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義人》,替房思琪書寫的另一種結局

2023-10-05     高能E蓓子

原標題:《九義人》,替房思琪書寫的另一種結局

都說年少時遇到過於驚艷的人,之後遇到什麼人都會感到黯然失色。

外表清凈文雅、禮數周到、衣袂飄飄,頂著一張極為雋秀容顏的君子,可以說是無數女學生初入社會的白月光。

也正是這個看起來風光霽月的美男老師,背地裡拿被他糟蹋過的女學生的名字做花心繡梅花,逼死了一個又一個走投無路的少女。

齷齪之事做了十年,竟然沒有人能將他扳倒,只是因為有一張足夠有欺騙性的臉嗎?

致敬林奕含的古裝劇《九義人》,把這樣一出義士斗人畜的故事,搬上了螢幕。

原著小說作者李薄繭

屢屢得手的美貌惡魔

女主孟宛和女二如蘭,均是去當地知名繡樓進修的繡女。

如蘭無意中撞見繡樓的老師兼老闆吳廉,竟然在猥褻自己的閨蜜,才意識到一件荒唐至極,卻又真實存在的事情:

不管是之前有繡女懷孕墜井,還是夜間所見的女主被侵犯,實際上都和自己身上發生的遭遇一樣——吳先生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哄各種尚未長足身量的女孩們發生關係,之後再刻意疏遠,甩開她們,包括自己。

糟糕的是,大家處於一個極為不利的道德立場上。作為學生,在校和已婚的師父生情,已經難免被人懷疑是心性輕浮,在這之上還有兩層debuff。

一個是師父確實擁有極為高超的刺繡技法,且不外傳,這件事曝光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女學生為了要這份家傳的絕技手藝,私下勾引男老師;

另一個是,師父的繡品被太后喜愛,自然就有一層層庇護他的人,甘願賣人情。

道德上有瑕疵的女學生、道貌岸然的男老師、公開嚼口舌的看客、給施暴者行方便的幫凶。

《九義人》的故事組成非常簡單,和很多類似故事那樣,女學生求正義無果,偽君子受各方偏袒無罪,不明真相的群眾添油加醋。

單數集(上闕)是7年前一年兩起女學生命案的起源,雙數集(下闕)是7年後8位仁義人士集結,為自戕的如蘭等被吳先生害過的女兒家們,找公道的進展。

往常大家看到少女被成年男性侵犯的故事,會花大量時間和筆墨去描繪受害者的天真和糊塗、施暴者又是如何巧舌如簧,辯論受害者完美與否,又是否會影響事件的本源。

但這部劇採用了一個極為不常見的視角,去探索遲到的正義:

從「幫」的角度,想要幫助別人獲得公道,是不是非要具備很高的道德感,或者具備極強的行為動機,才有出手相救的資格呢?以「不幫」的角度,那些勸你不要和自己過不去的聲音,到底矛盾在哪裡?

有趣的是,徒手拆掉這座古代版房思琪初戀樂園的義士們,幾乎個個都是比受害者還要不完美的拯救者。

不完美的仁義之心

中文文學作品裡,特別喜歡把英雄人物寫成身上散發聖光的偉人形象。《九義人》設計了一種很《三言二拍》+《水滸傳》風格的俠義心腸人設:

行俠仗義,和人性中各種缺陷,是不違背的。

女主角孟宛,少年家貧,父親酗酒,母親不僅軟弱,還想當然地覺得自己沒出息,所以女兒必須得混出個人樣來,才不會重蹈覆轍。

這樣的家庭氛圍,使得剛剛被吳先生姦污過的孟宛無任何人可求助,想到了上吊輕生。

她不勇敢。

男主角劉薪,在如蘭案前是衙門的捕快,小吏大貪,他過手的案子幾乎樁樁件件雁過拔毛,命案也不例外。拿了如蘭的珠釵,卻並未真正替她喊冤,又因逞口舌之快被吳廉陷害打斷了腿,丟了差事。

他是幫凶。

曾經為枉死的如蘭作證的家妓柳三娘,後來乾脆真的投身青樓賣笑去了;被如蘭的一時善心救下性命的山匪馮大,後來雖然找到了押鏢的正經活兒,卻依舊愛以暴制暴;

目睹吳廉收買訟師的絲線商人黃寡婦,既有對過去「自家各掃門前雪」的慚愧,也有與吳廉存在商業競爭的利益衝突。

這裡面唯一一個算得上自己沒做錯什麼的,就是從衙門裸辭,因如蘭案選擇從軍的皇城司的都頭沈牧。剩下的一對苦命鴛鴦,不光是行為很不可思議,思想也很難說是正直。

市井小賊李春風,自己在天天摸別人的財物,卻憑著自己讀過聖賢書,指責扎在男人堆里的柳三娘不夠高潔;

帶髮修行的田小玲,如蘭生前勸她不要再去上課了,她卻把好心勸阻當耳旁風,堅稱與那些受害者不一樣,結果被吳廉暴力糟踐了一頓,一度半瘋半痴,只有到寺里試圖用修行緩解心理生理上的傷害。

吏、婦、商、匪、妓、軍、賊、尼,八方各有各執念,各有各缺點。

這是當代社會裡,依然存在的矛盾。

或許大家可以體諒受害者身上,存在能被理解的過錯,卻很難理解抱薪者到底是什麼心態,甚至是像江歌媽媽為自己的女兒求公道,都有人會懷疑動機是不是不夠完全單純。

眾位義人和死者的關係,多數非親非故,除了女主這個統籌者,其他人和如蘭基本都是淺交。他們有的和這件案子本身並不構成直接關係,也有的僅為目擊者,甚至有人私仇大於為如蘭沉冤昭雪。

《九義人》里,對這個爭論有個樸素的理解——施以援手的人,是否需要出於神聖高潔的初衷?

