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磨玻璃結節,這樣隨訪可以保證不會漏診漏治,看完可以放心了

2019-08-24     胡洋

隨著大氣污染、煙草污染的加重,腫瘤發病年輕化,人們越來越重視體檢。近年隨著CT被推薦為肺部體檢的項目,很多小的病變,最多見的「小結節」「磨玻璃結節」等成為CT報告單上常見的診斷及描述。這些名詞常會給人帶來心理壓力,因為部分「小結節」「磨玻璃結節」可能就是早癌。

肺磨玻璃結節(GGN)是指胸部CT上密度輕度增高的雲霧狀淡薄影或圓形結節,其內支氣管及血管紋理仍可顯影,像磨玻璃一樣。GGN依據是否含有實性成分分為完全性GGN(pGGN不含實性組織),部分實性GGN(mGGN結節內含有實性組織)。依據多少,又可分為瀰漫性GGN及局限性GGN。其實瀰漫性GGN其實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稱為「結節」,多可見於肺炎、肺水腫、肺出血、肺泡蛋白沉積症及間質性肺病等。

以下特點對惡性GGN有一定臨床意義 :1.大量數據提示mGGN惡變率最高可達63%,而pGGN次之,約18%,實性最低,僅7%。2.病灶大小 磨玻璃結節,一般小於5mm者一般惡變可能性小,但隨著病灶直徑增大惡變風險也增大3.磨玻璃結節CT上表現為圓形或類圓形者惡變可能性更大。4.有毛刺征、分葉狀,支氣管充氣征及空泡征則惡性可能性更大。

對於剛發現的磨玻璃結節,醫生多會建議隨訪,目前指南推薦1)小於6mm 對於孤立磨玻璃結節、或部分實性結節認為6mm以下惡性風險低,可以間隔較長時間隨訪複查CT;而多發性的mGGN則建議3-6月CT隨訪一次,如果穩定則可以一年複查CT檢查。2)≥6mm,孤立磨玻璃影,可6-12月複查CT觀察實性成分是否有變化,如有則建議更短時間複查一次CT,必要時手術切除,孤立部分實性結節,3-6月複查,如果實性部分增大則可PET-CT或病理活檢。對於多發的mGGN,也是推薦3-6月複查CT。其實除了複查,早期還可以進行抗炎治療,有些炎症早期CT上就表現為肺結節,很多經抗炎治療後可消失。

影像檢查畢竟不能明確其性質,但如果存在長期吸煙,或接觸石棉、氡等高危因素者,則需高度警惕,並且對於高度懷疑癌變者行PET-CT或經CT穿刺,了解其良惡性。如果是早癌,也不需太擔心,目前經手術切除後,5年生存率可達100%。因此如果已有磨玻璃結節,應調整好心態、培養健康的生活作息規律、提高免疫力、及規律隨訪,或許強大的自身免疫力就可以攻克惡變的腫瘤細胞。

點擊進入肺部疾病康樂家園,胡醫生一對一的家庭醫生式回復,讓您獲得最新診治信息,減輕病情,恢復健康。

肺部結節診治知識全在這裡,購買專欄,消除疑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cPpw2wBJleJMoPMpOy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