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桓溫伐蜀,史書上記載的一件事,可能是錯誤的

2019-11-07     臥牛說歷史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晉安西將軍桓溫伐蜀。他親率大軍與成漢皇帝李勢大戰於成都外的笮橋上。李勢軍背後就是成都,已經沒了退路,只能拚死一戰。

軍事上講究圍三缺一,防的是敵人拚死反撲。成漢軍雖然沒有被圍,家人卻在身後,這種軍隊爆發的戰鬥力也是可怕的。

戰局對桓溫漸漸不利,連參軍龔護都戰死了。桓溫下令撤退,這時候意外卻發生了。掌管軍鼓的鼓吏擊錯了鼓令,將「退令」敲成進攻的命令,也許鼓吏心裡害怕了吧。

桓溫眾士兵一看自己同樣退無可退,為了求生只能拚死一搏。狹路相逢勇者勝,既然雙方都沒了選擇,就看誰更不惜命了。

最後是桓溫勝利了,李勢被擊敗,雖然他逃走了,其實也無處可去,隨後就投降東晉,被封為歸義侯。

桓溫的勝利看似是鼓吏的錯誤操作帶來的,最起碼《晉書》中是如此記載,《資治通鑑》也認可了這種說法。但事實恐怕不是如此。

《晉書·桓溫傳》

勢於是悉眾與溫戰於笮橋,參軍龔護戰沒,眾懼欲退,而鼓 吏誤鳴進鼓,於是攻之,勢眾大潰。

《資治通鑑·晉紀十九》

勢悉眾出戰於成都之笮橋,溫前鋒不利,參軍龔護戰死,矢及溫馬首。眾懼,欲退,而鼓吏誤鳴進鼓。

鼓在軍中究竟是幹嘛用的?

首先放下結論:鼓吏不可能敲錯命令。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就得明白鼓在軍中是幹嘛用的。

我們雖然不懂古代怎麼指揮打仗,但多少都知道「鳴金收兵」這個詞。從字面意思上來解釋,聽到「金」聲,士兵就撤退,也就說在古代戰爭中,通過「鳴金」的方式來傳達撤退命令。

《晉書》卻說鼓吏通過擂鼓來撤退,這明顯與事實不合。有人會說,也許桓溫自己改的命令,擂鼓就表示撤退。有這可能,但可能性卻不高。

早在《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就有擊鼓表示前進的記載:「中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群司馬振鐸,車徒皆作,遂鼓行,徒銜枚而進」。

註:鼙,音同「脾」,周朝時期的一種小鼓。

《吳子兵法》中有「鼓之則進,金之則止」的記載,同樣荀子在《荀子》議兵篇中曾說:「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可見鼓進金退是軍隊中的常識,金與鼓不同的作用,早早就定義好了。

在晉朝後面的明朝,戚繼光在其著作《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中,依然奉行「鼓進金退」的原則,難道就桓溫特殊?桓溫為何要將鼓聲中添加撤退的命令?又沒有明顯的區別與進步,完全是多此一舉。

在軍中,將帥用鼓聲來發布大軍前進的命令。當然各個時代戰場環境、敵人背景等因素都不盡相同,對士兵的指揮自然不會僅僅是簡單的「鼓進金退」這麼簡單。

比如春秋以前,擊鼓便表示全軍出擊。宋襄公奉行上古規矩——「不鼓不成列」,這規矩是說若對方沒有排好陣型,不擊鼓,己方就不能搶先進攻。

春秋中後期,乃至戰國秦漢以後,戰場變得更加負責,擊鼓也就有了更詳細的劃分。不過總體上的「鼓進金退」是不會有錯的。簡而言之,鼓聲在戰爭中就是表示前進的。

士兵訓練要先聽金鼓

古人沒有現代的無線電通信技術,十幾個人還容易指揮,若幾百人、上千人、上萬人怎麼辦?靠吼可是吼不來的。於是古人就用旗、金、鼓來傳遞命令。旗幟鮮艷,容易讓士兵辨別。金鼓聲音「宏大」,更容易被士兵聽到。旗幟一般表示方向,金鼓則表示進退。

古人訓練士兵,首先便鍛鍊他們的耳目。這裡的鍛鍊不是說讓士兵眼睛看得更明白,耳朵聽得更清楚,而是讓士兵懂得辨別軍中號令,即旗幟、金鼓的含義。

孫子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其著作《孫子兵法》至今仍被奉為經典,其中的道理放到戰場外一樣適用。孫子的本事不是憑空而來,他通過對古人戰爭經驗和自己經驗的總結,將其化為自己優秀的軍事指揮者。

