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不合普洛斯再度出手減持,萬通發展轉型路漫漫

2024-01-16     藍鯨財經

原標題:理念不合普洛斯再度出手減持,萬通發展轉型路漫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財經記者 徐曉春

1月15日,萬通發展第三大股東GLP再次拋出減持計劃,原因是公司持續推進的轉型方向與GLP戰投入股時有所變化。

作為曾經的地產新星,在遭遇市場變化走上下坡路後,萬通發展多次嘗試轉型,但直到目前公司通信等新業務收入占比仍然極低,公司規模收縮至峰值的十分之一。在此期間,控股股東高位減持套現,戰投股東不看好公司轉型新方向。如今頂著壓力收購索爾思光電後,通信業務還要多久能撐起萬通發展的業績?

不看好轉型方向,GLP加速退場

1月15日晚,萬通發展再度披露股東GLP的減持計劃。根據減持公告,近年萬通發展持續推進向通信與數字科技的轉型(包括5G和低軌衛星通信產業等),與GLP戰略入股時相比,公司的業務發展方向有所變化,GLP因此對所持有股份進行減持。

此次GLP計劃減持不超過2054萬股萬通發展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約1%,以1月15日萬通發展收盤價6.32元/股計算,頂格減持股份對應市值約為1.3億元。

GLP入股萬通發展可以追溯到2019年,當時萬通發展的股票簡稱還是「萬通地產」,公司業務主要涉及房地產開發、銷售與商業物業運營、房地產金融等板塊。王憶會通過資本運作拿到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通過嘉華東方、萬通控股分別持有萬通地產35.66%、30.3%的股份,合計控制著萬通地產65.69%的股份。

2019年2月,為了降低上市公司自身的負債率,同時引入戰略投資者,萬通發展實控人王憶會以4元/股的價格將其控制的萬通控股所持約2.05億股股份轉讓給GLP,占公司總股本約10%。最終,GLP以8.22億元的對價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按照約定,1個月後GLP派出至少1位成為上市公司非獨立董事,並有GLP提名人士擔任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席,參與萬通發展經營發展。

在GLP的背後是物流地產巨頭普洛斯。在GLP入股萬通地產的一個月後,為了進一步改善資金狀況及提升業績,萬通發展又向普洛斯控制的另一家公司出售了金通港等股權資產。根據當時公告,萬通發展預計可收回現金約7.5億元,獲得投資收益約4.4億元。

對於當時的萬通地產來說,地產業務難有起色讓公司頂著極大的資金和業績壓力。2008年萬通發展營利同時達到峰值,此後在政策調控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公司地產業務規模不斷收縮。2010年開始,萬通地產就開始減少拿地動作,到2014年之後萬通地產完全停止新增拿地。

2016年,在數十年的控制權爭奪之後,王憶會通過控制嘉華東方入主萬通地產,但萬通地產的下坡路遲遲沒有終點。2017年、2018年萬通地產增收不增利,公司歸母凈利潤出現二連降,2018年末時,萬通地產股價基本跌至近五年的最低值。

2019年初GLP的戰投入股也給萬通地產股價帶來了轉折點,公告入股的當天萬通地產股價即出現超過9%的漲幅,隨後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公司股價累計漲幅超過30%。

此前長期出現在萬通地產前十大股東名單中的牛散閃音琨,2018年閃音琨將所持股份連續減持至期末的570萬股左右,一度跌出萬通地產前十大股東名單。隨著GLP戰投入股,閃音琨也從2019年初持續對萬通地產進行增持,年末時,閃音琨持股比例達到0.47%,上升至萬通地產第九大股東,持股數量較2018年末時增長約70%。

之後的兩年多的時間裡,閃音琨穩定成為萬通發展第九大股東。而到2023年初之前,GLP都穩定保持著10%的持股比例,沒有進行減持。

不過,GLP的入股並沒有在業務上對萬通發展有實質性的提振作用,2019年後萬通發展歸母凈利潤連續出現下滑,並在2022年虧損額超過3億元,公司收入規模也由2008年最高的48億元縮減至4.22億元。

