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作者:葉橙子
作為一個八年前考駕照、被教練莫名當眾罵哭過的倒霉蛋,我真的很難接受這個現狀——
新一批駕校教練已經不罵人了,變大學生們的暑假託管所保姆了。
最近到了暑假,又是一年一度的大學生學車旺季。
往年這會最盛產駕校教練訓人記錄,眾所周知駕校教練是隱藏的、全中國脫口秀水平最高的人。
光是打轉向燈打錯了這一件事,他們能想出十種不重複的說辭來蛐蛐你。
轉向燈打錯了方向,他們會喊「好一招聲東擊西」。
轉向燈忘了關,他們會說「待會下車記得提醒我,幫你把轉向燈吹滅」。
把雨刮器當轉向燈開了,他們會掏出副駕駛抽屜里的傘,面無表情地嘲諷「下雨了嗎?」
《飛馳人生2》中,張弛讓駕校學員拉手剎,學員拉成了座椅調節器躺下了。(圖/飛馳人生2》)
然而今年,最先等來的不是教練們的毒舌逼瘋涉世未深大學生,而是清澈愚蠢大學生,逼瘋KPI纏身的教練們。
教練們一邊被把駕校狗尾巴草都薅禿了、地磚都摳鬆了的大學生氣暈。
一邊被少數擔心「我家25歲小寶」沒及時喝水的奇葩家長氣暈。
先給大家科普一個行業前提,當下已經不算駕校生意的巔峰期,駕校業內、尤其是大城市地區的競爭相較過去已經激烈不少。
兩年前我們寫文章調侃駕校界的臥龍鳳雛學員們 時,就觀察到一些駕校在做改進疊代的努力。
努力重點之一,就是改掉以往被詬病的兇惡罵人作風,鼓勵微笑教學。
有的駕校甚至強制要求員工背誦鼓勵話術,教練們眼神空洞、語速緩慢地重複:
「你-是-我-教-過-最-聰-明-的-學-員——」
「你-這-把-離-合-配-合-得-真-好——」
「你的聲音,真有磁性——」
教練們嘴上說著這些話,臉上的表情卻露出了滿滿的「我不信」。
(圖/《飛馳人生2》)
在這一前提下,一些駕校教練與大學生學員們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從前教練訓我方向盤沒打好我不敢吱聲,現在天氣一熱我就不去練車了老登。」
「從前晃斷檔杆我如臨大敵、嚇得兩股顫顫,現在晃斷檔杆教練說沒事噠沒事噠、你手勁大真能幹。」
教練們用力擠出堅強的笑容,不讓自己的怒氣從眼裡迸發出來。
不少駕校教練們一貫擅長的諷刺調侃,也發生了升級疊代。
一批教練徹底進化捨棄掉了這個功能,當犯了錯的學員偷瞄教練反應,看到對方表情無語至極甚至給個台階下:「教練你罵兩句也正常。」
反倒是怕口碑受影響or怕遭到投訴的教練自己慌了,連忙表示堅持溫柔教學、罵人怎麼可能正常。
而另一批教練則進化出了全新的陰陽怪氣風格。
當學員嘗試第十五遍才能順暢掛進正確檔位,他們摒棄了過去掛在嘴邊的「笨死了這都不會」,轉而替換成「真是聰明寶寶」「練的太好了寶寶」。
當學員的油門踩得一陣陣仿佛在炒菜、整個車體如鍋里的菜在亂飛亂顫,他們也不再說「你得了帕金森啊」。
而是轉為肯定的語氣:「哈哈真厲害,這麼爛的車都能讓你開出推背感。」
怎麼說呢,總覺得殺傷力比過去的純罵更強了。
(圖/《黑暗榮耀》)
部分駕校仿佛成了大學生們的託管所,一批教練開始學習幼師的工作心態與交流語氣。
因為要應對的不止有大學生們,還有大學生背後的家長們。
雖說大學生們平常看著也能人模人樣、文質彬彬,但在駕校這種長時間練車、長時間等待練車的無趣環境里,大學生們很容易被打回原形。
當一個大學生感到無聊、開始琢磨身邊有什麼能玩的東西時,TA此刻的心智與嗎嘍無異。
據不完全統計,這屆大學生在駕校干過的事包括但不限於:
翻遍了整個駕校的草叢,讓蝸牛一家(也可能根本不是一家子)團聚。
摳遍了每一個老舊車座位上的破表皮,讓本就歷盡滄桑的座椅瞧著更加不堪一擊。
找遍了每棵樹上的蟲蛻,見證了駕校里的蟲子在這個夏天茁壯成長。
以及薅禿了草叢裡的所有狗尾巴草,把它們插進自己的洞洞鞋眼以及運動鞋眼裡。
你可能會疑惑,狗尾巴草生命力這麼強、這麼容易蔓延的野草能被薅禿?鞋子上也插不了幾根狗尾巴草啊。
那麼請看下圖,無聊且不想練車的大學生們能在鞋子上插出一整個夏天。
(圖/抖音用戶@吳大聰明啊)
暑假在駕校度過每天拔狗尾巴草,開學後再回到學校,這怎麼不算當代大學生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教練看了後都不用再費勁記學員名字,直接喊「那個狗尾巴草到你練車了」就行。
或許在大學生學員們眼裡,以上這些只是普通的打發時間行為。
駕校練車一復一日地重複相似的流程:到駕校、等練車、練車、沒練好、下車再等練車。
然而視角一轉換,你就會發現在駕校教練們眼裡,自己每天的工作真的好像在看護熊孩子。
這一天天的,駕校里草被薅禿了,地磚被摳爛了,駕校都快沒了。
學員們倒車時沒幾個是正確的入庫方向,但都莫名默契地車屁股朝著教練衝過來。
甭管時代如何更迭,這一點倒是從十多年前到現在從未改變。
在駕校里,教練們的身影對車子仿佛有著某種神秘的引力。
一般教練站在哪邊,車子的航向就會偏向哪邊。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
