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鄉村如何振興?看日本「世外漁村」的逆襲之路

2023-06-26   一夜美學

原標題:偏遠鄉村如何振興?看日本「世外漁村」的逆襲之路

城市化進程日益加速的另一面,鄉村的沒落似乎也並不出人意料:距離城市近的鄉村或者被大城市吞併,或者被大城市「抽血」;距離城市遠的鄉村則因沒有資源和政策的幫扶,成為最先沒落的地方。然而,你能想像有這樣一個偏遠的小村莊,不但沒有極力連通大城市,反而因為「絕世而獨立」才活了下來嗎?它就是 日本的「世外漁村」——伊根

本文轉自: 小鎮烏托邦

城市化發展如此快速的今天,沒有政策的支持和勞動力,鄉村只能在等待中銷聲匿跡嗎?事實證明並不是,日本伊根町就是個例外,從小小漁村走向海上京都,伊根町的成功被時代見證著。

日本伊根町(圖源去哪兒網站)

從漁業重鎮到落寞小鎮

日本的丹後半島位於京都府的北部,自古以來就是和中國大陸交流的發源地,是京都與大陸的貿易路線,古墓、神社遺蹟豐富,大海、青山、以及傳統建築形成靚麗的風景,擁有「 海的京都」美譽。

伊根町區位

伊根町坐落于丹東半島東北部,面向日本海和若狹灣,屬於遠郊小鎮,面積約62平方公里。伊根町自江戶時代就是漁業繁榮的小鎮,漁業產量一度占到京都府總量的20%,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交通的不便以及漁獲量的減少,伊根町人口逐漸減少,少子老齡化問題突出,在村莊衰退的背景下,伊根町也走向落寞。也是從此時,伊根町逐步走上自救振興道路。

藉助影視,打出名氣

伊根町有著日本絕無僅有的建築奇景—— 舟屋。伊根町的舟屋集中成片,依水而建、背靠山林、面朝大海,沿著海岸線如串成的黑珍珠項鍊。因為交通閉塞,伊根町百年漁村的人文景觀與自然生態保留完整,海水清澈,海星、海膽隨處可見,海豚與鯨魚躍然水面,濱海景致絕美而又獨特。

伊根町舟屋群(圖源travelliker網站)

然而也正是因為交通的閉塞,縱使有著無限風光,伊根町依舊處於「深閨人未識」的狀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日本影視黃金時代,在此期間,有三部電視劇在伊根町取景——《寅次郎的故事》、《釣魚迷日記》和《丹後美人》。電視劇的播出讓伊根町的美景廣為人知,至此有了名氣。

《寅次郎的故事》劇照(圖源1905電影網)

伊根町抓住這個機遇,實行了系列舉措,進一步穩固人氣,打造漁業與文旅融合發展的旅遊地,年遊客量達到30萬人次。

內外兼修,鞏固人氣

01

以舟屋構建伊根文化符號

230多棟舟屋在伊根町比鄰而建。舟屋出現於江戶時代中期(1800年左右),一半建在岸上,一半建在海上,一樓通常設有船台與置物區、工作室,漁民們在這裡進行出海的準備、修補道具,以及製作魚乾的曬魚場或作為堆放農產品的小倉庫;二樓則作為日常生活居所。

在因電視劇而熱度高漲後,伊根町開始積極地申請國家認證背書,讓舟屋所在的「伊根浦」地區成為第一個入選「全日本重要建築物保存地區」的漁村。

同時,伊根町創造了舟屋文創IP形象——「舟屋君」,讓舟屋君帶著伊根特產到全國各地宣傳,經過十數年的努力,伊根町成為了日本舟屋文化的唯一代表,全面提升了伊根町的影響力與吸引力。

舟屋君IP形象(圖源搜狐網)

02

維持原滋原味的漁村風情

在各地商業化的潮流之下,伊根町卻反其道而行之,沒有選擇「要想富,先修路」的融入城市圈的方式,依舊延續著公路交通,盡力維持傳統的漁村風情,走差異化道路。

傳統的生活習慣:這裡有的是最接近大海的生活習慣。在伊根町,居民們堅守著世世代代傳遞下來的生活習慣,漁民們凌晨三點出海,出門不帶手機,晚上八點就已經熄燈就寢,沒有紛擾的夜生活。在漁業捕撈方式上,也依用最淳樸的漁業捕撈手段,甚至有些漁民還馴養鸕鶿捕魚。

