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於舞蹈(Outredanse)》,圖片來源:Julien Mignot
春天是適合舒展身體的季節,在鬱金香盛放的上海,中法舞蹈史上標誌性的兩位女性藝術家交織出春日序曲,法國著名編舞家雷吉娜·紹皮諾(Régine Chopinot)與中國著名編舞家文慧在 第二屆「躍動她影在西岸」當代舞蹈節首次攜手創作舞蹈影像作品《不止於舞蹈(Outredanse)》。這是兩位已聲名顯赫的舞蹈藝術家對曾被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藝術家」的國寶級視覺藝術家的一次致敬,現代舞藝術跨越不同表現形式,在女性藝術家的身體中舒展出不受時空約束的情感力量。在這件作品裡,舞蹈不只是舞蹈表演而已。
1
女性舞蹈藝術家的力量「不止於舞蹈」
第二屆「躍動她影在西岸」當代舞蹈節將於 4 月 15 日至 16 日在上海西岸美術館舉行,由全球高端精品集團開雲攜手「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啟動,帶來一次跨越國度的藝術對話。
《不止於舞蹈(Outredanse)》,圖片來源:Julien Mignot
雷吉娜·紹皮諾與文慧共創的 《不止於舞蹈》是本屆的重頭戲,兩位編舞大師分隔數年,以熱烈的舞步碰撞出重逢的喜悅。《不止於舞蹈》是兩位舞蹈藝術家向黑色大師、藝術巨匠皮埃爾·蘇拉熱(Pierre Soulages)的跨領域致敬。
皮埃爾·蘇拉熱(Pierre Soulages),圖片來源:Johannes Eisele/AFP/Getty Images
《皮埃爾·蘇拉熱:超越黑色(Pierre Soulages:Beyond Black)》展覽現場,圖片來源:OPERA GALLERY
皮埃爾·蘇拉熱是著名的法國畫家、版畫家和雕塑家,生於 1919 年,在 2022 年去世。皮埃爾·蘇拉熱的作品被多家世界級博物館收藏,在他的家鄉,還有一座專門展示他的藝術品的博物館。除了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的稱讚,現任總統馬克龍也表示皮埃爾·蘇拉熱的作品是「生動的隱喻,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汲取希望」,所以將皮埃爾·蘇拉熱稱為法國國寶級藝術家並不誇張。
這位生活了超過一個世紀的藝術家用一生的時間專注詮釋「黑色」,皮埃爾·蘇拉熱表示自己「喜歡黑色的權威,它的嚴肅,它的顯著性,它的激進」。提到黑色,人們往往會產生陰暗、消沉的聯想,但皮埃爾·蘇拉熱的創作打破了刻板印象,他把光用作自己的創作材料,讓光線反射到黑色的表面,改變黑色的陰鬱氣質。 黑色在這位「黑色大師」的手中走出黑暗,變成明亮的色彩,變得亮起來。
《不止於舞蹈(Outredanse)》,圖片來源:Julien Mignot
皮埃爾·蘇拉熱將自己關於黑色的藝術實踐稱為「 超黑(Outrenoir)」,他認為這個詞在英文中不存在直接翻譯,最接近的是「beyond black」。「超黑」事實上是「純黑之外的另一種精神空間」,這種越過邊界的超脫性正是雷吉娜·紹皮諾與文慧兩位舞蹈藝術家拿來致敬的關鍵。
來自東西方文化的兩位舞者,化身為中國傳統書法,用女性的身姿舞步在被乳白雲霧籠罩的黑色舞台上書寫出 O.U.T.,充分展現身體的力量,打破常規編舞,去探尋身體的邊界,舞蹈的邊界,女性力量的邊界。
雷吉娜·紹皮諾,圖片來源:Vincent Lappartient
雷吉娜·紹皮諾是第一次參加「躍動她影在西岸」當代舞蹈節,出生於阿爾及利亞的她是法國著名編舞家及舞蹈家。在 71 歲的雷吉娜·紹皮諾身上,舞蹈的魅力從 1986 年管理拉羅謝爾國家編舞中心(法國最重要的國家級編舞中心之一)到現在,未曾減退過。2008 年,她創建了自己的創作平台 Cornucopiae,此後她的實踐關注身體動作和語言力量之間的關係,以及編舞藝術與社會的相關性。2021 年 9 月,雷吉娜·紹皮諾推出新的作品《top》,在愛馬仕基金會為期三年資助下,《top》正在進行巡演。
文慧
與雷吉娜·紹皮諾合作的中國著名編舞家 文慧則是中國當代舞蹈劇場的先驅之一,她關注中國女性的生存困境,從 2008 年就開始研究身體記憶與歷史和現實的碰撞。她曾被法國雜誌《Télescope》稱為「舞蹈的先驅......一個奇蹟」,並在 2021 年獲得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官方榮譽勳章「歌德獎章」。
《裙子(Skirt)》
這一屆「躍動她影在西岸」,文慧還帶來了另一件作品,她與金星舞蹈團的新時代舞者重新編排了 《裙子(Skirt)》。這件作品首創於 1996 年,始於文慧的一個念頭「女性的身體想從裙子裡飛出來」,曾是一支獨舞,後發展成 5 個女性的共舞。文慧認為在現實中女性的身體就像一團火,但女性之火試圖熊熊燃燒時總會被無形的手撲滅。從 1996 到 2023,二十多年過去了,女性的社會生存境況不斷變化,女性的聲音越來越嘹亮,《裙子》強調的表現方式也不斷調整。在這次「躍動她影在西岸」當代舞蹈節上,5 個年輕的女性舞者將演繹最新鮮的《裙子》,可以期待看看這次的裙擺會如何飛揚。
王夢凡
