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國信證券(002736.SZ)年內第三張罰單落地!
藍鯨新聞記者關注到,5月6日,國信證券被廣東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作為奧普特的首發上市保薦機構,國信證券在持續督導過程中未勤勉盡責。
具體來看,國信證券在持續督導過程中存在以下兩項違規情形:一是未及時督促奧普特履行募投計劃變更審議及披露程序。國信證券在持續督導期間,未能勤勉盡責,未及時發現奧普特存在超募投計劃發放員工薪酬的情況,也未按要求督促奧普特履行審議和披露程序。
二是未糾正奧普特使用其他募集專戶發放薪酬問題。國信證券未能持續關注奧普特募集資金的存儲使用情況,未及時發現奧普特使用營銷中心募投資金向其他項目支付員工薪酬的問題,在發現該問題後也未要求奧普特及時整改。
廣東證監局要求,國信證券應認真吸取教訓,切實完善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措施,全面檢查公司保薦業務制度體系建立、保薦代表人持續培訓制度執行和相關問題的規範整改工作落實情況,定期對保薦業務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估,督促保薦代表人、項目協辦人及其他保薦業務相關人員勤勉盡責,嚴格控制風險,提高執業質量。
同時,國信證券應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問責,於收到決定書30日內向廣東證監局提交整改報告、內部問責情況,並抄報上海證券交易所。
今年1月,由於超計劃使用募集資金,奧普特被廣東證監局採取責令改正的措施,董事長在內的4名主要責任人被採取出具警示函的措施。
回溯來看,奧普特在IPO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募投項目營銷網絡中心項目總投資5449.90萬元,全部由募集資金投入,其中用於發放新增人員工資資金為503.58萬元。2023年3月,公司披露了結項公告,營銷網絡中心項目實際使用募集資金5449.90萬元。其中,實際列支發放新增人員工資的金額為2040.38萬元,超過招股說明書計劃使用金額1536.8萬元;其中,有936.62萬元工資發放對象實際為另一募投項目總部機器視覺製造中心的新增人員。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國信證券年內收到的第3張監管函。
今年4月19日,國信證券因存在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個別標的黑名單管理不到位、個別標的盡職調查不充分等問題,被深圳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1月4日,因在遼寧垠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保薦過程中,存在未充分關注並督促發行人整改規範推廣費用內部控制缺失的情形,對發行人經銷收入相關事項核查不到位等問題,國信證券及兩保代被深交所採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業績方面,2023年國信證券實現營收173.17億元,同比增長9.08%;實現凈利潤64.27億元,同比增長5.57%。不過,今年一季度,國信證券營收、凈利潤出現雙降,其中營收同比降兩成至33.62億元,凈利潤同比降三成至12.2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