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以上的人易得糖尿病,6件小事幫你遠離

2020-03-30     泓華家庭護理在線

在中國,目前糖尿病前期人群約1.5億人。

採用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的標準,我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達 50.1%,意味著:

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處於糖尿病前期。

一旦發展為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面對這種慢性疾病的負擔。由於長年累月的高血糖會對各個內臟器官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很多患者可能出現多種嚴重併發症,包括心腦血管和腎功能損害,皮膚潰瘍、感染、截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力喪失,神經損害等。

糖尿病會遺傳嗎?

糖尿病是有遺傳傾向的(尤其是臨床上最常見的2型糖尿病)。家系研究發現,有糖尿病陽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顯著高於家族史陰性人群。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機會是普通人的15~20倍。

其中,1型糖尿病多發生於青少年,該病的根本原因是免疫系統出現了問題,體內產生了對抗自身胰島的抗體,這些抗體破壞自身的胰腺,最終出現胰島素分泌缺乏,血糖升高。

所以,1型糖尿病的遺傳性並不明顯。

2型糖尿病具有更高的遺傳性。如果爸爸媽媽中有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遺傳幾率在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之間;但如果父母雙方都是2型糖尿病,遺傳幾率就提高到二分之一。

但是,後天的環境因素也很重要,2型糖尿病是一種與體重有關聯的糖尿病,控制體重和腰圍,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經常運動,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風險。

如何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無論中國的研究,還是歐美的研究都證實了合理飲食、規律運動能夠大大減低糖尿病前期病人(糖尿病後備軍)進展為2型糖尿病。

除了飲食和運動,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1、測血糖

40歲後、肥胖或者超重者、喜歡靜坐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或腦卒中等病人,屬於糖尿病發生的高危人群,都應多關注血糖,要定期檢查身體。

定期測量血糖可以早發現無症狀的糖尿病。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測定。凡有糖尿病蛛絲馬跡者,如有多尿、餐前飢餓感,皮膚感覺異常、性功能減退、視力不佳等,更要及時檢查,儘早明確診斷,儘早治療。

另外,對中老年人定期進行健康查體,除常規空腹血糖外,應重視測定餐後2小時血糖。

2、減壓力

一般情況下機體會處於一種自我平衡的狀態。如果人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下,身體的自我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免疫系統及激素分泌發生改變,機體處於非平衡狀態,會引起血糖升高。

您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在高壓狀態下,胃口大開,食量增加,睡眠障礙,所以平時要學會勞逸結合,遇到緊急狀況或者是壓力大的時候,要及時想辦法去排解,釋放壓力,保持愉悅的心情,保持心態平和,這樣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

3、睡夠覺

有報道長期睡眠障礙(睡眠不足或睡得太多)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如有些人喜歡熬夜,在熬夜的時候我們體內的內分泌激素如腎上腺分泌的升高血糖的激素會變得紊亂,長期如此的話自然會患上糖尿病。

不同年齡對睡眠長度的要求是不同的,中年人至少6小時。睡眠質量不好的人,提高失眠質量,可有助於降低糖尿病的發生。如果自我調整不過來,就該吃藥。現在新的安眠藥副作用不大,可以間斷服用,千萬不要撐著。保證充足睡眠可能成為預防糖尿病發生的方法之一。

4、不獨居

有研究表明,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高。正常的家庭生活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是有利的,獨居的人如果自我約束力差,容易作息不規律,養成不良生活習慣的幾率高。

5、防感染

有些病毒感染會誘發糖尿病。防治糖尿病要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講究個人衛生,防止感染性疾病。另外,避免或少用對糖代謝不利的藥物,在醫生或藥劑師的指導下安全用藥。

6、藥干預

對於糖尿病前期患者, 原則上應該先進行生活方式干預,當強化生活方式干預6個月以上,血糖仍控制不佳時,可以考慮應用口服降糖藥改善糖耐量異常,減少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進展。

目前可用於糖尿病前期的口服降糖藥物,中國只批准了阿卡波糖一種。但是雙胍類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有大量的研究證實對於糖尿病預防有肯定的效果。具體用藥請在內分泌科醫師指導下實施。

總之,我們看到了希望: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理想體重,保證足夠的睡眠,擁有樂觀的心態等等都是至關重要的。別忘記定期測量血糖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a_hLXEBiuFnsJQVlR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