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普義:筆法(二)

2020-05-22     書畫鑑賞典評收藏

原標題:楊普義:筆法(二)

關於筆法的繼承性,書法必須繼承筆法傳統,這是前提。書法這門藝術有其門戶,或說有一個圈子,關鍵在於有其基本語言。學會其基本語言,也就能進入這個圈子,或叫入門。這個基本語言就是其傳統或規範,而最基礎的就是筆法傳統或規範。無論是哪一種書體,把握其傳統就能跨入這道門檻,就有了話語權。門內門外兩重天,入門掌握其基本語言,才具備創造的基礎。書法的創新必定是在書法規範或傳統基礎上的創造,或者說是用書法的材料進行創造。如果在門外,基礎不牢,其所謂的創造恐怕就不再是書法的範疇了。繼承主要是靠臨摹中去揣摩與試驗比較,以領悟前人筆法。這裡的臨摹可不簡單,並不是照貓畫虎,而是一種具有探索與發現性質的實踐。要準確判定前人筆法的特點,並不容易。如果更進一步,分析比較前人筆法特點及自己能夠運用,那是最不容易的。只有到了這種程度,才能算是有所繼承。關於繼承有一些需要討論的問題。書法傳統如汪洋大海,一個人的有限時間與精力,不可能全部繼承這些傳統,個人總是偏重於某一個側面,如前人所說的專精一體,兼工諸體則很難。總體繼承的概念下就包括不同人從不同側面繼承不同的方面。比如個人總要從一種筆法入手,這裡也有一個個人審美偏好的問題,這是書法實踐的一般性,體現出個人的個性自由的特點。 從此聯繫到常被議論的選帖問題。任何人練習書法都要選帖,但不宜把這個問題看得過重。一般都是從一種入手,然後再擴大到其它帖的臨寫,從而筆法繼承的領域由窄到寬,由少到多。當然有的僅僅只偏愛某種筆法,這是個人的選擇。但相對說來,繼承的領域越多越好,因為繼承的面越寬,基礎元素越多,就越有利於對筆法的理解與創新,而且就審美或鑑賞力來看,也是有一個由此及彼,由偏到全,由低到高的邏輯發展過程。從創新角度看,繼承的基礎太窄,本身就是一種局限,創新也會有限。「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包含著這種意思。

關於筆法創新問題。繼承筆法傳統是書法的前提,但不是書法的全部目的。完全拘守前人的傳統,一般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時代或時尚變了,「古今不同弊」,後人是在新的時尚中,必然在審美方面具有新的進化或綜合的特點。因此即使是完全遵守前人傳統,在實踐中也會帶入新的時尚的痕跡,可以說這就具有了創新的含義,當然這具有必然的或不自覺的因素。「生活之樹常青」,這句話本身就具有不斷創新的含義。真正的或主觀意識的創新,需要新的形象思維的覺悟與探求。大的創新絕不是只取決於個人意願,而是藝術發展一定階段的要求。而且就書法或筆法創新的含義來說,創新一般但是都具有時代的內涵,絕不是指個人在純粹技法方面的搜奇抉怪。隨時代的發展,書法藝術的任務是要用新的書法要素來表現新的時代風貌,時代面目與時尚。傳統的書法要素總是適應舊時尚、舊面目的產物,對於新的時代風貌、新的時尚,必定有不相適應的地方,就需要革新,這是書法藝術永恆面臨的任務。從這個意義上說,書法也會永恆長青。

如果單就個人角度來說,任何人的審美偏好永遠不會苟同,就像找不到完全一樣的樹葉一樣,差異性是世界永恆的規律。任何人都不可能寫出與別人或前人完全一樣的書法來,任何人在書寫中總會加入自己的東西,書法永遠是個性的產物。筆法方面也是如此,個人的審美偏好總會使自己尋找或發現那些適合表現自己審美形態的筆法因素,甚至使用前人沒有過的筆法,只要效果是美的,這就是筆法的創新。而時代與時尚這個因素總會對個人的試驗進行選擇與裁判,把那些適應於新時尚的要素固定或規範下來,形成新的時尚與規範,這是書法史上造成或促使書法風貌不斷變革演進的動力及源泉。