優秀的將領往往都有一身出色練兵的本事,孫子如此,岳飛如此,戚繼光也如此。關於孫子練兵的本事,在《史記·孫子列傳》中就能窺出一二。

孫子先對宮女進行「三令五申」,然後以鼓聲指揮她們,或往左右,或向前後。「三令五申」中的第二令是「聽金鼓,視旌旗,以齊其耳目」,第四申是「夜戰,聽火鼓」(火鼓分別指火炬與戰鼓,夜晚以火炬代替旗幟)。

可見再厲害的將領也得先讓士兵明白了旗幟金鼓,否則如何指揮軍隊?若想完美指揮士兵,將帥首要任務便是訓練士兵聽從金鼓號令。

註:這是北宋軍事著作《武經總要》中對三令五申的解釋。

無論古今,將軍的職責就是發布號令指揮全軍,現代戰爭將軍在指揮室中。在古代,金鼓所在便是將帥的指揮室。《荀子·議兵》曰:「將死鼓」,意思是將軍死守戰鼓。因為將軍沒了戰鼓便無法指揮士兵,還如何取得勝利呢?

鼓聲的指揮作用

我們現在擊鼓有鼓點,古代軍陣戰鼓指揮自然也有,不過具體的鼓點節奏已經不見歷史的記載。

戰國時期的《司馬法》,將不同的對象由不同的鼓聲指揮,有「鼓旌旗,鼓車,鼓馬,鼓徒,鼓兵,鼓首、鼓足」七種不同的鼓聲種類。

士兵聽到不同的鼓聲,採取不同的行動,或駕駛戰車,或舉起兵器,或抬頭看旗幟(行動方向),或舉足進攻。

我們以「鼓兵」舉例。戰國時期已經有了步兵陣法作戰,持有相同兵器的士兵組成一陣,或前排為盾兵,中間為戈兵、矛兵(長柄武器的士兵),後方為弓兵這樣的戰陣。

敵方發起進攻,己方處於防守狀態,便會通過鼓聲讓盾兵舉起盾牌來防守,戈兵挺起武器攻擊對方。或者直接命令車兵發起進攻,也就是所謂的「鼓車」。將軍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然後通過鼓聲將命令傳遞給士兵,士兵執行。

當然命令是一層層傳遞的,不會僅有將軍和士兵兩層結構。戚繼光曾說:「兵看各營把總的,把總看中軍的。」(《紀效新書·卷二》)

鼓聲不同,命令便不同,士兵採取的行動便不同。因此一場戰爭的勝負往往在於將帥指揮是否得當(旌旗、金鼓是否正確)、士兵對於命令的執行是否「完美」。將帥瞎指揮會害了士兵性命,士兵瞎行動同樣會造成嚴重後果。若想戰爭勝利,這倆因素缺一不可。

戰爭中鼓聲的具體鼓點我們不清楚,不過鼓聲的大致意圖都是相似的。擊鼓聲音急切,進攻要迅猛,即速度要快;擊鼓聲音緩慢,士兵要緩緩前行。鼓聲不止,若發生在戰前表示立即進攻,發生在戰中大多是為己方助威。

鼓聲主要是為了傳遞軍令,方便將帥指揮。這個指揮不僅用於戰場,軍營中平時也用得著。

《吳子兵法》治兵篇記載的教戰之令「一鼓整兵,二鼓習陳,三鼓趨食,四鼓嚴辯,五鼓就行」。一通鼓整理兵器,兩通鼓練習戰陣,三通鼓吃飯,四通鼓整理裝備補給,五通鼓準備行軍。這個鼓與戰爭中的鼓會是兩種不同的鼓聲,否則會讓士兵疑惑。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和《練兵紀實》中都寫下了對士兵要求,:

「不許聽人口說的言語擅起擅動;若旗幟金鼓不動,就是主將口說要如何,也不許依從;就是天神來口說要如何,也不許依從,只是一味看旗鼓號令。」(《紀效新書·卷二》)