這本來就是個完全不需要討論的話題。

當一切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不完美的情況下,去評判他人是否足夠完美,這本身就是在姑息罪惡。

「為你好」真的是為你好嗎?

比起義人們身上的缺點,吳的行為,簡直是世界上最噁心的詞彙編成的字典。

等到沾染過她們的身子,他就會把她們的絲綢床單換成棉麻的,把白床單拿走,有人解讀是用初夜血布料裁紅花。我不確定,但感覺以吳廉的人設,確實做得出來。

靠進獻獨家繡樣為攀上國公府高枝的跳板,又走私高仿貢品、進京意圖買官、花錢收買訟師、靠國公夫人和丈母娘家的名目從當地衙門眼皮子底下,堂而皇之地逃脫制裁。

《九義人》里反覆抨擊一個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卻依然被法外狂徒拿來做擋箭牌的歪理邪說:

罪犯都是罪犯了,跟這種人可以講程序正義,但有什麼必要理論誰比誰更道德?拿出手相助的人、受害者與罪犯比道德瑕疵,只有自個兒心術不正的人,才會動這種歪心思。

嘴上口口聲聲說如蘭不檢點,故而引發了惡果的知府,當得知自己朋友想送孩子師從名門的時候,才會露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說到底,吳除了貌美氣質好、外在名聲大,談不上是什麼真正的有權有勢,也並不是隻手遮天的巨富。在事情敗露之後,有各方保著,只需要極為簡單的理由:

所有拿著「這是為了保護你啊」的藉口,去阻礙受害者拿到本來就屬於的道歉、賠償、結果的人,不見得壞到流膿,無非就是磚頭沒拍到自己腦門上。他們甚至不需要你妨礙什麼好處,可能只是懶得解決、毫不關心、以及看著心煩。

狼狽為奸的海關頭子,在發現皇城司提人時,毫不猶豫會揭開吳廉挨個糟蹋少女們的窗戶紙;視普通人疾苦如無物的國公夫人,只要到了吳廉影響自己向上攀關係,就會把邀寵了十年的合作夥伴一腳踹開。

路人拿「有了真相你名聲也不好」去阻礙,不過是因為本就不在乎受害者是什麼樣的人;受理者拿「你要獲得公道就必須經歷更多刁難」去阻礙,不過是因為本就覺得這事兒輪不到自己頭上;

親戚、友鄰拿「即使贏了你也會傷痕累累」去阻礙,不過是他們壓根不清楚,對當事人說,到底是息事寧人重要,還是要個結果重要。

請記住,愛你的人,若需要與世俗抗爭,他們會尊重你的選擇。

E姐結語

群體性毀滅一個少女,只需輕飄飄一個響指。

衣冠禽獸的手段並不高明。先是嚴厲批判女學生的手藝簡直敗壞繡樓的口碑,再激發上進心讓她們連夜練習,自己便以「課後輔導」為名,上下其手。

女孩們都以為自己是唯一被垂青過的好學生,於是人人守著這份甜蜜又緊張的秘密,蒙在鼓裡。直到9位義人只剩6位,有三人為了如蘭、為了所愛之人、也為了更多女孩不被吳廉染指,獻出生命,女主最後也不過是慘勝,這場社會性絞殺受害者的暴行才結束。

剛點開的時候,我差點被撲面而來的便宜服化道送走,然而第一集看完就會覺得,嗯,有點意思,看完第二集會覺得,這劇可看,從第三集開始,追它!

和《古相思曲》那種小體量、低成本劇同樣很聰明,在捉襟見肘的預算下,把自己最擅長的部分打到最高。馮夢龍風格的主題,風塵三俠般的人物,把市井小說和江湖兒女的俠肝義膽揉得自成一派。

拋開劇情,要提兩句。

女主吳倩,原本覺得她是像小鹿一樣俏皮軟萌的女演員,這部劇里眼神鯊渣男的演技突然覺醒了;演衣冠禽獸的喬振宇,完全是足夠甩開四美頭銜的表現,這兩天看他的臉,不由自主地感到像是皮笑肉不笑的人間惡魔。

惡魔不會因為一個林奕含就滅絕,但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的義士,會在遇到某一個奕含或如蘭的時候,伸出援手,而不是用各種「為你好」的理由,掐煙灰般滅掉她渴望正義的火苗。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九義人》最打動你的角色是?

來評論區說說吧~

上一篇:

劇綜速遞|「羊難財」vs質子團,誰才是樂子人最愛?

拓展閱讀:

高知女性退守婚姻被辜負,然後呢?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重拳出擊的碧雕

值日生:菜籽 美術:樹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1da3f04be3c91770c3a76cb20d120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