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海軍出現新術語-戰鬥值勤,進軍地中海組建分艦隊

2020-05-18     榮華之武器堂

原標題:蘇聯海軍出現新術語-戰鬥值勤,進軍地中海組建分艦隊

接上文 冷戰加劇,蘇聯海軍在印尼和古巴分別試水,遠洋行動有得有失

1967年太平洋艦隊演習期間直升機與潛艇在指定方形區域會合

這些變化的實質是,蘇聯海軍正在轉變為在各大洋部分地區保持部分兵力長期存在的體制。最初是偵察機,然後是單獨的水面艦艇、核潛艇和常規潛艇,最後就出現了艦艇編隊。1964年9月,黑海艦隊作戰艦艇中隊為了跟蹤美國航母編隊而首次前出到地中海,之後,給予了第14分艦隊的番號,正式於1965年5月組建,艦隊此時擁有1艘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

而與此同時,在蘇聯海軍的術語中也出現了一個新名詞-戰鬥執勤。按照蘇軍的解釋,她的目的是「使海軍戰備保持在軍事行動一開始即能完成所受領任務的水平,以及在世界大洋具有重要戰役意義地區保障國家利益」。主要任務則是:使用預先部署的海軍集團採取措施和行動,防止美國和北約海軍對蘇聯發動突然進攻,或者將飛彈核打擊可能性減小到最低限度。直接或者間接影響沿岸國家社會政治局勢,必要時還可以對那些在政治上和意識形態上與蘇聯對外政策一致的國家提供支持。

從1966年開始,蘇聯海軍總司令部在訓令中規定,每年從各艦隊抽調一定數量艦艇去遙遠地區執行戰鬥執勤任務,會以命令形式下發給各艦隊。最初,蘇聯海軍對航行持續時間作出的規定是:潛艇和偵察船不超過自給力的80%,水面艦艇不超過45個晝夜。之後,這個期限被一再延長,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艦艇保持時間達到了6個月甚至更長。

蘇聯海軍總司令,紅色馬漢之稱的戈爾什科夫

此時的蘇聯海軍領導人也開始逐步流露出了進軍大洋的味道。1966年海軍節,時任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宣稱:「。。。要結束由傳統的海軍列強完全控制海洋的局面。。。蘇聯完全可以建成一支完成進攻性戰略任務的遠洋潛艇和火箭飛彈艦隊的新途徑。」1年之後,戈爾什科夫向美國發出警告,「或遲或早他們將不得不認識到他們對於任何海洋都沒有絲毫的控制能力。今天,蘇聯海軍的旗幟正自豪地飄揚在各大洋之上。。」當1968年海軍節到來的時候,海軍元帥就前不久剛結束的演習發表評論道:「我們現在擁有的兵力,不但能夠制止帝國主義的侵略,而且能在必要時給予侵略者以使它不能恢復的打擊。我們的艦隊不僅能粉碎入侵者的進攻,而且能夠在遠洋和深入敵人領土的地區給予敵人毀滅性的打擊。」

為了顯示自己在地中海的真正存在,1967年6月14日,根據蘇聯海軍總司令第0195號命令,第5分艦隊做為一支有著常設指揮官和司令部的戰役兵團,開始在地中海部署。分艦隊首任司令是鮑利斯•彼得羅夫海軍中將,參謀長是維塔利•普拉托諾夫海軍少將。分艦隊直接接受蘇聯海軍總司令和海軍總部的領導,對其指揮則通過蘇聯海軍中央指揮所實施。分艦隊陸續編入了由北方艦隊和黑海艦隊調入的40艘水面艦艇與潛艇。

第5分艦隊首任司令彼得羅夫海軍中將

而蘇聯海軍在地中海的對手美國第六艦隊在當時的實際編制體系如下:

第60航空母艦突擊編隊:包括2艘攻擊航空母艦,2艘飛彈巡洋艦,2—3艘飛彈驅逐艦,2艘飛彈護衛艦,10艘普通驅逐艦與護衛艦

第61兩棲作戰編隊:包括5-7艘登陸艦

第62海軍陸戰隊作戰編隊:1個海軍陸戰加強營

第63服務保障作戰編隊:2艘供應艦,5艘油輪,3—4艘專用船隻。

第64飛彈核潛艇作戰編隊:8-10艘彈道飛彈核潛艇

第65特種作戰編隊:

第66反潛艦艇作戰編隊:1艘埃塞克斯級反潛航空母艦,6-8艘驅逐艦與護衛艦

第67戰場反潛作戰編隊:18架P-3反潛機

第68掃雷反潛作戰編隊:4艘掃雷艦

第69魚雷核潛艇作戰編隊:2-4艘潛艇

根據對方的作戰組織,蘇聯海軍將第5分艦隊執行任務的整個海區分成東區、中央區和西區,其中每個海區各有1-2艘作戰艦艇準備進行跟蹤和實施偵察。整個分艦隊兵力編為6個編隊