比如唐代已經達到了書法的成熟階段,然而宋代那些心性高傲的儒家學子們偏偏不肯俯首,執意要表現自己的出類拔萃的才氣,蘇黃米蔡就是這樣產生的。尚意的書法時尚,使他們的那些長撇重捺盡情地顯示著或賣弄著他們給書法世界加入進來的嶄新的筆法。元明書家也是如此,不甘於重複前代陳俗,趙董一路清麗飄逸的書風后有他們自己筆法的發現與賣弄之處,這種時尚延續到清朝,連清朝皇帝也那樣賞識它模仿它。即使是晚清金石書風的崛起,也不是完全回歸古代筆法,近代的魏碑篆隸大家那更綜合性的筆法,展示出更加雄強豐富的時代內涵。書法史的變遷雖然可以有所圈點,但呈現的歷史卻是筆法不斷豐富的創新史。應該說今天繼承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豐厚的筆法寶庫,又面臨一個開放的世界性藝術融匯的環境,研習或者說繼承的任務重了,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創新的基礎或借鑑也更加雄厚寬廣了。後世書法的出路也是這樣,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筆法,不斷適應新的時代,才能承接以往,使書法世界更加瑰麗多奇。

關於筆法訓練方面需要討論的問題是,筆法訓練是階段性還是長期性的任務。應該說既具有階段性,又具有長期性。

從繼承與創新的角度來看,筆法訓練在書法實踐中具雙重重要的作用,一是具有基礎性訓練性質,二是具有繼承性。由於這種基礎性作用,及繼承的性質,表現為繼承傳統打基礎,具有「入門」的作用,從而成為書法先期練習的重點,從這個意義上說具有某些階段性特點。戲劇界有句行話:「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說的也就是這種基礎訓練的先期特點。但是另一方面,筆法訓練的基礎性質,不僅僅體現在「入門」的作用方面,而且也體現在創新過程中,成為創新的基礎。因此筆法訓練必然就具有書法實踐全過程的特點。

筆法訓練不僅僅是在先期要下功夫的事情,而且是始終伴隨書法實踐的重要功夫。任何時候,每寫一字,都會體現出筆法,都要靠筆法支撐。筆法上的任何變化,馬上就會在書法效果方面體現出來。即或是新的筆法,也有一個反覆實踐,使之成熟定型成為規範的過程。任何技法的鞏固要靠重複實踐,否則就會回生與遺忘。書法訓練不是一時一個階段的事情,應是不可間斷的功課。俗話說「熟能生巧」,隨著筆法訓練的進程,書法技術能力與審美層次才能逐步遞進發展,在質的方面不斷提升。

筆法訓練的複雜性主要來源於書法線條的藝術靈感性品質,也來源於書法歷史的綿長悠久所形成的豐厚積澱。書法的藝術品味的高下,基礎性因素是取決於線條的藝術品質或藝術內涵,就像高質量的建築需要高質量的材料一樣。這就需要書家不斷在豐富筆下線條的藝術內涵方面如飢如渴,兼收並蓄,以豐富自己的筆法意蘊。需要多讀多鑑賞以博聞廣見,才有增益上進的可能。學習繼承傳統,對於書法尤其是筆法來說,是一個捷徑。前人的優秀筆法,那都是前人辛苦實踐與思考的結晶。這些藝術特質吸收得越多,筆下的線條才能有較高的藝術品性。幾千年的書法寶庫,需要不斷地學習,揣摩理解,把前人創造的優秀筆法特質化為自己的工具。

符合藝術規律的筆法進步,意味著經歷多次變法,如上台階,依級次遞進。這裡沒有神仙,概莫能外。任何人在認識及實踐能力方面都要經歷很多階段,需要不斷廣增其見,感悟己之狹隘及孤陋寡聞,頓覺今是而昨非,體驗何為坐井觀天。歷史上許多書法家醉心於書法,也只是到老年才有所悟,而衰年變法,則可能是登頂之舉。王羲之說過自己原從衛夫人學,後來遊歷開闊了眼界,才覺得原來「徒費年月」。懷素自述感到自己不足時,「西遊上國」。只有不斷否定自己,才能使自己發現或醒悟很多原來未見或未認識的奇妙天地,實現自我超越。這就像蠶的脫殼一樣,每脫一次,痛苦一次,就能有一次新的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Ed8OnIBd4Bm1__YEF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