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貓與名畫先救誰」的商業聯想

2019-11-19     AiChinaTech

「奇葩星球的藝術館著火了,一幅名畫和一隻貓只能救一個,你救誰」?這是近期《奇葩說》的辯論議題,引起網友熱議,關於「選擇」大家各有分說。

高曉松也表示:「肯定先救畫啊,因為畫是藝術館存在的唯一理由。」而作為一個「局外人」,我認為這是生命與藝術品的價值取捨,無需過多纏論於辯題。與之相「關聯」的,讓我聯想到電商平台中的商品,以及這些年平台「拉新」所付出的高額成本。

貓與名畫的選擇就像沒有」包裝「的商品和有」包裝「的商品。

我們拿同類型的商品對比,上海藥皂生產的各類藥皂已經售賣了60多年,到今天為止平均每塊藥皂的售價仍然在2元左右,可以說是絕對的物美價廉了,相比之下現在各類平台上所售賣的「手工皂」可謂五花八門,價格基本是20-100元的價格。我們先不探索其中是否是真的「手工」,但是「手工」這個標籤讓商品的價值有了明顯的提升,通常他們會宣傳手工皂的成分更「豐富」,對使用者的利好更多。由於「手工皂」對產品的成分要求和功能性要求更高,所以其產品定位並不是要和普通香皂搶市場,而是要和其他清潔類產品競爭,比如洗面奶。

通過某寶按銷量搜索手工皂、上海藥皂、舒膚佳香皂三類商品後發現,僅看前兩名銷量的銷量之和的話,手工皂5.5萬、上海藥皂3千、舒膚佳香皂10萬+。再看品牌相對應的廣告投入,舒膚佳的廣告形式,通常存在於電視中的廣告插播或各類劇集、綜藝的冠名。手工皂則偏向於投放在移動視頻平台的貼片、前插廣告中或者直播帶貨、軟文pr等形式宣傳。上海藥皂則基本看不到它的什麼廣告。因此,我們得出兩個結論:一是,商品的功能性、品質感塑造非常重要,差異化的產品定位使商品可以有「越界」感。二是,適當的廣告投入,以及選擇適合的廣告形式非常重要,比如「小而美」的產品+「小而美」的廣告。

許多網際網路公司通過持續「燒錢」來拉新,「燒與不燒」怎麼選?

關於平台拉新,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是燒了多年的滴滴以及美團,美團燒出了5600多億港元的市值,而滴滴也燒成了當之無愧的行業老大。當大家都認為用「燒錢」換取流量的方式似乎已經成為過去式時,新的的燒錢公司又出現了,比如拼多多直接「送現金」送完100送200,為了拉新下了血本。這種「短平快」的營銷方式,確實有效地實現快速拉新、促活。

如果按拉新成本來計算,拼多多不是最誇張的。Mob研究院發布的《2019在線教育市場研究報告》中提到,當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接近4億,同比增長近20%,近年來在線少兒英語領域的部分企業拉新成本高達5000-8000元/人。在線教育行業中,作業幫、掌門1對1等獲得超3億美元大額融資,流利說紐交所上市。看得出,資本看好k12教育和語言教育兩大在線教育方向。

而相對應的在線少兒英語企業近些年持續投入綜藝贊助,廣告成本持續增加,曝光量提高的同時獲客成本也隨之提高,因此產生了這超過5000元/人的獲客成本。

反觀傳統線下教育類企業的獲客成本,基本在百元以內,獲客單價過高成為了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的「痛點」。靈悅ASMP廣告平台針對在線教育行業推出針對性解決方案,通過AI視頻識別技術掃描當下熱播綜藝、劇集,解構化視頻內容選擇一些特定的場景,比如教育培訓、說英語、翻譯、海外游等,自動獲取場景、情景匹配度最高的廣告位。對比贊助形式,AI+視頻廣告的形式靈活性更強,成本更低,同時情景匹配、場景匹配也能給用戶帶來更優體驗。

我們發現,在整體廣告行業下行的趨勢下,以視頻場景為核心的廣告形式開始受到品牌主的青睞,尤其是在移動端觀看視頻時,許多與場景內容高度匹配的廣告開始被應用。比如優酷、愛奇藝、騰訊這類綜合性視頻平台在支付大量的內容版權費用時,需要靠多種形式的廣告收入來支撐。雖然當前會員付費所帶來的收入正在逐步超過廣告收入,但是用戶「紅利」終將見頂,長遠來看,平台方依舊需要廣告收入來平衡內容指出。在視頻+AI廣告這一領域中,極鏈科技持續服務品牌方以及平台方,並通過VideoAI底層系統完成對2012年至今的全網熱門視頻掃描,累計1560萬分鐘劇目支持965類成熟商業化可投放情景,其算法對視頻內側臉、面部大面積遮擋等極端情況都有較高的準確率,整體準確率可達99.9% ,對品牌的識別準確率達99%。

回過頭來看「貓與名畫」該如何選擇,貓和名畫都被人們賦予了不同價值,貓的生命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情感寄託,其中的價值我們打一個「問號」;藝術館中的名畫,同樣被人們賦予了藝術價值甚至歷史痕跡,它的價值我們也打一個「問號」。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是用自己的標尺去衡量其中的價值,所以「選擇」只是取決於它們中的哪一個對你更有價值。

商品、產品也是一樣,它們的衡量標準可以更具象,更能用金錢去體現。而對於公司來說,產品定位、商品包裝、廣告投放也是通過不斷的研發、銷售、投放反饋去優化。所以缺什麼就找什麼,缺什麼就選什麼。選擇什麼?則是看你從個體角度去衡量,還是社會角度衡量的區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t8KjG4BMH2_cNUgCt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