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國資急於退場,金徽酒股價拉升掩護股東先走

2024-05-07     藍鯨財經

原標題:山東國資急於退場,金徽酒股價拉升掩護股東先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財經記者 王健文

年報季一過,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的消息此起彼伏。

5月6日晚間,金徽酒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濟南鐵晟叄號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鐵晟叄號」)將減持公司3%的股份。

作為山東國資委旗下的投資基金,鐵晟叄號在2023年7月受讓復星系上市公司豫園股份所持的金徽酒5%股份,受讓價格為23.61元/股。但截至5月7日收盤,金徽酒的股價為22.12元/股,低於受讓股份的成本價。

令人弔詭的是,入局不滿一年的鐵晟叄號為何急於脫手?

山東國資急於退場,曾助李明穩固控制權

2023年7月,鐵晟叄號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以5.99億元的對價,自復星系上市公司豫園股份手中獲取了金徽酒5%的股權,受讓價格為23.61元/股。

在公告中,鐵晟叄號表示,公司受讓金徽酒股份主要是基於對金徽酒經營管理能力、發展規劃及業績成長前景的看好。不過,公司也表示,未來一年中,其沒有繼續增持金徽酒股權的計劃,且公司若在一年內減持股份,最低價不會低於受讓價格的9折。以此計算,目前鐵晟叄號若想減持金徽酒股份,最低價為21.25元/股。

截至5月7日收盤,公司股價收於22.12元/股,低於鐵晟叄號的入股成本價,也就意味著,如以目前股價進行減持,鐵晟叄號將會虧本。

值得關注的是,在鐵晟叄號宣布減持前十個交易日,金徽酒股價拉升較為明顯,金徽酒股價自4月17日的19元/股的開盤價波動上漲至5月6日收盤價22.52元/股,更是在拋出歸母凈利潤增長超2成的一季報之後,股價漲停,拉升過後,金徽酒股價超過了其設置的最低減持價格,滿足了鐵晟叄號的減持要求。

就鐵晟叄號選擇在此時進行減持的具體原因,藍鯨財經聯繫了鐵晟叄號及其關聯方鐵路基金公司、山東鐵投集團,但截止發稿均未得到回覆。

金徽酒方面對藍鯨財經表示,鐵晟叄號作為金徽酒的財務投資者,是根據自身資金規劃所做出的減持決策。且鐵晟叄號並非金徽酒的控股股東、實控人或其一致行動人,本次減持計劃不會引發金徽酒控制權變更,也不會對金徽酒的公司治理結構及未來可持續經營造成影響。

金徽酒是國內老牌白酒釀造企業,在甘肅地區頗為知名。2006年,甘肅富豪李明旗下的亞特投資入股金徽酒,並在10年後將其送入上交所上市。在上市之初,亞特投資持有公司55.28%的股權。

2020年,李明控制的另一家公司金徽股份資金鍊告急,急需資金填坑的李明將金徽酒30%的股權轉讓給了「復星系」旗下的豫園股份,對價為18.37億元。同年,豫園股份又向金徽酒發出要約收購,再度獲得公司8%股份。由此,郭廣昌代替李明,成為了金徽酒的新任實控人。

但隨著復星系流動性承壓,曾被郭廣昌看好的金徽酒也被再度擺上貨架。

2022年9月,豫園股份及其一致行動人海南豫珠向亞特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隴南科立特轉讓了金徽酒13%的股權,對價為19.37億元。但隨著公司股價下跌,雙方又於2022年11月簽訂了補充協議,將交易價格由29.38元/股調整為27.56元/股,總交易價格也降至18.17億元。經歷兩次股權騰挪後,李明重新登上實控人之位。

此次股權變更後,亞特投資及隴南科立特共計持有公司26.57%的股份,豫園股份的持股比例則降至25%。由於雙方持股比例較為接近,豫園股份在股權轉讓公告中承諾,為鞏固亞特投資的控股權,豫園股份還將在股份轉讓完成後的6個月內繼續減持5%以上的公司股份。

