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不是爽劇,卻依舊爆了

2024-06-29     新周刊

「你說不愛就不愛啊?就憑這麼個爛理由,你要跟我離婚?」

「那你偏要去北京什麼意思?北京到底有誰在啊?」

近期熱播劇《玫瑰的故事》中,「方協文語錄」在網絡上流傳頗廣。即便沒看過劇,人們在微博熱搜或小紅書熱榜上也看到過切片視頻——沒辦法,劇實在是太火了。加之演員林更新憑藉一張「淬過毒」的小嘴,任憑再多網友去他微博「泄憤」,憑一己之力便能舌戰全網。

觀眾的情緒跟隨黃亦玫的感受而起伏波動,有憤怒、有快樂、有感傷、有驚喜,更重要的是跟隨角色一同成長,透過她的視野,感受她的人生。近幾年的爆款劇集,尤其是女性向的劇集,之所以討論度高,在某種程度上很多帶有爽劇成分,看誰不爽就撕誰,主角似乎永遠不會深陷泥潭。

(圖/《玫瑰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玫瑰的故事》並非爽劇,甚至經常令人為女主感到揪心和難過,但依舊爆了。推動故事的主線是愛情,但完全沒有美化愛情。觀眾們稍微關注一下播出平台便會發現,即便2024年才剛剛過半,騰訊視頻平台播出的劇已經有四部爆劇了,所謂「四連爆」依次是——《繁花》《與鳳行》《慶餘年2》《玫瑰的故事》。

1月,觀眾在《繁花》汪小姐披著雨衣瀟洒轉身喊出那句「我是我自己的碼頭」時,隨著角色的成長而唏噓不已;3月,看《與鳳行》中上古神仙之間談甜滋滋的戀愛,感慨「這該死的宿命感」;5月,觀眾們期待了五年的《慶餘年2》終於和大家見面了,感受到慶帝權謀深沉、范閒孤立無援的處境;5月底,《玫瑰的故事》接棒,全端播放量有7天破億,貢獻了將近500個熱搜。

(圖/《繁花》)

偶爾一兩部精品劇集乍現,人們似乎更傾向將其歸結於偶然。但當騰訊視頻平台的精品劇集呈現井噴之勢時,便絕非一句「偶然」可以概括了,這是踐行長期主義平台的積累與爆發。

在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公布入圍作品名單中,騰訊視頻《繁花》《漫長的季節》《長相思第一季》《鏢人》《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五季》等18部制播作品入圍36項提名,涵蓋了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動畫片/最佳動畫劇本、最佳綜藝節目、最佳系列紀錄片等多個類別。

最終,《繁花》一舉拿下第29屆白玉蘭獎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男主角(演員胡歌)、最佳編劇(改編)、最佳攝影、最佳美術五項大獎;導演辛爽憑藉《漫長的季節》拿下最佳導演;演員寧理憑藉《繁城之下》拿下最佳男配角;《三體》拿下國際傳播獎(電視劇);《何以中國》拿下最佳系列紀錄片;綜藝《中國智慧中國行》榮獲組委會特別獎。這可謂收穫頗豐。

滑動查看更多獎項

誰會是下一部爆劇?

回顧過去的2023年,1月份上映的《三體》,直接令眾多書迷直呼驚喜,拿下豆瓣8.7分的高分。要知道,之前《三體》影視化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內容,卻一直差強人意。然而,騰訊視頻推出的《三體》卻能夠達到讓原著粉頭皮發麻的效果。

豆瓣一則評論如此寫道:「真人版《三體》用前4集講什麼叫忠實原著,用第5集告訴什麼叫改編……果然如編劇所說,他們把書翻爛了,謝謝騰訊送給原著黨們的新年禮物,我非常滿意。企鵝桑,趕快拍《三體2》吧!拜託了!」

(圖/《三體》)

2023年4月,騰訊視頻再次迎來高光時刻。《漫長的季節》的出現,讓「打個響指吧,我們打一個共鳴的響指」成為眾多觀眾心中的年度金句;結尾處,頭髮花白的王響追著火車一路小跑,口中念叨的那句「往前看,別回頭」,姜育恆的《再回首》在此刻適時響起,一時間賺足觀眾眼淚。

(圖/《漫長的季節》)

《漫長的季節》的橫空出世,一躍成為近五年來,豆瓣平台首部評分達到9.4 分的國產劇,更擦亮了騰訊視頻「X劇場」的招牌。接下來的《歡顏》和《繁城之下》同樣不負眾望,維持了一貫的高水準、高口碑。某網友在看完《繁城之下》之後,如此感慨:「外面的世界已經發展成這樣了?明明是短劇,倒給我一種電影的質感,開局稻田的大景看呆我了,真的很愛這種審美在線的劇。」

(圖/《繁城之下》)

此外,還有《父輩的榮耀》這樣通過林場變遷,展現幾代家庭中個體人物的命運,折射出20年來的時代變化的故事;有《問心》這類透視真實的醫生與醫患關係,展現人在感性與理性之間的無數次交鋒的療愈系作品;以及有《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這種回顧改革時代縮影,以小人物命運見大時代蒼茫變化的優質劇集。

(圖/《父輩的榮耀》)

6月24日,在第29屆上海電視節期間舉行的「邁向未來的曠野」 2024騰訊視頻影視年度發布上,騰訊視頻更是一口氣發布了超過160部劇集。在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執行長孫忠懷看來,即便上一輪的爆款劇在某種程度上為騰訊視頻帶來了紅利和關注,但平台並不會因此停歇,在未來,平台會針對各種題材、緯度積極布局,努力押注新的爆款誕生。

