駕的規定
我國有關酒駕和醉駕的規定是基於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2004年發布的《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GB19522—2004):
飲酒駕車,即酒駕,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酒精濃度(BAC)大於或者等於20mg/100mL(也寫成0.02%),小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
醉酒駕車,即醉駕,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酒精濃度大於或者等於80mg/100mL(0.08%)的駕駛行為。
酒駕和醉駕規定的科學依據
早在1922年,科學家就建立起了酒精定量檢測的方法。
從此之後,科學家們對酒精人體代謝動力學和酒精對人體作用量化影響進行了大量研究。
這些研究積累到上世紀70、80年代終於到了收穫季節,到90年代,通過對歷史研究的綜合分析得出了酒精對人體作用的一些基本結論。
也就是說,到上世紀90年代,這類研究已經基本成熟,即使今天來看,也很少見到1990年代以後有關酒精對人體作用的基礎性研究新成果。
其中,酒精對駕駛的影響也在這個階段基本確定。
比如,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就在這個階段發表過多項報告。
較早的報告,基於1977年和1981年的兩項綜合分析,將醉酒駕駛犯罪標準定在了BAC達到100mg/100ml 。直到今天,美國有的州還採用這一標準。
而我國酒駕和醉駕採信的證據見於Moskowitz和Robinson在1988發表的一份綜述,兩位科學家通過對1950到1985年間177項有關酒精對駕駛相關技能影響的科學研究的回顧,基本結果:
· 當BAC達到40mg/100mL有21%的研究報告會導致駕駛技能受損;
· BAC達50mg/100mL時34%報告駕駛技能受損;
· BAC達80mg/100mL時66%報告駕駛技能受損;
· BAC到100mg/100mL時幾乎100%報告駕駛技能受損。
· 而在所有研究中,報告可以導致駕駛技能受損害的最低BAC值為10~20mg/100mL。BAC在這個範圍內,損害主要表現為注意力分散,視覺功能和追蹤能力受損。
· 世界上不同地區和國家政府所制定的關於酒後駕駛違法標準,大致上都是基於這些研究證據,從嚴或從寬地採信了不同的閾值。
我國的酒駕標準,就採取從嚴的策略,採信了駕駛技能開始受損的20mg/100mL血液酒精濃度水平;
而醉駕標準則採取了相對從寬的原則,採信大多數駕駛技能都受損的80mg/100mL。
在美國,NHTSA發布報告也引用兩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基於這些證據,多數州也將酒後駕駛的違法標準從100mg/100mL下調到了80mg/100mL。
在歐洲,德國的Kruger在1990)對歐洲發表的非英語文獻進行了綜述,得出的結論是,在實際駕駛中,BAC在30~49 mg/100mL的範圍內溝通和控制技能受損,BAC達到50mg/100mL,自主運動技能受損。
綜合以上證據,歐盟規定的酒後違法駕駛的BAC標準是50mg/100mL。
-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FjW5G4BMH2_cNUg6B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