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常州女性:是挺身而出的凡人,更是了不起的她

2020-03-09     焦點常州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疫情發生一個多月以來,

我們看到了無數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常州女性。

是的,女性從來不會缺席任何一個戰場

她們中——

有88歲每天還在卡口義務送薑茶的雷鋒奶奶。

有第一時間拿出自己酒店改造成隔離點的女老闆。

有兩度暈倒在工作崗位的硬核社區書記。

也有在武漢方艙醫院直面患者的90後女孩。

……

她們,也許身份各不相同。

她們,在凡與不凡之間,只是多跨出了一步。

但此時此刻,她們值得被我們致敬、值得被歷史銘記。

致敬戰「疫」中了不起的,她!

致敬身邊這些勇敢而堅韌的,

女性力量!


01

尹玲 酒店老闆

即使以後不開,這次也要接待!


一口答應、不講條件、自掏腰包,武進區湖塘鎮原木精品酒店老闆尹玲的這番舉動,在過去一個月里,被同行們頻頻點贊。

1月底,尹玲接到湖塘鎮疫情防控工作組的電話後,毫不猶豫答應將酒店改造成隔離醫學觀察點,並自投資金改造,短短三天就將4層樓面全部改造完成。



但,就在啟動改造的當天,酒店原本的12位客房保潔人員中有11位「集體請辭」。

人不夠了,自己頂上。打掃客房、床單送洗、外賣配送……一個多月的艱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好在,暖心的事也很多。一位從國外回來隔離的小姑娘,給他們點了奶茶;一位解除隔離的人員,送上了手寫的感謝信……

疫情期間,尹玲還向新疆伊犁州尼勒克縣和常州金壇區分別捐贈了物資和善款,總價值達10萬元。


02

楊秀秀 湖塘「雷鋒奶奶」

卡口不撤,薑茶不停!


湖塘鎮南街社區友誼新村122號,是「雷鋒奶奶」楊秀秀的家。

這些天,老人家裡是散不去的紅糖薑茶味。



每天三趟,兩個卡口,這個燙著微捲兒的88歲老太太,和另一位志願者王鳳娟,每天推著她們的「流動薑茶攤」準時出街。

2月初,湖塘鎮南街社區徵集志願者,負責卡口執勤,88歲的楊秀秀主動報名,無奈被「勸退」。作為一名有6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她怎會放棄。

和王鳳娟一合計,要不給卡口志願者送薑茶吧。



暖暖的紅糖薑茶,甜中帶辣。卡口的志願者們又心疼又感謝。


老人說,只要卡口不撤,薑茶就不停!


03

王霞英 負壓病房抗疫戰士

直面確診病人,從不退縮!


三年前,她接到任務,成立愛滋病病房。為此,她帶領12名護士從肝病科毅然走進此後一直奮戰的科室。

三年後,她臨危受命,帶領第二梯隊10位護士入駐負壓病房,負責病房管理及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工作。


她,就是常州三院愛滋病科護士長王霞英。



防疫的物資保障、流程落實、職責制定,患者的一日三餐、治療護理、心理安撫……負壓病房裡的這位抗疫戰士,高要求檢查醫務人員職業防護是否到位,保障著病區里醫務人員零感染的記錄。


她沒有食言,「我要對得起身上的這身白衣!」


04

史雲奇 馳援武漢護師

方艙里的「靈魂畫手」!


史雲奇,溧陽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的90後護師,因為把同事、戰友們畫成一幅幅靈魂畫作,被稱作方艙「寶藏女孩」。



作為溧陽市人民醫院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同事總結了她身上的「五大標籤」,我們來看看這個90後有多優秀。


標籤一:靠譜。醫療隊隊員的衣服、箱子、帽子等用品都是她跑前跑後親自購置;學習最新感控知識並培訓隊員;參加各市團隊護理組會議,及時傳達……

標籤二:有才。畫畫、書法、寫詩、作詞、攝影、攝像、剪輯、烘焙、廚藝,寫文章、說相聲、演小品、打快板、拍微電影……感覺是能把所有活兒都包攬下的「十項全能」。

標籤三:溫暖。熱情開朗,樂於助人,是朋友口中的「俠義心腸」。

標籤四:搞笑。追星追帥哥,還追德雲社,有諸多「藝名」:「武林至尊」「奇仙姑」、「史皮爾伯格」……

標籤五:單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05

吳小燕 硬核社區書記

別離「小家」,保護「大家」!


