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伙兒還記得上周 OpenAI 開發者大會上,奧特曼說的 GPTs 不。
因為不需要會寫代碼,只要會打字,你就能基於 GPT-4 ,創建並上線各種 GPT 應用。
所以不少人都說, GPTs 斷了不少 AI 應用初創公司的生路。
本來,說是本月底正式上線的,結果前腳大會剛結束,奧特曼後腳就在社媒上官宣:GPTs 上線啦!
而這還沒幾天, GPTs 就已經被各路網友玩出花來了,看著大家開發的各種 GPT ,可把世超給笑擁了。
剛開始,畫風還挺正常,像什麼能根據草圖畫畫的。
還有幫醫生記錄病人病史,並一起討論病情的 GPT 等等等等。
但在這群正兒八經搞生產力工具的 GPT 中,偶爾還能發現一兩個奇怪的東西,像 GPT 版本的完顏慧德老師,在線當起文字版心理姿熊師。
當然了,整活兒歸整活兒,這次 GPTs 的上線,的確給了小白一個當開發者的機會。
這麼說吧,自從 GPTs 上線以後,光是非官方網站 GPTsHunter 所收錄的應用程式,就有八千多個( 截至 11 月 13 日數據 )。
除了開頭整的那些花活兒,還有什麼跟貓聊天的 CatGPT 、今日運勢 GPT ,甚至都實現了 AI 男友、女友自由...
反正在各路網友的想像力面前,各種刁鑽的腦洞都能在這一個個 GPT 上看到。
世超看得心裡是賊痒痒,第一時間薅了個 Plus 帳號,替各位差友們試了試。
在 OpenAI 的官網上,目前由官方推出的 GPTs 只有 16 個,像大伙兒比較熟悉的 DALL-E ,還有什麼數學導師、遊戲時間、談判者、洗衣夥伴... 算是官方親自下場給大家打了個樣兒。
世超隨便挑了倆,來看看水平如何。
第一個是 Game Time ( 遊戲時間 )。
一開始的時候,世超還以為這是個可以用來玩遊戲的 GPT ,但實際上它就是個棋牌和桌遊規則解釋器。
我們問了它關於《 血染鐘樓 》的遊戲規則,回答得還挺全面。
具體問它,如果抽到了女巫的角色應該怎麼玩兒,說得也是有條有理。
但這個 GPT 給我的感覺就是,好像把原來 ChatGPT 關於遊戲規則的那一部分單獨剝離了出來,答案是沒啥毛病,但也不是特別實用的樣子。
接著,我們又嘗試了一個 genz 4 模因解釋器,根據官方的介紹,這個 GPT 可以解釋一些網絡熱梗和表情包。
於是,世超丟了一張 「 Monday Lisa 」 給它。
咔咔一頓分析,完美地詮釋了這張表情包的意思不說,最後還來了句 「 絕了 」 ,世超盲猜,這個 GPT 平時應該沒少在網上衝浪吧。。。
可一問 「 笑擁了 」 是啥意思,它的網速就有點兒跟不上了。
官方的 GPTs 體驗一圈下來,說實話都中規中矩,雖然效果不錯,但卻沒有讓世超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屬於是 OpenAI 穩定發揮。
要說創意,還是得看咱民間 GPT 「 開發者們 」 的發揮。
就比如這個會說 Rap 的 GPT ,填的詞都是最近發生的新聞。
讓它用這兩天發生的科技新聞寫段 Rap 詞,不僅分分鐘就能寫出來,就連韻也押得賊溜。
甚至仔細看看歌詞里寫的,都是最近科技圈兒發生的新聞,像英偉達再次開發三款定製化晶片、加拿大禁止政府官員的移動設備上裝微信等等,也都是最近傳出的消息。
而且它還怕你覺得詞是亂寫的,最後還貼出了新聞的原文連結,點進去也都是世超平時會看的網站。
有一說一,這都能當平時找選題時偷懶的工具了,既能總結大新聞,還能學學 Rap 樂呵樂呵。。。
當然,也有比較正經的實用工具,體驗了一圈世超比較心水的有下面這個,直接輸入城市,就能生成一張這個城市當天的天氣海報。
先來個杭州試試看,乍一瞅,生成的海報很杭州,雷峰塔、西湖的元素都有了,再來看看天氣情況,晴、 12 ℃,這也沒問題。