2023年7月,鐵晟叄號接手了上述股份,成為金徽酒第四大股東。鐵晟叄號的出現拉大了李明方面與復星系之間的持股比例,事實上為李明控制權的穩定添磚加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鐵晟叄號減持金徽酒股權,正處於國資委進一步規範國企對外投資的節點。

2023年9月,國務院國資委下發了《國有企業參股管理暫行辦法》,對國企的對外投資行為進行了規範。其中明確規定,除戰略性持有或培育期的參股股權外,國企投資需要「退出與國有企業職責定位嚴重不符且不具備競爭優勢、風險較大、經營情況難以掌握的參股投資。」此外,國企也不得以股權代持、名股實債等方式開展參股合作。

鐵晟叄號的大股東為鐵路基金公司,後者是山東鐵投集團旗下的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山東省國資委。而鐵路基金公司成立後,主要承擔的任務為資金籌措、鐵路投資、資本運作。其投資控股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博深股份,業務範圍就涵蓋軌道交通裝備零部件。與之相比,金徽酒的業務與鐵路、交通並無關聯性。

業績重回增長,但外拓之路道阻且長

與其他上市白酒公司相比,金徽酒的發展速度並不算快。早在2013年,公司的營收就突破了10億元,但此後一直到2022年,公司的營收才登上20億元的台階。

與之相比,水井坊在2016年營收重回10億元,2017年營收就突破20億元;同為地方性酒企的老白乾酒於2010年突破營收10億的關卡,5年後就實現了營收翻番。

在2020年易主復星系後,金徽酒本期待藉助復星系的渠道優勢實現業績快速增長,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公司凈利潤反而出現了下滑。2021年及2022年,金徽酒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88億元、20.2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5億元、2.80億元。

隨著疫情影響消退,以及原控股股東的回歸,金徽酒的業績重回增長態勢。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金徽酒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48億元、10.76億元,同比增長26.64%、20.41%;實現歸母凈利潤3.29億元、2.2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35%、21.58%。

即便如此,金徽酒也未能完成此前作出的業績承諾。2019年,公司與核心管理團隊簽訂過一份獎懲方案,根據該方案,公司2022年及2023年的營收需要達到25億元、30億元,凈利潤也需要達到4.70億元、6.00億元,若不能達成,則會對管理層進行處罰。2022年底,金徽酒對這份方案進行了修改,將業績目標推遲了一年,並取消了對管理層的扣罰方案。但從2023年業績上看,公司的凈利潤仍未達到4.70億元的目標。

而在李明重新擔綱實控人後,金徽酒開拓全國市場的腳步也慢了下來。

作為一家區域性酒企,金徽酒的主要銷售額均來源於甘肅地區。也因此,為了提升業績增長潛力,公司也在謀求打入全國市場。

在易主復星系後,郭廣昌曾表達過對金徽酒的支持,「復星只做長期的投資者,絕不做短期的投機者。期待金徽酒充分利用復星全球化優勢,整合各方資源,加強組織隊伍,形成生態裂變。」

從財報數據上看,在復星系入主的2020年至2021年間,金徽酒的全國化進程確實發展迅速。2019年,公司省外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為12.77%,2020年至2021年,公司省外收入分別增長38.46%、35.71%。至2022年,公司的省外收入占比已經增至23.09%。

從經銷商的數量上來看,2019年,金徽酒的省外經銷商為163家,占經銷商總量的38.44%;而到了2022年,公司的省外經銷商已經增至496家,占總量的67.39%。

不過,2022年後,金徽酒在省外的發展速度有所放緩,2023年,公司省外營收增速為25.87%,低於總營收增速,省外收入占比也略微下滑至22.95%。2024年一季度,公司省外營收增速再度下滑至13.23%。

就今後省外業務的發展規劃,金徽酒對藍鯨財經表示,公司目前堅持「布局全國、深耕西北、重點突破」的戰略路徑,將加快開拓環甘肅西北市場、華東市場和北方市場。其中,華東市場與北方市場是公司重點發力的培育型市場,以團購模式培育消費者,打造樣板市場,逐步推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0f732b889a3497623c7a77a1db1d9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