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和成都,雖說相隔千里之遙,卻是兩個和而不同的歷史文化古城。杭州自古風光秀麗、商業繁榮、人文多彩,美食多滋,毫不遜色於成都。但就麵條而言也讓人目不暇接,愛不釋口。像蝦爆鱔面、片兒川面、蟹黃面、紅燒羊肉麵、大三鮮面、鵝面、肉絲炒麵、雞火面、清蒸魚面等,風味各異,七滋八味,美不勝收。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成都有款十分精美的麵條,卻是源自杭州,這就是——宋嫂面。
「宋嫂面」,又叫「宋嫂魚羹面」,源於宋嫂魚羹,始於南宋淳熙年間,是杭州的傳統風味名餚。宋嫂魚羹通常將鱖魚或鱸魚蒸熟後剔去皮骨,加上火腿絲、香菇、竹筍末、雞湯等佐料烹制而成。成菜後,色澤油亮,鮮嫩滑潤,味似蟹肉。
成都的魚湯麵
宋嫂魚羹還有個美麗傳說。據說,宋嫂原是北宋汴京(今河南開封)的一位民間女廚師,以擅長製作魚羹而聞名汴京,因為嫁給宋家排行老五的先生,被大家暱稱為宋五嫂。至南宋時,宋五嫂一家南遷,在西湖蘇堤下繼續賣魚羹,以維持生計。一日,宋高宗乘船游西湖,船泊蘇堤下,身旁服侍的老太監聽見有人以汴京口音叫賣,多瞧了幾眼,就認出這人竟是當年在故鄉賣魚羹的宋五嫂。宋高宗一聽,油然升起他鄉遇故知的情懷,於是召宋五嫂上船晉見,並且命她端上拿手的魚羹來獻;高宗一面享用魚羹、一面與宋五嫂聊起家鄉事,兩人相談甚歡,所有的前塵舊事都湧上心頭,讓這碗美味的魚羹更添了一份家鄉情!高宗於是對魚羹讚譽有佳,特別賞賜銀百兩給宋五嫂,這事一傳開,「宋嫂魚羹」就此揚名全杭州城。
另傳北宋汴梁人宋五嫂,隨宋室南遷來臨安(今杭州),和小叔一起在西湖以捕魚為生。一次,小叔子得了重感冒,宋嫂用鱖魚及胡椒、姜、酒、醋等佐料燒了一碗魚羹,小叔喝了魚羹風寒盡除、感冒頓消,覺得這魚羹如此鮮美可口,何不就賣魚羹呢。於是宋嫂就開始做魚羹來賣,她先將鱖魚蒸熟剔去皮骨,加上火腿絲、香菇、竹筍末及雞湯等佐料烹制,成菜色澤悅目,滋味豐厚,潤滑爽口,鮮香味美,勝似蟹羹,故又被稱為「賽蟹羹」。
一日,南宋高宗趙構禪位後來到西湖巡遊,泊舟蘇堤,正值午後頗感腹中飢餓,隨員告知錢塘門外有一婦人叫宋五嫂,極善烹制魚羹,皇帝立命即刻召見。宋五嫂遂精心烹調了一碗魚羹奉上,高宗一品果然味非尋常,十分鮮美,龍顏大悅,重賞宋五嫂紋銀一百。此事一傳開,宋五嫂的魚羹名氣更大,縉紳豪貴紛紛下顧,宋五嫂便用皇帝賞銀開了家魚羹麵店,人稱「宋嫂魚羹面」,一時全城轟動,爭相品嘗皇帝讚賞過的魚羹。後有文人墨客詩讚曰:「桃花流水鱖魚肥,南宋名羹天珍味。」宋五嫂因此而成豪門貴婦。
後又有一傳,說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有漁婦獻魚羹,味極香美,乾隆詢問其名,然回宮後僅記一「宋」字,便命御廚仿製,終不及其美,後問及杭州知府,方得知為「宋嫂魚羹」。遂命宋嫂進京,面授御廚技藝,後此法便隨之流傳於世。後有詩為證:「一碗魚羹值幾錢,舊京遺制動天顏。時人信值來爭市,半買君恩半買鮮。」現代詩人、作家俞平伯在《略談杭州北京的飲食》中所指出:「西湖魚羹之美,口碑流傳已千載矣。」
川味魚片羹
有趣的是,1930年代初,成都暑襪北街「徐來小酒家」的廚師劉萬發在一次西湖遊玩中,品嘗了宋嫂魚羹,覺得很有風味特色,於是回成都後便仿製其魚羹作面臊,並以川味調製,取名「宋嫂魚面」。 此面一應市,以其微辣鮮香,風味醇厚,別出心裁而大受歡迎。徐來小酒家隨之紅火。其後,「師友面「吸納此面,經改良,以鮮鯉魚肉、香菌、玉蘭片、芽菜末、蔥花、郫縣豆瓣、川鹽、醋、椒酒、胡椒、味精等主輔料,熱鍋先把郫縣豆瓣炒至油色紅亮,摻進魚湯,打盡豆瓣渣,湯內下金鉤,切成指甲片的玉蘭片,水發香菇片,稍熬後改小火煨制;凈魚肉切為小片,加鹽、蛋清及豆粉碼勻,放入熱豬油鍋中炒熟,再放進已熬制好的魚湯內,加鹽、胡椒麵,燒開後勾薄芡,淋點花椒油即成。
面碗內則放醬油、辣椒油、花椒油、香醋、芽菜、味精和蔥花、化豬油調好底味;麵條採用手工麵條,煮熟後分別撈入面碗,澆上餡料即成。 宋嫂面麵條滑爽、湯汁鮮美、魚羹辣麻多滋,風味味道在成都獨一無二,很快成為其當家招牌面品。
值得一提的是「宋嫂面」後來被成都的包席館和南堂館子採用,作為席桌「中點」,並且,夏季另加泡青菜絲燴魚羹,增添了些許泡菜的酸香味,如是,又稱為「酸菜魚羹面」。現今,位於成都春熙路的龍抄手餐廳,其宋嫂面做得較為地道,傳承了當年師友面的風味特色。
宋嫂面可以說是成都麵條的經典之一。現今成都買宋嫂面的也不多,成都人民中路就有家宋嫂魚面,在魚羹中添加了煎蛋和豬肉,又是風味別樣,15元一碗,雖說在成都麵館中算是偏貴了些,但食客吃著很過癮解饞。成都光榮北路也有家宋嫂麵店,用的是草魚,魚肉定用雞蛋芡粉拌合,小火油炸,外酥內嫩,然後用豆瓣醬、番茄醬、豬肉末、火腿末、香菇、筍片烹炒而成,湯料則用魚頭、魚骨加豬棒骨熬制,一碗宋嫂魚面簡直就一個「香鮮」了得,把個成都食麵一族吃得喜笑顏開。
宋嫂魚羹面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圖文原創·江湖饕客 向東 2019.05.15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