在騰訊視頻發布的160部劇集中,有很多亮眼的製作班底與故事值得期待。古裝IP劇占比依然較高,比如《長安的荔枝》《柳舟記》《錦繡安寧》《慕胥辭》《永夜星河》《流水迢迢》《子夜歸》《赴山海》,等等。

近兩年,隨著《人世間》《漫長的季節》等劇集的火爆,溫暖現實主義正成為創作的一種新風尚。鄭曉龍擔任出品人和監製的公安題材輕喜劇《小站警事》,則是一部典型的溫暖現實主義作品。故事並非聚焦大案要案,而是描寫由郭京飛扮演的警察,人到中年面對事業與家庭的糟心,如何一一化解的故事。

曾經執導《人世間》的導演李路,在最新劇集《人之初》中,更是搭配《滿江紅》《堅如磐石》的編劇陳宇,集結張若昀、馬思純、王景春、唐嫣等眾多優質演員,上演一出精彩紛呈的懸疑劇,瞬間期待值拉滿,吊足觀眾的胃口。

世界在我面前

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

所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在過去的兩年,騰訊視頻的電視劇業務正在以肉眼可見的方式變化,一切皆有跡可循。

起初,偶爾一兩部爆款劇的誕生,讓平台的觀眾不時產生耳目一新的感受;漸漸地,量變引發質變,當所有細微的改變匯聚到一起,人們便越發感受到整個平台在劇集品質上的飛躍。時間的指針撥至2024年,騰訊視頻開年便接連產生四部大爆劇。

(圖/《慶餘年》第二季)

隨著越來越多爆款劇集的誕生,人們不禁發出疑問:變化究竟是何時產生的?精品劇集又是如何製造的?

在孫忠懷看來,影視行業從來不僅是單打獨鬥的藝術創作,而是調動一整個工業系統。從決策到管理再到製作,需要很多人、很多環節協同配合,最終才能有好的作品與觀眾見面。尤其是一些高品質、高創新含量的作品,往往最為耗時耗力,倘若沒有穩定的創作環境,沒有持續的資金保障,沒有可預期的生產方式,是很難成功的。

對於IP的長線開發一直是騰訊視頻內容布局的重要方向。比如說《斗羅大陸》,一直是騰訊視頻的重要IP資產之一,在開發動漫作品之初便做出了「年番播出」的決定,在每周固定的時間播出,陪伴了很多人的成長。再比如《慶餘年》和《三體》這樣的頂級IP,亦在加快開發步伐。

(圖/《斗羅大陸》)

眾所周知,一部精品佳作,往往能產生強大的示範效應,提高整個行業的水位。而在騰訊視頻藝術驅動的戰略指引下,尊重藝術家、尊重藝術創作的文化早已落地生根,成為一種信仰。《繁花》《三體》以及「X劇場」的出現,正是最鮮明的例證。

《繁花》製作周期遠超一般國產劇,《三體》與《漫長的季節》也都經歷了長時間的打磨。前者從籌備到上映歷經七年時間,後者雖是12集短劇,從劇本階段到開播也歷時四年。其次,平台還允許主創保留個人風格,抑或進行一些非常規的藝術探索。《繁花》的爆火,無疑是騰訊視頻一次浪漫主義的勝利。本屆白玉蘭,《繁花》攬獲包括行業及用戶最為看重的「最佳中國電視劇」在內的5項大獎,也證明了騰訊視頻內容戰略的正確性。

(圖/《繁花》)

騰訊視頻從不看輕任何一個故事、任何一個創作者,也不會盲目迷信曾經的爆款經驗,更不會迷信任何一個團隊,所有的創作導向都指向一個目標:以贏得觀眾的喜歡為基準。得益於以會員為主導的長視頻平台劇集商業模式逐步走向成熟,觀眾越來越願意為好的內容付費,畢竟人們對快樂與共鳴的尋求從未改變。

為了製作和播出更好的劇集給觀眾,騰訊視頻提出了合作夥伴關係的新模型,希望從過往的「簽約即大功告成」,逐步轉變為「風險共擔、共同面對觀眾、收益共享」的機制。

「『簽約即大功告成』的時代,不利於行業的穩健發展。我們希望讓真正專業的創作者、真正優秀的製作公司能夠賺到錢,一直在努力推薦類似於後驗激勵的合作夥伴關係。這是一種既有甜蜜時刻又有激烈討論的合作夥伴關係,因為我們雙方都很怕項目播不好,被觀眾拋棄,只能盡最大努力、戰鬥到最後一刻,要麼一起抱頭痛哭、要麼一起開香檳慶祝。」孫忠懷如是說。

在過去,流量是主要賣點,而如今,是否能產生爆款,主要在於是否找到觀眾情感共鳴的最大公約數。正如孫忠懷所說:「好的故事、好的視聽、好的內核,依然是行業經久不衰的創作定律。它可以穿透時間、跨越地域、打破圈層,與當下的觀眾共鳴共振。」

提及流量,似乎仍屬於娛樂消遣範疇,那麼積極尋找共鳴,便屬於文化屬性與精神追求了。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正在倒逼創作者不斷走出舒適區,而對整個行業而言,人們也在慢慢脫離舒適區,邁向未來的曠野。

前方的道路無疑是曲折而光明的。一如《玫瑰的故事》的結尾,黃亦玫瀟洒地騎上摩托車,開足馬力向遠方駛去,周圍的一切正在極速拉遠、變小——「世界在我面前,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

作者:羅漢果

校對:鄒蔚昀

排版:鹿子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67d4b657ee9de9deadf3ffde0902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