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金壇區指前後備幹部勇擔當 抗疫戰場展風采(三)

2020-02-25     焦點常州

王母觀村後備幹部——周碧芸

2020年春節,新冠病毒來勢洶洶,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正月初四以來,指前鎮王母觀村的周碧芸就始終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用她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您好,我是村委會的工作人員,請問家裡現在常住幾口人呀,最近有沒有去過金壇以外的地方?或者有沒有外地的親戚過來拜訪?家人中有沒有感冒發燒的?」這是周碧芸入戶摸排的開場白。她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壩頭片182戶、322名常住人口摸排工作,在詳細記錄人口基礎信息及行動軌跡的同時,也充分利用這一入戶宣傳的好機會,反覆叮囑村民做好疫情防護,提醒村民時刻關注身體狀態,第一時間報告異常情況。  

佩州路卡口的貨櫃內,周碧芸熟練地登記每一個出行村民的相關信息。對於近期出行較頻繁的村民,耐心勸導他們少出村。由於卡口距村委較遠,她作為唯一常駐卡口的女性,上廁所就成了難題。為了不影響正常工作,周碧芸值勤時儘量不喝水,有時直到下班回家才想起來,自己竟然一天都沒有喝過一口水。

宣傳發動、信息摸排、管控巡查、卡口值勤……連日不分晝夜的高強度工作,導致她嚴重感冒。即使喉嚨沙啞,周碧芸依然堅守在卡口上。她說:「我所做的並沒有什麼特別,只是和千千萬萬奮鬥基層工作者一樣,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安全健康。」

蘆溪村後備幹部——殷朔陽

大年初一下午,蘆溪村就吹響了防疫集結號。做好蘆溪片的宣傳動員工作是後備幹部殷朔陽接到的第一個任務。農村沒有電子屏等配套設備,村民中也有一大部分沒有上網習慣,為了將防疫知識和工作要求傳達到位,殷朔陽就用農村的土辦法,挨家挨戶上門宣傳,確保片區內219戶不漏一人。經過前期全面細緻的宣傳,後續入戶調查工作進展順利,村民們配合度很高。入戶摸排後,殷朔陽又連夜完成了數據篩選和匯總。  

每天早晨,殷朔陽都要和同事們一起去全村居家隔離戶家中,為他們送上生活必需品,更換隔離告知單。此外,他還負責後勤保障,及時採購、領取物資,全面保障志願者和村民的個人防護和生活需要。

在蘆溪橋設卡期間,殷朔陽需要完成四天一次的凌晨設卡任務。他總是把貨櫃內的床鋪讓給其他志願者,自己「蝸居」在汽車上。有一回,凌晨2點多鐘,他的腳凍麻了,想下車走走,卻沒想到連車門都凍住了,好不容易才打開。面對種種困難,殷朔陽從不抱怨。他說:「這次疫情防控對我來說不僅是一種考驗,也是一堂生動的黨課和一次全面的精神洗禮。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英雄的中華兒女一定能夠取得這次抗疫鬥爭的最後勝利。」

新河村後備幹部——王龍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王龍多渠道搜集疫情最新情況,深刻認識到抗擊疫情必定要打一場持久戰。戰士上戰場不能沒有子彈,為確保村委工作人員及其他志願者個人防護到位,他第一時間聯繫附近藥店,採購了一批口罩、醫用酒精、護目鏡及額溫槍,做好防疫物資儲備工作。

由於新河村是集鎮村,規模大、人口多,疫情防控工作難度較大。防控啟動後,王龍承擔起集鎮宣傳工作,在農貿市場、周邊超市等場所向商戶發放宣傳通知,並做好解釋。同時參與卡口值守,對來往村民、車輛進行登記,同時做好體溫測量,面對不理解的村民,積極溝通勸導。  

碰到腿腳不便的老人出門採購物品,王龍總是積極上前詢問、了解需求,主動幫助他們完成日常用品的採買。在卡口值勤時,新河村的一位水產養殖戶找到王龍反映情況。原來,受疫情影響,這位村民養殖的螃蟹運不出去,無法及時銷售,這讓他十分著急。了解情況後,王龍立即聯繫鎮農服站進行諮詢,詳細彙報農戶養殖情況、待售螃蟹數量等信息。經王龍積極協調,養殖戶終於順利解決了螃蟹運輸問題。他向王龍連連道謝:「小伙子,你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不然今年就損失大了!」王龍說,為老百姓服務就是我們的職責,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共渡難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LHOgHABjYh_GJGVuT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