戚繼光就一個意思:戰爭中耳朵不要聽人話,要聽金鼓聲。鼓聲讓你前進,前面即便是刀山火海也得前行;金聲命你撤退,面前遍地寶藏也得後退。

《練兵紀實·練耳目》

如鼓聲不絕。便前面是水火,也須跳入。如鳴金該止,就前面貝財緞帛好馬匹,亦不許一回顧。

戚繼光的話恰恰說明了金鼓在戰爭中的重要性,否則他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強調。

鼓聲的鼓舞作用

鼓聲除了表示命令外,便是能鼓舞士氣。提起鼓聲的鼓舞(鼓舞這個詞便是源於戰鼓)作用,最有名的便是《左傳·莊公十年》中的曹劌論戰,曹劌說:「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劌的話直接將士兵的士氣與鼓聲聯繫起來。

《三國演義》二十八回合,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陣營,為證明自己清白出城對戰曹軍的蔡陽,張飛親自為關羽擂鼓助威。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中,關羽溫酒斬華雄,張飛也是親自擂鼓助威。

《三國演義》雖說是小說,但其中不少事例都源於事實,擂鼓助威便是其一。

三國的陳登也曾擊鼓助威。孫策攻打陳登,陳登「手執軍鼓,縱兵乘之,賊遂大破」。陳登擊鼓,既有發動進攻命令的意圖,也有助威士氣的作用。很多時候,鼓聲的這兩項作用是不分彼此的。

註:士兵衝鋒的大喊,與鼓聲作用類似,既有助威的作用,也有恫嚇敵人的意圖。

明朝大將何良臣認為:「(軍鼓)大抵壯逢之勢,彰震天之威」。鼓聲的鼓舞作用來源於鼓聲特徵,我們常說鼓聲如驚雷。正是其聲音洪亮,驅散己方士兵的「恐懼」,激發敵人內心的恐懼,都說自己不怕雷聲,處於「轟雷遍布」的戰場,試問又有幾人不怕?

關於桓溫軍中鼓吏的錯誤

我們繼續回到桓溫軍中鼓吏的問題。通過上文鼓的作用介紹,我們可以知道,若桓溫要撤軍不會通過鼓吏來發布命令,因為鼓聲只會振奮人心。在戰爭中還有一種鼓聲:死戰。一旦響起這種鼓聲,哪怕是馬上敗亡也得拚命往上沖,否則督察隊就會先砍掉逃跑者的腦袋。

《資治通鑑》中,鼓聲響起後,袁喬「拔劍督士卒力戰」。若從這裡看,桓溫發布的應該是「死戰」的命令,並非撤退命令。進攻命令是不需要「督」士兵的。

最關鍵的一點,古代戰場上軍鼓可不止一面。戰場地形各式各樣,一面鼓能有多大的聲音,可以傳遍戰場?就拿94版《三國演義》來說,劇中的戰鼓往往數個一起出現。一個鼓吏可能敲錯,數個鼓吏都能錯?

有人會說電視劇造假,也許吧。但兵書總不會也有假吧。宋代《虎鈐經》記載:

十萬兵已上,大角二十四具,大鼓六十四面;五萬兵已上,大角一十六具,大鼓四十二面;三萬兵已上,大角八具,大鼓二十四面;一萬兵已上,大角六具,大鼓一十四面。」(角指的是號角,號角可以歸於金中)

桓溫伐蜀的士兵不多,袁喬出兵前勸說桓溫「宜以精卒萬人輕齎疾趨」,讓桓溫用萬人精兵襲擊成漢,桓溫同意了。因此命袁喬「帥二千人為前鋒」,率先入蜀,桓溫帥主力緊隨其後。如此看來,桓溫的兵力也就1萬上下,大鼓不一定帶夠14面,卻絕不是一面鼓就可以的。

桓溫大概是見前方要敗,發布死戰命令,強迫士兵攻擊,同時擊鼓助威以鼓勵士卒奮勇殺敵,最終反敗為勝。

至於史書為何以鼓吏的錯誤來記載,我認為無非兩個原因:

1.為了削弱桓溫起到的作用——桓溫這人本事不行,連個小小的蜀漢都拿不下,還得靠意外取勝;

2.為了宣揚桓溫天命所歸——你看,桓溫馬上要敗了,卻因為意外勝利,這是老天爺都在幫桓溫取勝啊。

究竟真相如何恐怕已經無從得知,我們知道的是,絕不會出現桓溫以「擊鼓」來發布撤退命令這件事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XucUW4BMH2_cNUg7MBd.html