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層層布局,仍沒有擋住石虎野心侵奪,只因石勒少算了他們

2019-07-24     臥牛說歷史

咸和八年(公元333年),石勒病死。中山王石虎劫持太子石弘,殺程遐、徐光,讓石弘當上傀儡皇帝,自己獨霸朝堂。兩年後,石虎廢石弘,自己登基為帝,後趙自此進入截然不同的歷史進程中。

註:太子是石弘,秦王是石宏

石勒彌留之際,對石虎說:「宜深思周、霍,勿為將來口實。」從這句話里,石勒大概也明白石虎的野心的,那麼石勒為什麼不早早殺掉石虎,以絕後患?這其中便是涉及到了石勒對自己死後朝政布局的後手。

不過這得從石勒征戰天下之初說起,石勒用人策略的一直變化,從一開始的用「功臣」到,到建立趙國後的用「親人」。這也是歷代帝王不可避免的怪圈。

石勒用人政策的改變

一、征戰冀州初期:武將以十八騎為首,文臣以君子營為首

《晉書·石勒載記》

遂招集王陽、夔安、 支雄、冀保、吳豫、劉膺、桃豹、逯明等八騎為群盜。後郭敖、劉征、劉寶、張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張越、孔豚、趙鹿、支屈六等又赴之,號為十八騎。

石勒前期征戰以十八騎為核心將領。十八騎中有匈奴、有羌、有漢、有羯,可謂是一股諸族聯盟的「雜軍」。但就是這股雜軍馳騁河北,打敗諸多晉朝將領。

石勒的成功離不開十八騎的東征西討。十八騎是石勒能創建河北基業的大功臣。

石勒沒有自己的種族子弟依靠,便只能自己招募,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待到漢族張賓投靠石勒後,石勒又組建了以張賓為首的漢家士族「君子營」。

這樣石勒攻略河北時期的領導班子算是搭建好了。

《晉書·石勒載記》

乃引張賓為謀主,始署軍功曹,以刁膺、張敬為股肱, 夔安、孔萇為爪牙,支雄、呼延莫、王陽、桃豹、逯明、吳豫等為將率。

除了孔萇,其他不是君子營出身的漢人,便是十八騎出身的武將。

軍事以十八騎為首,文治以張賓以及君子營的漢人士族為首,這文武兩套班子便是石勒在河北時期的依靠。

二、葛陂之戰——不僅是石勒對外戰略的轉折,也是內部用人戰略的轉折

葛陂之戰的失敗,標誌者石勒占據江淮的謀劃落空。石勒轉而以「經營河北」為主要軍事戰略。而在用人上,石勒開始重用石虎,取代十八騎諸將。

葛陂之戰前夕,并州劉琨為了示好石勒,便將石勒的母親王氏以及侄子石虎(也有說石虎是石勒兄弟的)送還石勒。石勒終於有親人來幫襯自己了。

年僅十七的石虎剛到石勒身邊,沒有任何功績,卻在從葛陂撤退,北上河北的戰鬥中被委以重任。

《晉書·石勒載記》張賓:「輜重逕從北道,大軍向壽春,輜重既過,大軍徐回,何懼進退無地乎!」

石勒決定從葛陂撤退,北上經營河北。那麼如何撤退便是石勒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從張賓的話中可以看出,葛陂撤退中最困難的便是輜重問題,若解決輜重問題,那麼大軍就無所畏懼了。

對於保護輜重這個人物,石勒沒有選擇久經戰陣的十八騎諸人,而選擇了初出茅廬的石虎。石虎也因為是第一次領兵作戰,最後被晉軍打敗了,差點導致石勒的覆滅。

哪怕這樣,石勒依然重用石虎。這同樣石勒用人策略的轉折點。

三、石勒依然逃不脫剿滅功臣的權力怪圈——重用新貴,摒棄舊將

石勒有了河北基業之後,逐漸摒棄十八騎、君子營等舊將,開始重用石虎、程遐等跟石勒血緣關係今的人。石虎是石勒親族,程遐是外戚(程遐是石勒世子石弘的舅舅),這兩人的重用便是石勒以「親戚」代替「功臣」的開始。