駕校學車也同理,當你發現今天你的學員們靜悄悄地好像什麼禍都沒闖,那就可以開始慌了。
當然,很多時候大學生學員們整活也未必會躲著教練。
脾氣好的駕校教練,早就成為了大學生們暑期駕校過家家的一環。
那象徵著童趣的狗尾巴草,大學生們已經不滿足於它們只被插在鞋子上,除了草叢,狗尾巴草可能出現在駕校的任何一個角落。
比如在教練身上。
比如在教練車身上。
想要讓一位正在學車的大學生學員崩潰,可以湊在TA的耳邊說「你科目二又掛啦」。
也可以告訴TA,今天保潔阿姨把狗尾巴草都除啦。
更讓駕校教練們感到幼師既視感強烈的是,有時要看顧的不止是學員,還有學員們的家長。
(圖/《我的助理不簡單》)
每天需要注意的不只有學員們又壓線了沒,還有「我家子涵」們喝水了沒。
或許是因為一些學員確實年紀不大,比如高考生暑假來學車,家長依舊保留了初高中時監督孩子的慣性。
又或許是因為在許多家長們的印象里,駕校是個不同人士廝混的小型社會。
早年間給教練塞煙遞水、給安全員塞錢求提示的違規行為相當普遍,如今不少小地方的小駕校內依然有這樣的風氣。
覺得自己那清澈愚蠢晚熟的大學生孩子搞不定這些,容易被教練或其他社會學員欺負。
於是選擇了加上教練微信進行一些溝通,起到一個類似「I'm watching you」的作用,讓一些蠻橫教練不至於隨便欺負軟弱小孩。
(圖/《飛馳人生2》)
不過有時一些大學生們也樂於拿家長當擋箭牌,有教練在寒假裡抓大學生學員們練車,結果他們可能是嫌天氣太冷不願去。
約個八個人來練車,第二天一個人都沒來,但收到了6個父母的代請假信息。
當然,確實也有一小部分家長的關心慾望好像有些太旺盛了。
博主@南寧巧克力教練稱碰見一位家長要自己叮囑學員喝水、按時吃飯,「我家孩子還小、你多費費心」。
於是25歲的教練詢問您家孩子多大,得到的回覆是26。
和學員家長加上微信的唯一好處是,不是所有家長都會放任自家孩子偷懶不去練車。
畢竟大學生學車,千元檔次的學費大機率是家長給交的。
駕校教練沒法隔空叫醒11點還沒醒、還沒來練車的大學生,但大學生們的家長可以。
很多人把駕校教練和大學生學員們碰撞出的好笑事跡,形容為「放假大學生整頓駕校教練」。
像是大學生學車時愛玩狗尾巴草已經出名了,有駕校教練在院內的草被薅禿後,還從其他地方挖了草來種上。
因為大學生學員們找他開玩笑反饋——「沒有狗尾巴草的駕校,一會都不想多呆。」
(圖/@小哥才露尖尖角)
但正經來說,世上從不存在脫離了權力關係的「整頓」。
能真正整頓駕校教練的不會是清澈愚蠢大學生,只會是利益。
如今在網上搜索駕校學車體驗,你會看到相當兩極的評價。
一極是前文中這些配合著大學生玩梗的開明型教練,不太訓人,駕校各環節也相對規範。
而另一極仍是傳統的兇狠型教練,罵人吼人不在話下,日常還可能暗示你給買飲料、遞煙、塞紅包。
這是因為當下的駕校生意,一方面如前文所提及的已不在巔峰期,近年來常有「駕培行業是否成了夕陽產業」的討論。
駕校生意最紅火的時期是10年代前後,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家庭都買家用小轎車了。
70後、80後、90後們因此扎堆學駕照,上到老、下到成年的人群都湧入這門生意。
被稱為「駕校第一股」的東方時尚,於2016年上市,在2015年創下過營業收入13.27億元的巔峰記錄,但後來再也沒有達到這一水平。
(圖/《飛馳人生2》)
2017年-2021年,中國機動車駕駛員培訓人次分別為2706.7萬、2684.7萬、2705.3萬、2452.8萬、2399.0萬,呈現緩慢下降的態勢。
學車人群的既有存量市場緩慢地消耗殆盡。
當70、80、90後們想學車的都已經學會了,每年湧現的新學車人群主體便只剩下了一批又一批剛成年的大學生們。
在這一背景下,不少駕校通過提升服務水準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比如給車子加裝防曬傘、承諾一定開空調、小班教學提高練車時間。
管理也愈發規範,管控駕校教練們收禮訓人的行為,給出學員通過率、評價率等考評標準。
再加上越來越多95後年輕人入職了駕校教練,和年輕學員們之間相對溝通順暢。
最終呈現出的,便是一批大學生和駕校教練之間瘋狂玩梗、氣氛不錯。
可另一方面,駕校同時也是一個地域性較強的行業,人們通常會選擇常住地或者老家的駕校。
這導致在部分只有一家或者兩三家駕校壟斷生意的地域,通常是小城市,駕校哪怕收入有所降低也提不起改進的興致。
用戶市場就那麼大,公司整改能換回的收益提升有限,可能還比不上駕校教練們在組內一方獨大換來的灰色收入。
因此仍有不少人的駕校體驗很差,教練們仍然是魔鬼模式,而非託管所幼師模式。
學車就像一場劫,考試本身是劫,遇上的教練也是劫。
就看你遇上的教練是走個過場、最後任勞任怨的沙和尚,還是糾纏不休的六耳獼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