此外,新銳舞者與劇場創作者 王夢凡也呈現了她的原創編舞作品 《敘事噴泉(Narrative Fountain)》,她把身體變為獨特的記憶容器,以創造性的舞步將其喚醒,如何用身體記錄下「出生」這一古老的動作,故事將從這裡開始。
王夢凡曾在 2018 年被德國舞蹈雜誌《tanz》評為全球範圍內最有潛力的編舞者之一,她關注圍繞「障礙」展開的身體經驗及身體研究,並在 2019 年成立了行走劇場,是一股有生命力的新興舞蹈力量。
中法舞蹈菁英相聚在這個春天,在第二屆「躍動她影在西岸」當代舞蹈節以舞台表演、影像、論壇和工作坊等各種形式,進行肢體語言的對話,時間、空間、國籍、代際的差異都消融在其中。
2
西岸的第一次躍動
第一屆「躍動她影在西岸」當代舞蹈節演出現場
第一屆「躍動她影在西岸」當代舞蹈節誕生在 2021 年 10 月 22 日,來自中法的三位著名編舞家段妮、瑪蒂爾·莫尼耶(Mathilde Monnier)與史晶歆呈現了《公眾》《群像》與《形行·春剎》三組舞蹈作品,展示出女性藝術家的巨大創造力。
三組作品風格各異。《公眾》通過段妮和瑪蒂爾·莫尼耶的兩段獨舞帶給觀眾「觀看的愉悅」與「被看的愉悅」。段妮的獨舞《群像》則由她一個人演繹 30 多年職業生涯的種種,一個人的空闊舞台其實有太多生命的往來相逢。史晶歆的《形行·春剎》書寫了「一位女性,從孩童、少女、到孕育生命成為母親,恍然間便至遲暮」的生命故事,也是對女性力量的一場總結。
第一屆「躍動她影在西岸」當代舞蹈節演出現場
這是開雲集團發起「躍動她影」項目後,第一次在舞蹈及編舞領域深度詮釋女性魅力,開雲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弗朗索瓦-亨利·皮諾(François-Henri Pinault)曾表示:「開雲集團以想像和創意作為其核心策略,致力於共創一個富有時代氣息、大膽創新並能激發情感與夢想的精品行業。我們很榮幸攜手蓬皮杜中心和西岸美術館,聯合呈現『躍動她影在西岸』,共同為女性編舞家的驚人創造力喝彩,為中法兩國的文化藝術交流助力。」
兩國女性藝術家的舞蹈精神在西岸美術館的舞台上得以舒展,從 2019 年開館以來,西岸美術館就與蓬皮杜中心在「建築、視聽實驗、音樂、電影、視覺藝術」五個領域展開交流對話,第一屆「躍動她影在西岸」當代舞蹈節是表演藝術部分的重要探索。不僅是舞蹈這種藝術形式的表達,其中也交織著女性力量、國際交流等多重線索,以身體的舞動帶給中國女性心靈的鼓舞。
3
躍動她影,開雲集團的女性藝術關懷
2015 年,開雲Kering集團與坎城電影節合作發起「躍動她影獎(Women in Motion Award)」,表彰女性在台前幕後對電影行業做出的貢獻,鞏俐、簡·方達(Jane Fonda)、伊莎貝爾·於佩爾(Isabelle Huppert)等多名國際知名女性影人曾被授予這一獎項。
儘管「躍動她影在西岸」當代舞蹈節才舉辦了兩屆,是非常年輕的藝術項目,但 「躍動她影(Women in Motion)」項目早已在電影、攝影、藝術、設計、音樂等領域為女性藝術家們鋪設好躍動的舞台。2015 年,開雲集團與坎城電影節合作發起「躍動她影獎(Women in Motion Award)」,表彰女性在台前幕後對電影行業做出的貢獻,這是「躍動她影」項目的開端。
開雲集團將「賦能女性」作為優先考慮事項,「躍動她影」就是這一關懷在文化和藝術領域的延展。匯聚了一系列知名時裝、皮具及珠寶品牌(古馳(Gucci)、聖羅蘭(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巴黎世家(Balenciaga)等)的開雲集團,將想像和創意作為核心策略,這些也是文化和藝術創作的靈魂。
接受「躍動她影」採訪的年輕藝術家馮蕤的作品《水中人》系列組畫上
「躍動她影」採訪詩人作家翟永明
在文化和藝術領域,性別不平等深刻地阻礙著全球女性藝術家的發展,想要打破這種障礙,並不像敲碎一層玻璃罩那麼乾脆簡單,更像是滴水穿石一樣的漫長考驗。從創立之初到現在的九年中,「躍動她影」努力成長為一個改變觀念的先鋒平台。
去年畢業季,「躍動她影」就與 9 位來自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生聊了聊她們對社會的記錄與疑問,其中就有年輕的藝術家將當前女性面臨的困境比作「溺水」狀態。「躍動她影」為女性藝術家們提供一個發聲的渠道,讓更多「她們」的聲音能被大眾聽見。影像、音樂、舞蹈、繪畫、建築、新媒體藝術等各類藝術領域的女性藝術家都曾通過「躍動她影」的互動與採訪報道,進一步實現自我表達。
在國內,「躍動她影」以 「Kering躍動她影」公眾號的形式與大眾會面,像一個舞台展現女性藝術家的靈感,也像一座橋樑將女性藝術家與中國的觀眾聚在一起。消除性別不平等的道路也許並非坦途,但在這樣的時代努力起來,一定不算晚。如果你也願意給予女性藝術家們更多關注,可以點一點下方的「Kering躍動她影」公眾號卡片,持續傾聽她們的聲音: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在稻田間做了30年大地藝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季藝術家》
《2023,讓全球最值得期待的31個大展成為你的藝術旅行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