鄴城對石勒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石勒剛拿下鄴城的時候,他先任命十八騎中的桃豹為魏郡太守(坐鎮鄴城的首長),這是為了安撫追隨自己的功臣老將。但是不久後,石勒便以「(鄴城)風俗殷雜,須賢望以綏之」為由,用石虎替換了桃豹。

石虎在軍營中濫殺,如何也算不得「賢望」吧?可見這不過是石勒想要用自己的親戚替代舊將的藉口罷了。石勒希望鄴城掌控在自己親人手裡,哪怕是最早追隨自己的「十八騎」也不行。

自此以後石勒將「專征之任」交給石虎,命石虎主管軍事,以石虎來消除「十八騎」對趙國內部軍事的影響。

程遐在石勒前期更是少見記載,不見其立有大功。程遐是石勒用來代替的是張賓的。張賓可謂是石勒基業的奠基人。《晉書》稱「勒之基業,皆賓之勛也」,可見張賓對石勒幫助之大。

張賓如此大的功勳依然逃不掉被「雪藏」的命運。

張賓當時「門客日百餘乘,物望皆歸之」威望極高。石勒便覺得張賓對自己的皇權產生了威脅,不利於自己的統治。

於是石勒便借用外戚程遐之手,替換掉了張賓。石勒「以遐為右長史,總執朝政,自是朝臣莫不震懼,赴於程氏矣。

就這樣,石勒利用宗親石虎與外戚程遐,替換掉了原有的功臣,將朝堂變成「石家人」掌權的時代。

石勒如此做,自然是陷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政治怪圈。

當他獨處於高位,變成孤家寡人之後,便開始對功臣們產生懷疑。自己能一刀一槍打來的天下,那麼手下的武將自然也能奪取天下。想要穩固自己的權位,還有比自己人更可靠的嗎?

石勒在軍事方面獨用石虎,也是不得以為之。石勒的親人(兒子還小)只有石虎一人。在《魏書·帝紀一》中記載:「會石勒擒王浚,國有匈奴雜胡萬餘家,多勒種類,聞勒破幽州,乃謀為亂,欲以應勒,發覺,伏誅。」石勒的親族在那時被誅殺殆盡。


石勒像歷代帝王一樣,開始重用宗親與外戚,一來是這兩方要比外人更值得信任,二來是石勒為限制彼此做好了防範。

石勒諸子、石虎、外戚集團三方平衡

朝堂內部平衡:外戚與石虎

程遐代表外戚,石虎代表皇室宗親。石勒熟諳歷史,認為無論雙方誰的權力大了,都會威脅到自己的皇權,只有維持雙方之間的平衡,自己以及自己的繼承人才能安穩坐在皇位上。

程遐以石虎「久為將帥,威振外」、「其(石虎)諸子年長,皆典兵權」為由,希望石勒除掉石虎。

程遐雖然是為了太子石弘的利益,希望除掉石虎。卻是忘了自己的身份。前趙外戚靳準的叛亂才過去沒幾年,程遐這個外戚就想除掉趙國皇室的親族,想幹嘛,想要外戚專權?

石勒直接回對程遐:「卿正恐不得擅帝舅之權耳。

可見,石勒一直對外戚抱有警惕心,自然不能聽程遐的建議。哪怕程遐沒有私心,石勒心裡也不會如此想。

好在程遐有徐光的幫忙。

徐光借石勒擔憂「恐後世不以吾(石勒)為受命之王也」與自己交流的時機,告訴石勒「近於東宮侍宴,(石虎)有輕皇太子之色,臣恐陛下萬年之後,不可複製也」。

石勒最大的擔心就是自己的石氏趙國能否永久地傳下去。徐光正是把握住石勒的心理,才說動了石勒,對石虎予以限制。

石勒要的是平衡,經徐光的一番話,也覺得石虎需要限制。

於是石勒一邊「命太子省可尚書奏事」,讓太子開始管理朝政,加大太子的權力;一邊「以中常侍嚴震參綜可否,惟征伐斷斬大事乃呈之」,這是拿掉了石虎的兵權,以前的征伐大事可是都歸石虎主管的。

石勒一番操作,使得「中山王虎之門可設雀羅」。

石勒小試手段,便輕易剝奪了石虎的權力,在自己心裡就將石虎的威脅下降了一部分,覺得石虎還是比較好對付的。但這是靠石勒自己的威望,而自己的繼位者是否有石勒這樣的威望,卻是石勒沒有考慮到的。


