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名園,追憶上海百年最大的私家花園,到底有多顯赫?

2019-08-24     荷小衣的分享

來上海那麼久,最感興趣的還是上海的馬路和里弄文化,可能是和剛來就住弄堂的那段日子有關。認識張園是個偶然,路過南京路的時候無意走到的,起初只是被它真實的市井氣被勾起了好奇心,爾後做了一番了解,發現上海的張家花園的前世今生是如此的顯赫。

張園是上海灘向社會開放的最早最大的私家花園。園內草坪廣闊,綠樹成蔭,在池塘中形成倒影;園內廣種各種鮮花,四季可聞花香。張園」在清末民初之際,就盛名遠揚了,是當時上海私家花園中的三大名園(另兩園為愚園、徐園)之首。是1882年由原籍江蘇無錫富商張叔和所建,取名「張氏味蓴園」,簡稱張園。 占地60餘畝,北起今南京西路(泰興路口),南至今威海路,東起今石門一路,西至今茂名北路,面積很大,著名的吳江路步行街就是以前園中池塘,現在留下的應該只是其中一部分。

張園在1885年的時候,就開始對外開放,既像公園,又似遊樂場。免費開放的張園已被認為是以西為主、中西合璧的新式花園,被譽為不分民族、不分階級、不分性別、部分區域的公共活動場所。內有「海天勝處」劇場一座,由女子京劇班演出,時謂「髦兒戲」。還有一所電氣屋,置電燈、電灶、電扇、電鈴,還有以及「電叫子」,參觀者按一下,就能聽到聲音。並有放電光影戲及照相室、網球場、書場等設備,當時在上海來說,都是很罕見的。也因為這點,吸引了大批的遊人前來參觀。

上海的「文明結婚」就是在1905年1月2日誕生於上海張園內,之後在1909年和1910年兩年時間裡,霍元甲在張園兩次擺擂台,大敗外國大力士。可見「張園」在當時是何等盛名,然而「大世界」的閃亮登場,讓「張園」一下子失去的往日風采。至1918年後,「張園」漸廢,逐步建為新、老式里弄住宅,今天已成為上海弄堂游的一張記憶名片,也預示著張園輝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到了20世紀10~20年代,上海張園開始衰落,被新興的文化娛樂場所大世界、哈同花園等所代替。於是,在老張園廢墟上蓋起了一大片石庫門房屋建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今威海路590弄的石庫門住宅,即老百姓說的「張家花園」,早已經住進72戶尋常百姓家,這裡里的每一座建築都有至少80年以上的歷史。

昔日的「上海第一名園」繁華與熱鬧,消逝於歷史的時空中,現在這些回憶的見證者只有這些老房子。在2018年2月,經上海政府對南京西路石門一路附近的張園進行改造,作為上海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築形式最豐富的歷史建築群,張園迎來新生。42座建築當中,歷史建築13座、保留歷史建築5座、區文保點24座,常住人口遷出,將地區改為商業、辦公和休閒街區。

經過改造後的張園,不僅僅保留了老建築原來的風貌,對於因為時間變遷出現的房屋破損還進行了修繕,現在的張園翻新後,非常的漂亮和有韻味,如果你有時間不妨也去感受一下這百年的歷史建築。地鐵2號線南京西路站4號口,地鐵12號線,南京西路站14號口,地鐵13號線南京西路站10號口都可以直達張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dQ-zWwBJleJMoPMbT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