第50作戰編隊:指揮艦和護衛艦艇,行動地點視情況及遂行任務而定

第51作戰編隊:潛艇(6-8艘),在中央區和西區,搜尋彈道飛彈核潛艇

第52作戰編隊:攻擊型飛彈-火炮艦艇,當對方航母駛入地中海中央和東部時對其實施跟蹤

第53作戰編隊:反潛艦艇,與航空兵和潛艇一起在中央和西部及其部署路線上搜尋彈道飛彈核潛艇

第54作戰編隊:登陸艦(2-3艘)和火力支援艦,駐紮在塞得港以及1個海軍步兵營

第55作戰編隊:保障艦船 ,主要在亞歷山大(另外,1972年初,黑海艦隊受命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設立後勤保障點,供潛艇前往維修)。

同時,在蘇埃關係較好時期(1967年底-1972年7月),蘇聯海軍還在開羅西機場有1個偵察機大隊(12架圖-16P)和在馬特魯駐有1個反潛機中隊(4架伊爾-38)。另外,1970年2月至1972年7月,蘇聯還在埃及駐紮了防空部隊,包括:1個防空飛彈師(4個防空飛彈旅以及11個電子對抗分隊等),1個殲擊航空兵團又1個大隊(裝備米格-21殲擊機)。其任務如下:在埃以戰爭中參加支援埃軍的作戰行動;為第5分艦隊的艦船提供掩護——基地防空火力掩護和海上空中掩護(米格-21作戰半徑之內)。

伊爾-38反潛機

連結:塔爾圖斯

塔爾圖斯位於敘利亞西南海岸線,距離大馬士革220公里。港區由南北兩條防波堤圍成,堤長分別為2650米和1650米,入港口寬250米,水深10.5-13米。港內有4條突堤,北突堤與防波堤間是軍用港池,水深6-9米,其他港池為商港和漁港。岸上有大型裝卸設備,可靠泊3.5萬噸級散貨船。港區還有兩個海上泊位,可停泊10萬噸級油輪。

1970年,阿薩德上台後,敘利亞轉向蘇聯尋求支持。1971年,兩國簽署條約,蘇聯在塔爾圖斯修建基地,以便為其地中海分艦隊(第五戰役分艦隊)提供保障,這也是蘇聯首支以外國港口為母港的艦隊。

雙方達成協議後,蘇聯開始大規模利用這一基地。從1967年至1976年間,共有361艘蘇聯軍艦前往敘利亞港口停泊。1977年4月,敘利亞首次允許少數蘇聯軍人駐紮在該基地,塔爾圖斯港對蘇聯海軍的重要性大大提高。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海軍每年有7艘潛艇和8艘水面艦隻在該基地維修,基地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即便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地中海分艦隊被解散,但塔爾圖斯基地卻沒有被撤銷,只是縮編為「物資技術保障站」。1991年至2007年,俄艦隊每次進出地中海,都要經停塔爾圖斯基地進行補給。目前,該基地共有2個PM-61M型碼頭,其中一個為1999年修建,另外還有一個水上修理浮塢、一座倉庫和多幢營房,長期駐紮50名俄羅斯官兵。2010年至2012年,俄羅斯在塔爾圖斯大興土木,目的是將其升格為可停泊巡洋艦與航母等大型戰艦的現代化基地。很顯然,只要俄羅斯不放棄黑海艦隊以及在地中海的軍事存在,那麼塔爾圖斯港的戰略價值就不會下降。

塔爾圖斯港位置圖

此後,到1968年1月之前,蘇聯海軍分別在北方艦隊組建了第7分艦隊(1月18日組建,以「摩爾曼斯克」號巡洋艦為基礎,活動區域巴倫支海和挪威海),在太平洋艦隊組建了第10分艦隊(活動區域南中國海),在印度洋組建了第8特種艦艇分艦隊(主要任務是保障航天計劃的完成)。

註:根據美方統計,蘇聯海軍1967年有167艘艦艇(3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9艘掃雷艦、2艘潛艇、21艘魚雷艇等)從裏海經達達尼爾海峽進入地中海,只有62艘原道返回。未返回的一部分轉交給了友好國家,另一部分取道別的航路返回。而當年在地中海的蘇聯艦艇有40-50艘。

在1968年,蘇聯海軍在地中海擁有1艘巡洋艦、2艘飛彈驅逐艦、5艘火炮驅逐艦、5艘護衛艦、3艘登陸艦、12艘核潛艇等。此時的美軍第6艦隊有2艘航空母艦、1艘反潛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12-14艘核潛艇以及1支2000人的海軍步兵等。

肯達級飛彈巡洋艦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EG3JHIBiuFnsJQVlf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