朝堂外:藩王之間的平衡

石勒建立趙國後,同樣選擇了:封建制,分封諸王。

石宏為秦王,坐鎮關中,防範涼州、成漢;石恢為南陽王,坐鎮中原,防範荊州;養子石堪為彭城王,坐鎮徐州,防範東晉。

諸王之間互不統屬,卻彼此制約。諸王坐鎮要地,防衛趙國邊疆,但當朝庭中樞有變,藩王又能同心協力,回京勤王。這便是石勒的打算,這也是歷代採取封建制君主的打算。

朝廷中央以石虎、程遐、徐光等人輔助石弘,總覽朝政。朝廷四周又有藩王保衛,確保皇權不會落入外部人員之手,朝廷內外又彼此平衡。

這便是石勒對死後政治的布局,三方彼此牽制、彼此平衡。


石勒是當局者迷,自以為這是最好的安排,卻不知道人心是最難測的。為了獲得權力,人們往往會不顧一切。石虎雖然被限制,但他找到了另外一些「合作夥伴」——被石勒邊緣化的「十八騎」。

石勒一死,石虎便擒下太子石弘,殺掉了程遐、徐光等人。這個過程在《晉書》與《資治通鑑》中都沒有詳細記載。但可以從石虎當權後的功臣名單中看出,石虎的幫手的正是石勒棄之不用的「十八騎」舊將。

下面主要以其中三人為例:

夔安:夔安在石勒一朝已經被收了兵權,僅僅任命為左司馬(當時的朝政全在程遐之手)。但是到了石虎一朝,夔安被任命為征討大都督,掌管軍權。

支雄:石勒稱趙王后,只有「中壘支雄、游擊王陽並領門臣祭酒, 專明胡人辭訟」這一處記載,可見其以淡出權力中心。

桃豹:除了前文提到的被短暫任命為魏郡太守外,已經沒有別的蹤跡了。

但支雄、桃豹二人均在石虎一朝得到重用:

季龍以桃豹為橫海將軍,王華為渡遼將軍,統舟師十萬出漂渝津,支雄為龍驤大將軍,姚弋仲為冠軍將軍,統步騎十萬為前鋒,以伐段遼。

石虎雖被解除了兵權,但是久在軍中,石虎的威望是僅低於石勒的。石勒一死,軍隊里已經沒有能壓制石虎的人了。曾經的十八騎,雖然已經不在執掌軍隊,但還在朝堂任職,軍隊里仍有舊部。雙方失去權力的人一聯合又形成了一股新勢力,向新的皇權發動了攻擊

石勒對石虎有所警惕,但若除掉石虎被外戚篡權了怎麼辦?石勒一直認為外臣「司馬氏」才是自己趙國最大的敵人,一直叮囑太子石弘以及兒子們:「司馬氏,汝曹之前車也」。

對石虎的安排,大概也是石勒的無奈吧。一切手段都已經用了,剩下的便是聽天由命吧。

不過石勒的安排並非無用,石勒的後手讓石虎心有顧忌,所以一開始沒有直接廢掉太子石弘,而是讓石弘登基做傀儡,自己卻做了「司馬懿」。

當石虎用了兩年來掃除反對勢力後,在公元334年,石虎表明了自己的野心:」弘愚暗,居喪無禮,不可以君萬國,便當廢之,何禪讓也!

石虎廢石弘為海陽王,自己登基為帝。

「家天下」這種靠血脈傳承的政治制度,有著難以根除的弊端,其根源在制度上,哪怕你將後事安排的再完美,自己的政權遲早會被代替,誰能保證自己後代不是庸才?

當皇權弱勢的時候,野心家就會跳出來,畢竟皇位的誘惑太大了!

石勒能打敗外部的諸多敵人,但他不知道: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石勒趙國的前車之鑑,也使得十六國南北朝之際,皇族內部彼此大肆殺戮。

後趙之後,諸朝皇帝對宗室有了防範,卻不想又給了權臣篡位的機會。這真是「家天下」難以結束的惡性循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PLo32wBJleJMoPMjdV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