兩度昏倒,不棄崗位。她是二胎媽媽,也是社區「家長」。


從1月31日起,新橋鎮錦海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小燕就奮戰在社區抗疫的第一線,累了就在宿舍打個盹;醒了,又一次次奔赴繁忙的抗疫工作中。20多天,她不曾回家過一次。



2月19日,新橋鎮下發了「強制休息令」,給全鎮像吳小燕這樣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按下了「暫停鍵」。鎮里讓吳小燕回去休息三天,可是,吳小燕就回去休息了一天,又上崗了。


大家都心疼小燕書記。小燕書記每次說起孩子眼睛都紅紅的,小燕書記血壓又高了,小燕書記白頭髮又多了些……


06

張小麗 單親媽媽外賣騎手

你的每一次點單,都有她的默默付出!


接到訂單,立馬取餐,從春節前到現在,張小麗一天都沒有休息。

她是單親媽媽,女兒需要她,房貸等著她。小電動的輪子,停不下,也不敢停。



單子雖然少了,但張小麗,真的拼。每天早8點到晚8點,一干就是12個小時。

她還慶幸,今年沒有回老家,否則,生活的壓力怕會讓她不知所措。

「有太多東西在推著我往前跑,我不能停下來。」


07

姜曉芬 泰村幼兒園老師

出課堂進車間,她毅然「變身」!


姜曉芬是泰村幼兒園的一名老師,一個月前,當她聽說當地一家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人手不夠時,主動走上了生產線,成了服裝廠的義工。

搬運物料、剪線頭、包裝成衣,本就會做手工的姜老師,上手特別快。



但時間緊,任務重,每天工作8個小時,姜老師累得腰酸背痛,「第一天,由於站的時間比較長,回家後走路都使不上勁兒,後幾天才慢慢適應。」

在泰村幼兒園,已從教20年的姜曉芬還承擔著班主任兼年級組長的工作,每天,她還要花時間做好幼兒園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時,白天在廠里幫忙,園方工作就晚上「加班」完成。



近一個月,她都堅守在義工一線,也有人說她「傻」,她對此一笑而過,「我72歲的老父親還在卡口做志願者呢,大家都出份力,共渡難關。」


08

宋丹薇 90後民警

推遲婚期,住進單位宿舍!

因為這場疫情,武進洛陽派出所90後社區女民警宋丹薇,這一個多月來幾乎每天吃住在所里。

她的宿舍跟別人的很不一樣,油鹽醬醋應有盡有,還有老媽親手腌的蘿蔔乾。「這裡就是她半個家!」



作為社區民警,宋丹薇積極配合戴溪村委和居委的居家隔離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期間,核查相關人員、走訪復工企業,疫情防控期間,這個90後姑娘走遍轄區的網吧、浴室、旅館、棋牌室等行業場所。


宋丹薇和男友的婚期,原定在3月15日,因為這場疫情也推遲了。男友李圳在新北區衛生健康局工作,兩人一南一北,自從大年初一一起吃了頓飯,團聚的時間就屈指可數了。


「等到戰勝疫情以後,我們再安安心心選個日子,熱熱鬧鬧辦個婚禮!」


09

樊雲霞 「小巷總理」

連續工作42天,與女兒並肩「抗疫」

3月6日這天,鐘樓區都市桃源社區黨委書記樊雲霞接到了街道下發的《強制休息通知單》,通知她必須在3月7日和3月8日進行休息。因為,到3月6日為止,樊雲霞已經連續工作了42天。


今年大年三十,社區的防疫工作正式拉開序幕,為了不影響其他社工與家人團聚,當天,樊雲霞一人承包了轄區內7戶湖北回常家庭的上門登記工作。


每天早出晚歸,女兒湯予商想每天和樊雲霞見個面也成了「奢侈」。於是,湯予商做了個決定,做一名志願者,成為了媽媽的抗疫戰友。

「我知道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場持久戰,手頭的工作可能一時放不下,但我有女兒並肩作戰,我可以」。



來源:常州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gWSvnAB3uTiws8K47r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