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死亡,有三種人患癌後也可以治癒

2019-11-14     泓華家庭護理在線

很多人提癌色變,認為得了癌症就等於死亡!

其實,很多癌症都是可以治癒的,可以長期生存,5年、10年,甚至幾十年都是可以的。

這些癌症治療效果都很好

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曾維根曾表示,一般來說,生存期比較長,治療效果好的癌症,有以下三種:

1、早期癌症

無論是哪一種癌症,只要早期發現,都可以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因為癌症在早期時,腫瘤還只是位於局部,沒有擴散,沒有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只需要手術切掉,就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而且,早期癌症也不需要放化療,病人少遭罪,少花錢,還可以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例如早期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等癌症,只要是早期發現,都可以長期生存,治癒率可以超過90%。

2、惡性程度低的腫瘤

有一些癌症發展比較慢,生長速度慢,不容易出現轉移,是比較惰性的癌症,這些癌症治療效果好,生存期長。

例如前列腺癌、腎癌、乳腺癌、甲狀腺分化癌、某些類型皮膚癌、某些類型白血病等等。

這些癌症的治療效果很好,以甲狀腺乳頭狀癌為例,大部分患者,只需要手術切除,就可以治癒,術後不需要做放化療,治癒率可以達到95%以上,是預後非常好的癌症。

而如小細胞肺癌、甲狀腺未分化癌、胸膜間皮瘤、胰腺癌、肝癌、惡性膠質細胞、惡性黑色素瘤等等,癌症發展很快,生長速度快,非常喜歡轉移,發現的時候,往往就已經轉移到遠處器官了,全身都已經擴散了。

3、對治療很敏感的腫瘤

有一些癌細胞,對放化療等治療手段非常敏感,輔助治療就可以殺滅這些癌細胞。

例如,我們發現有一些直腸癌,對放化療非常非常敏感,有20%左右的患者,在手術前做完同步放化療之後,癌細胞就能全部被殺滅了,在顯微鏡下,一個癌細胞都找不到了,被稱為病理完全緩解。

還有一些類型的白血病、淋巴瘤、生殖細胞腫瘤,對放化療也是特別的敏感,只需要放化療就可以治癒,可以完全殺死癌細胞。

這4句話癌症病人要記好!

但即使一些癌症能治好,自己也不能瞎搞!為何生癌,總是有原因的,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腫瘤治療專家何裕民分享過不少曾見過的案例:

1. 瞎補、亂補,結果又生了癌!

飲食是把雙刃劍,選擇對了,利於恢復;選擇錯了,常常猶如「踩油門」,加速復發轉移!關鍵在於平衡飲食,葷素搭配。

曾聽說過一個「吃甲魚送了命」的胰腺癌患者,這位年過半百的男性在治療下病情穩定已經兩年多了。結果有一天,他的女兒給他帶來一個甲魚,大約重3斤。晚餐當然就是它了,結果那位患者當晚九點肚子劇烈疼痛,趕緊送至醫院,第二天就離世了。

人們常常以訛傳訛,誤認為癌症患者是體虛,需補,而補食野生甲魚最好。其實,此言大謬也。何裕民在臨床上遇到過許多例胰腺癌患者,因攝入這些食物過量後誘發胃脘(胰腺)痛,甚至2-3小時後出現黃疸而病情惡化的。而吃甲魚吃出問題來的,不僅僅是胰腺癌,也包括其他癌症,特別是消化道腫瘤,這類食物刺激了消化生理機制,短期內誘使膽道和胰腺分泌亢進。

2. 有些患者是被嚇死的!

有個62歲退休的老人,身體一直很好。有一天他在操場上打球,他以前的同事走過來跟他說,省城醫療隊來此做免費醫療,希望他也檢查一下身體。於是興沖沖地去檢查了身體,結果發現肺內有個3厘米大的腫塊,這位老人特別受打擊,當場就暈了過去,此後一直躺在床上不能動彈,一個多月以後就死了。這位老人是死於癌症嗎?如果他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他還可以繼續活著。

癌症的發生牽扯到人體內一個重要的軸——「神經—內分泌—免疫軸」,這個軸的功能紊亂或低下,會導致體內諸多機能的失調,也會導致體內異常的細胞逃離了免疫的監管,然後瘋長,最後發展成癌。因此,我們對腫瘤的防範,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控情緒,優化個性。

3. 很多癌是「拼」出來的!

有個患者,2003找看病時,已經是晚期卵巢癌,沒有辦法手術了。何裕民給她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調理,之後兩三年一直控制得很好。

身體基本恢復後,患者被一個民營學校聘去做教務長。醫生叮囑她,千萬別再拚命了,要自我減壓,要享受來之不易的康復。但她好了傷疤忘了痛。結果,病情總是反反覆復。

在2011年夏天,她在丈夫的陪同下趕到了上海。這次,她已經虛弱得不堪坐立了。想再要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已無可能。

4. 很多癌症是胡亂治壞的!

何裕民還接診過一個80多歲老先生,剛剛查出來前列腺癌。但老人已經80歲了,身體沒有任何徵兆,也不把癌症當回事,執意不想治療,只想維持原樣,舒舒服服生活。

但子女們不幹了,堅決要求治療,且不管代價如何,都務必要把癌症趕盡殺絕,徹底根治,以免後患。結果老人放化療後,大便不通,天天痛苦得不想活下去,後悔莫及。

其實像這種年齡接近80的老年人,前列腺即使已經有癌症,沒有症狀,治不治療,活得時間都不會有大差異,保守治療不好嗎?為什麼要把老人身上插滿各種管子,在痛苦中死去?

我們強調,動機與效果必須統一。必須承認,人類的能力是有限的。許多情況下,對高齡老人,也許悠著點,比拚命的積極治療,無論是生存質量、自我感受,還是生存時間等,都要好的多!

點擊「了解更多」諮詢專業醫生健康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aiWbG4BMH2_cNUg8Tx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