2023年10月28日,萬通發展最後一次經營簡報中再次提到,因公司對傳統地產業務進行戰略性收縮,2023年1-9月公司無新增土地儲備,無新開工及在建、竣工面積,地產業務完全停滯。

控股股東高位減持,轉型路接連遇阻

事實上,早在2010年前後萬通地產即放緩了傳統地產的擴張速度,並向工業地產、商用物業等方向轉型,2016年王憶會拿到控制權後,也把握著萬通地產試水文娛、新能源、金融服務等方向,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直到2020年萬通地產正式更名「萬通發展」,同時聘任張偉等科技背景人員作為高管。根據張偉的簡歷,2019年擔任應通科技IDC子公司應通數據的總裁,主導IDC與邊緣計算、AI數據中心融合的平台建設與發展。萬通發展開始有向通信及數字科技領域轉型的趨勢。

兩年之後,萬通發展正式宣布進軍通信與數字科技領域,4月,萬通發展與北京大唐永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萬通盛安,布局稀布相控陣技術,主要應用在5G基站和低軌衛星網際網路產業鏈。5月,萬通發展再籌備設立萬通信研院。7月,萬通發展通過增資方式控股成都知融科技,後者主要面向衛星網際網路、5G毫米波基站以及國產化微波射頻晶片三個市場。

不過,截止到2023年中報時,萬通發展主要收入依然來自房地產銷售及租賃等業務,通信科技所屬的「其他業務」收入占比不足1%,距離新業務挑大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萬通發展正式確定轉型通信科技的前後,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先一步對公司股票進行連續的減持。2021年11月前後,萬通發展股價基本處於歷史最高位,11月24日盤中,萬通發展股價最高達到12.93元/股。

股價上行通道中控股股東進行減持,2021年8月2日至9月3日期間,萬通控股先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萬通發展2311萬股股份,以期間9.08元/股的均價計算,萬通控股套現約2.1億元。此後一直到2023年1月,王憶會所控制的萬通控股及嘉華東方輪番進行減持,二者累計減持股數超過1.14億元,以減持期間均價計算,王憶會通過減持套現總金額大約11.68億元。

在減持同時,萬通發展所持股權也處於高比例質押狀態。根據2023年11月26日萬通發展披露的最新一份控股股東質押公告顯示,為了補充流動資金,嘉華控股及一致行動人萬通控股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8.76億股,累計質押股份數為8.31億股,占所持有股份總數的94.79%,占上市公司總股本比例為40.43%,股票質押比例較高。

在王憶會減持期的末尾,GLP在2022年12月8日,首次以公司業務發展方向不同於戰投入股時為由拋出減持計劃,減持不超過2%的股份。到2023年7月減持期滿時,GLP只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減持約717.5萬股,減持比例為0.35%,套現約5018.58萬元。

為了加快轉型的步伐,2023年11月26日,萬通發展公告籌劃收購從事光晶片、光組件等領域的索爾思光電不低於51%的股權,後者涉及當下熱門的算力概念。同時,萬通發展以收購股份為目的,向索爾思光電孫公司索爾思成都提供5000萬美元作為財務資助。

對於上述兩項議案,萬通發展董事鮮燚和楊東平直接投出反對票,二者認為相關重大的潛在現金投資,但審閱議案時間有限。為此,上交所當日即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對於是否具備相關專業能力和資質,以及結合股東質押及減持情況做進一步披露說明。

另外,在2023年三季報中,萬通發展披露的研發費用增加至273.36萬元,但對於向通信及數字科技領域轉型來說,萬通發展的這一資金投入仍然處於低位,距離新業務成型還有很長的路。而1月15日,GLP再次表示以發展方向轉型為由繼續對萬通發展進行減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65105b2d012fb81ebc04cb7bc17a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