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闢謠:公司總部仍在北京,目前沒有合併計劃

2020-04-29     汽車頭條

4月28日,東風英菲尼迪對不實傳聞進行了官方闢謠。

近期,有傳聞稱「東風英菲尼迪將裁撤東區、西區、南區、北區四大區事業部,同時關閉上海、廣州、成都三地辦公室;員工數將從300人裁撤至170人,未來可能進一步裁員,裁員力度超過50%;公司總部也將由北京搬遷至廣州花都地區,並與東風日產合併」。

對於四大區事業部裁撤傳聞,東風英菲尼迪表示,四個大區事業部拆分為15個小區,由一名銷售部長統一負責,以減少原有制度下管理層和各區域之間溝通的複雜性。此外,目前上海、廣州、成都三地的區域辦公室未曾關閉,均正常運轉。

針對裁員傳聞,東風英菲尼迪解釋說,這些現象屬於正常的人員流動和企業優化,公司的員工數量一直是以股東雙方對品牌的規劃匹配人力資源設置。公司始終將員工視作寶貴財富,從企業成立工作至今的核心員工占比過半。未來,東風英菲尼迪將與員工攜手,共同面對行業挑戰,力爭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外,東風英菲尼迪也對總部搬遷的謠言進行了回應。東風英菲尼迪明確表示,有個別部門將前往廣州花都地區辦公,但總部仍然在北京。目前也沒有與東風日產合併的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每當有車企曝出搬家傳聞時,總會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甚至有好事者根據隻言片語來捕風捉影。這背後的潛在含義是車企搬家實在是一件重要的事,其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稅收的變化,另一個是品牌定位被懷疑。

稅收改弦更張

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早已成為了納稅大戶。2019年汽車產業貢獻的稅收占總稅收的比例超過10%,汽車產業在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拉動內需等發昂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車企的搬遷卻會帶來稅收的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繫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這意味著一般企業納稅地與企業註冊地是一致的,車企銷售公司在搬遷之後其註冊地也會發生相應變化,進而影響到企業繳稅情況。

2019年12月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披露的公告顯示,「一汽奧迪銷售有限公司」的名稱審批正是通過。按照規定,獲得企業名稱預核,也就獲得了在登記機關管轄範圍內使用此名稱設立公司的權利。

由此,一汽奧迪銷售公司成為了一汽大眾的全資子公司,作為獨立法人,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將擁有獨立的人事、財務、採購等職能。

此外,有媒體報道稱,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將在浙江杭州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並會把公司設立在杭州。這意味著一汽奧迪在獲得更大自主權的同時,其繳稅情況也會發生變化。

市場定位被懷疑

另一方面,車企北上廣搬至二三線城市也會影響市場信心,短期內會被認定是認輸的表現,經銷商、供應商、員工預期下降,將戰略收縮看作企業大趨勢。

貿然的搬遷還可能會帶來企業的動亂。2018年2月,神龍下令營銷部門進行大搬遷,位於上海的東風雪鐵龍和位於北京的東風標緻都需要大規模遷移,因此受影響最大的東風標緻員工產生極大的牴觸心理,一份《東風標緻員工緻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決策層的公開信》引起關注。

在這份由東風標緻部分員工聯名的公開信中,強烈表達對神龍汽車高管此次決策的不滿。其表示在此之前神龍總部從沒問詢員工搬遷意見,搬遷原因也從未解釋,要求5日內到上海或武漢辦公司上班,如若拒絕將接受遣散解除勞動合同。聯名信表達了東風標緻員工十分憤怒,決不接受的態度。

此外,從一線城市搬遷至二線城市還會增加額外的溝通成本,企業的定位被市場懷疑,短期內無法提出宏大計劃、對市場作出長期承諾等負面影響,因此車企搬家是一件牽扯麵廣、影響深遠的大工程,所以一有風吹草動、輿論便會蜂擁而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iIJynEBiuFnsJQVT4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