並且還給了一點穿衣以及出行建議。
為了防止這個 GPT 是猜的答案,我們又用哈爾濱試了試,零下 13 ℃,天氣晴,也沒問題。
看完這些,相信差友們都想馬上體驗一把開發 GPT 的感覺。
世超在這也肉身替大伙兒雲體驗體驗。
在官方的 GPTs 頁面,頂頭就有一個 「 Create a GPT 」 的入口。
點進去,左邊是開發欄,右邊則是成品的展示欄。
現在,咱們變成了 AI 產品經理,而這個 GPT Builder 就相當於負責敲代碼搞開發的人。
比方說,世超要創建一個能寫旅遊規劃的 GPT ,直接打字把需求告訴 GPT Builder 就行。
需求說得越清晰,創建出來的 GPT 也就越符合你的標準,並且它還會給你的 GPT 起名字、生成頭像。
最關鍵的一點,這個開發的過程是可以動態調整的,要是生成的 GPT 不滿意,你可以在左邊的開發欄不停地進行調整。
在調整的過程中,很多資料可能是 GPT-4 大模型知識庫里沒有的,這就需要自己上傳文件到知識庫,幫助 GPT 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總的來說, GPT 的創建還是十分容易上手的。
像世超的這個旅行小助手,花了才不到 10 分鐘就完成了。
問它下周去北京玩,包括旅遊路線、費用估算還有穿著建議都能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除了旅行規劃以外,世超又做了一個 「 我是槓精 」 的整活兒 GPT 。
這個 「 槓精 」 ,在名字上就處處跟我們抬槓。
前腳我剛把名字改成 「 槓精 」 ,下一秒馬上又變成了 「 杆精 」 ,來來去去改了好幾回,都沒改成功。
我跟它說 「 太陽從東邊升起 」 ,它發動了陰陽怪氣的技能。
感嘆今天天氣不錯,它非要說這是我的個人觀點。
真就,把抬槓貫徹到底了。。。
最後世超還心血來潮,想試試能不能給咱差評來個 GPTs ,於是就上傳了差評的 PDF 簡介,讓 GPTs 根據資料內容,整了一個 XPin 頭圖生成器。
好讓它給我們平時寫的文章,做做封面頭圖。
在把這篇文章喂給 「 XPin 頭圖生成器 」 後,你猜怎麼著,兩個回合就生成了下面這張圖,有一說一,除了文字上有點小瑕疵外,世超是找不到一點毛病。。。
總的試下來, GPTs 的上線還是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驚喜。
這種驚喜,關鍵不在於 GPTs 有多好用,而是它讓 AI 離我們每個普通人又近了一步。
雖然試用下來,目前市面上開發出來的 GPT 們大多都沒啥技術含量,頂多就是無聊時解解悶兒的玩意,有時候甚至還會覺得跟 ChatGPT 沒啥區別。。。
但從網友們的作品中,咱們已經能一窺 GPTs 的潛力和活力,剛上線各種五花八門的 GPT 就已經出來了。
這裡面有做數據分析、醫療助手等等,各種垂類領域的 GPT 也都被 「 煉 」 了出來,包括這次的差評頭圖生成等等,都隱隱約約有點解放生產力的意味兒了。
儘管現在數量並不算多,但回過頭去看 2008 年, App Store 剛上線的時候,應用也只有幾百個,但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數百萬量級的巨無霸。
而且 GPTs 的開發門檻顯然更低,生態爆發的速度,想必還會更快。
在不久的將來,人手一個解放生產力的 GPT ,或許真的只是時間問題。
撰文:西西 & 松鼠 編輯:江江 & 面線 封面:三狗
圖片、資料來源:
GPTsHunter 、 ChatGPT
小紅書: @ 一塊橘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