傳統的商業模式:伊根町沒有超市、便利店、速食店、網咖、酒店,取而代之的是傳統的碼頭魚市、263年的向井酒造和江戶風格的漁家民宿,以及街角零星散布的自動販賣機。舟屋也以當地人的居住和保護為主,部分開放為民宿,採用「像生活一樣旅行」的理念,打造最傳統的漁村生活體驗。營業場所在下午六點統一收檔,這裡似乎和現代生活相去甚遠,卻又別有一番漁村的傳統風情。

傳統的習俗活動:伊根町的傳統文化活動至今依舊興盛,其中,七月份舉行的「伊根祭」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代表著伊根傳統漁業文化演繹的巔峰。在祭祀儀式上,男性漁民們身著傳統的捕魚服,乘獨特的「船型祭台」駛向海灣,進行完祭祀儀式後再駛入海灣中心的「青島」——祈求來年航海平安、漁獲豐收。3月的延年祭、朝妻祭,7月的具有1200多年歷史的本莊祭,8月的伊根花火,11月筒川蕎麥節......伊根町的全年都被文化活動點綴著,給予遊客沉浸式的體驗。

伊根祭(圖源niusnews網站)

03

圍繞漁業的體驗活動與產品

伊根町最能吸引遊客的是其帶來的「漁海生活」體驗,除了能居住在傳統的舟屋體驗漁海住宿之外,伊根町還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海釣體驗,例如大型固定網捕魚,個體水產養殖,延繩釣和刺網捕魚,配備專業人士指導,收穫的海鮮可選擇帶走或者烹飪食用,還可學習製作生魚片。

伊根町捕魚活動體驗(圖源新浪新聞)

伊根的餐飲店和民宿都為遊客提供當天捕撈的新鮮海鮮,製作特色的全魚宴。為了實現漁業的穩定增長,伊根町還採取了漁場建設、促進漁業與第六次工業化、開發漁獲物的二次加工產品、培養漁業接班人等措施,建立有吸引力的漁業和漁村。

此外,伊根町圍繞海濱開展了系列旅遊體驗項目,遊客可以乘坐遊覽車或海上計程車在海面觀賞伊根町的美景,也可以租賃自行車騎行遊覽。

04

全民參與的鄉村振興

伊根町積極引導居民參與到旅遊開發的過程中。定期組織以十人為規模的本村居民主題散步活動,在散步中圍繞伊根漁村的歷史、生活和美食等主題進行充分的探討交流,從而提高村民對本地的認知和自豪感與表達能力,為「人人都是嚮導」打下基礎。

讓村民從遊客的角度思考遊客會喜歡什麼、在哪裡停留、帶走什麼紀念品等問題,從而調整本地的旅遊路線和紀念品。並發起「驕傲伊根百選計劃」,鼓勵中小學生探索和評選伊根100個新景點和新賣點,用孩子充滿想像力的視角發掘伊根新的吸引點。

伊根町的建設過程也始終以當地居民為本,大阪的積水地產曾提議建設低價酒店,遭到當地政府的反對,因為這種開發不僅不利於文化遺產的保護,而且會吸引低素質的遊客,對本地民眾沒有益處。伊根町以民為本、人人參與的建設氛圍為當地風情的保存與居民生活的保護帶來了良好的影響。

伊根町漁村的蛻變也許在告訴我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原始自然生態、生活、生產出發,充分展示敬畏鄉土的情懷,不需刻意顛覆改造的鄉村項目,反而能收穫奇效。日本伊根町的成功,對中國偏遠地區的漁村來說是個優秀的借鑑案例。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文丨浙江旅遊科學研究院 田園詩

編輯/版 丨藍多多

責任編輯 | 劉可樂

免責聲明: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等綜合整理,版權及著作權屬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於商業用途。相關事宜可聯繫我們。

本文轉自 小鎮烏托邦: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當代藝術如何幫助中國鄉村復興?盤點10個國內的「大地藝術節」

世界遺產中步行5小時的藝術節,逆疫情而生,獲得日本最高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